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京剧 > 山西省京剧院 >

京剧《贵妃醉酒》:台上台下一起醉

2018-03-24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龚晋文
满山/图

过往听不同名家演唱京剧《贵妃醉酒》中的“海岛冰轮初转腾”有多少次没数过,但常听常新、听了又听却是真的。今晚高兴的是又到“周末国粹鉴赏”的时间,下班从晋中大学城赶回太原,在山西省京剧院梅兰芳剧院看到了由乾旦叶翱畅主演的整场《贵妃醉酒》,优美的身段,人物醉酒后的各种造型表演,唱念做俱佳,引发了人们的阵阵掌声。

京剧《贵妃醉酒》至少有上百年的演出历史,自己手头就存有荀慧生先生于1922年录制的《贵妃醉酒》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近百年来,不知道该是有多少名伶为把贵妃醉酒后的神态呈现出来而苦学苦练和付出心血。

主演叶翱畅来自甘肃省,少小学艺,刻苦努力,掌握了许多前辈艺术家的表演精髓,在人物刻画上懂得深入浅出,总给人带来的是与其他名家的表演不一样的舞台特色。

一是人物情绪在戏里面,无论是刚上场时演唱“海岛冰轮初转腾”时的人物情绪,还是看到玉石桥下鲤鱼游玩时的人物情绪,包括酒醉以后在百花亭闻到花香的人物情绪和高、裴二太监不给她继续吃酒时的人物情绪,尤其是最后不情愿地起驾回宫时的人物情绪,或喜或悲,或笑或骂,都表现得不多不少,不塌不过,看着一阵一阵地跟着他的表演心醉。

二是舞蹈身段在戏里面,如果不开口,单从舞蹈身段评价,你是怎么都看不出来他是乾旦出身,而且在折扇合扇、抬头望雁、醉酒卧鱼、碎步前行、衔杯下腰、生气甩袖、眼神传情等表演中,基本上没有可挑剔的地方,相反在一些地方需要一模一样重复表演的时候,直接给人带来的都是美美的享受,就连手指纤细,都会让你嫣然觉着是一个女演员。

三是整体发挥在戏里面,贵妃郁闷,皇上在梅妃那里寻欢作乐了,却安排她去百花亭设宴等驾,此时得不到皇上宠幸的贵妃只能由高、裴二位太监与一群宫娥陪着出游,谁能想到原本是礼节性的饮酒,但贵妃却越喝越过劲,明知醉了还要继续喝,如果裴太监不给,就让你裴太监削职为民,如果高太监不给,就让你高太监碎骨粉身,水袖左右一打,口水一吐,便送出了这几句话。

看《贵妃醉酒》不能着急,就是要静静地去看扮演贵妃的叶翱畅和扮演裴太监的魏捷,还有扮演高太监的左向峰,对所演角色的准确理解与舞台人物性格定位,因为贵妃除去用四平调起唱的“海岛冰轮初转腾”这一段唱腔外,几乎都是哑语表演,观众稍不留神,就会难免发生故事短路,留下享受戏剧美学与故事情节的遗憾。

《贵妃醉酒》重在主演对贵妃醉态的掌握,但凡喝过酒的人多数都体验过酒醉后的感觉,而舞台上的酒醉却必须是让生活中的酒醉美学化,由此分步逐一呈现出贪酒、微醉、缓神、想醉、讨酒、续醉、大醉、呕吐、失态、丢盹、瞌睡、孤单、惊吓到伤心落泪的细微过程,特别感叹京剧前辈艺术家们能通过对人物醉酒的挖掘提炼,赋予贵妃郁闷心理的想象与创造,并将贵妃醉酒后的各种人物情态用不同人物造型还原到了舞台之上。

其中,有一个醉酒细节就表演的特别逼真,当贵妃喝酒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她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背身用右胳膊夹住高太监的头首,顺顺当当地就把高太监的帽子给拽了下来,而且戴在自己头上,迈着方步,借着酒劲玩耍了起来,更黏人的表演是当贵妃想给高太监亲自戴上帽子时,因为醉酒而几次都没有戴成,最后不得已直接给高太监扔了过去,这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喝酒喝醉想站稳而站不稳、想抓东西而抓不着的状态该是多么的相似。

