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明太后》说开去
2020-09-27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郭天印看了一台好戏,叫做《文明太后》。这个戏是由卢昂、张智导演,山西省京剧院演出的新编历史剧。为什么说是一台好戏呢?因为这个戏即使是对于像我这样原本对戏剧并不是很感兴趣的人都可以看得进去,甚至有些忘情,有些不可自拔,那么,它本身所具有的教化功能、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就应该是不可忽视的了。
《文明太后》所反映的基本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我们知道,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华民族大一统,各民族团结共进的一个时期。至今,大唐留给我们的荣耀仍在哪怕你毫不留心时便会涌现出来。这一点,可能当代最具活力的00后们在玩电子游戏的时候是最有体会的。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在大唐之所以能够开创这一切足以让整个中华民族骄傲几千年的文明与历史的背后,其实有着许多令人嘘唏,让人瞠目的骨肉相残,血火四溅的历史瞬间与沧桑巨变。发生在晋朝著名的“八王之乱”后,中国北方历时达120年之久的“五胡十六国”就是一段长长的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时局叠变,天下大乱的至暗时代。也正是在这样一段历史的进程中,当拓跋鲜卑统一中国北方,而统治者中的一大部分守旧派却仍然要沿袭游牧民族之旧制,让所谓的“功臣贵族”继续“跑马禁田”,推行奴隶制,开历史倒车的时候,一位勇敢的女性出现了。她就是被史家称为“文明太后”的北魏女改革家冯雁冯太后。
说起来,这位太后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饱尝世故的“老狐狸”,也并非垂垂老矣的老妇人,冯雁当太后的时间实在是太早了点。公元441年出生的她,在其23岁的时候就不得不当上了“皇太后”。仔细想来,应该正是春情荡漾的这位少妇身在皇宫之中,其实是很可怜的。但是,比之于和她同时代的宫中女子,尤其是为皇家生下了“龙种”的那位“皇妃”,她可就幸福到天上去了。因为,在北魏,有一个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所谓制度“子贵母死”。即:儿子一旦被立为储君,其生母则必须被立即处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外戚作大,后宫专擅,其始作俑者是北魏的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圭。冯雁成为皇后的第二年,文成帝拓跋濬便李氏妃子为他所生的儿子拓跋弘为太子。这也意味着,这位太子的生母李氏必须立即处死。而太子的抚养职责则成为皇后的专利。当然,根据现今可考的史料来看,文成帝与冯氏的夫妻关系是极好的。这样做,是否恰恰是为了让身为皇后的冯雁避免“子贵母死”的悲剧也未可知。而到了465年,她的丈夫也就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年仅25岁就病故于帝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冯雁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成为了她的养子、也就是新皇帝献文帝拓跋弘的监国母后,成为了权倾一时的北魏帝国实际掌权人。因为,这个时候,新皇帝年仅12岁,还在需要成长与学习的阶段,一应朝政皆由摄政者皇太后掌握。女子当政,自然受到了相当一部分权臣的反对,但皇太后毫不手软,很快就镇压了为首闹事、狂悖不羁的太原王、车骑大将军乙浑,从而使得太后临朝听政的格局得以顺利成为现实。也使得这位年轻的女政治家在皇权浩荡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某种特色的乐趣。直到两年之后,只有15岁不到的小皇帝居然也由一位姓李的皇妃产下了自己的儿子,冯太后就又立这个孙子为太子,并为小太子起了一个与其父发音完全相同的名字