看戏中间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何剧名叫《贵妃醉酒》,而不是贵妃酒醉,通过叶翱畅扮演贵妃醉酒后的心理表达与肢体模拟,深深体会到了这样具名是想说明贵妃深居后宫,忧烦难耐,偶有出游,想借酒浇愁,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吃酒吃醉了。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诠释了酒可解忧、闷酒易醉等生活实况,就是你高贵到贵妃的地位,也同样走不出这样的人物情调。

全剧对裴太监与高太监的人物性格也进行了刻画。裴太监由国家一级演员、京剧小生名家魏捷扮演,他在舞台上给出裴太监的人物形象相对要老实一些,高太监由京剧丑角名家左向峰扮演,他在舞台上给出高太监的人物形象相对要滑头一些,以两个人想躲开贵妃醉酒的心理为例,高太监做出了装着闹肚子溜掉了,而裴太监则老老实实留下来继续服伺着;又如高太监跪在地上服伺贵妃,当他观察到贵妃打瞌睡丢盹时,立即就想站起来溜走,而裴太监则不管贵妃瞌睡不瞌睡,丢盹不丢盹,只要贵妃没有放话,他就一直跪在地上恭候着……

也许是担心观众看着贵妃在舞台上长时间的醉酒、酒醉生出厌烦,也许是编剧作为文人想象丰富,全剧还对不同角色的敬酒名堂也做了不同的设计。如裴太监敬酒敬的是太平酒,而高太监敬酒敬的是通宵酒,他还巧言遮辩,竟然说是满朝文武不分昼夜为贵妃酿出来的美酒,而宫娥集体敬酒时,也有不同名堂分别奉送了出来。这样处理,一方面可以让贵妃在舞台上做出喜怒哀乐的情绪渲染,另一方面也可以从舞台上看到奴才们在主子面前的不同表现,最主要的是为观众在舞台下欣赏贵妃醉酒增加了审美亮点,层层剥开,环环紧扣,置身其间,绝对不会出现丝毫的视觉疲劳。

“诓驾”情节的设计也颇有看点,贵妃喝醉了,摇摇晃晃,晃晃摇摇,瞌睡丢盹,丢盹瞌睡,就这还要比比划划,划划比比,继续没完没了地讨酒和醉酒,不给,她就甩袖打人,而且边念“呀呀啐”,边用口水吐到两位太监的脸上,无奈之下,高太监和裴太监商量,谎称“皇上”来了,这下便把醉酒中的贵妃一下子吓得还魂了,只见她惊惊颤颤,颤颤惊惊,慌忙失乱,失乱慌忙,不知道该怎么遮掩自己的醉态才好……

还有是传统戏始终不忘戏曲艺术的虚拟写意特点,《贵妃醉酒》还在剧中设计了两位太监为讨好贵妃、换来奖赏,在百花亭装点花卉的情节,往左侧搬了一盆花不算,又往右侧搬了一盆,看看中间空荡荡的,便又往中间搬了一盆,看到还有点空荡,便又搬了一盆,而这些动作全部是两个人同时挽起水袖,半蹲姿势,依靠虚拟写意表演完成的,同时也为贵妃醉酒后卧地赏花打下了伏笔。花盆里的花名也起得好,什么牡丹,什么玉兰,什么海棠,听了唱念,全部都是撩人心醉的优雅戏文。

最唤起观众心仪的一幕是全剧将要结束时,叶翱畅扮演贵妃回宫时极不情愿的表情,只见她被两个宫娥架着,侧身向着观众,整个表情欲哭未哭,似乎眼睛里含着晶莹剔透的滴滴泪花,让你看着心里不为其醉都不大可能。

人生在世如春梦,且自开怀饮几盅……大幕合上了,戏演完了,而看戏的情绪始终走不出来,心里只有一句话在反复,这样的经典剧目何以生存百年而不衰,这样的舞台表演何以百看百新而不腻,也许这就是前辈艺术家们善于创造舞台艺术的历史见证,也许这就是戏曲艺术历千年而诱人不变的魅力所在,祖国的文化自信当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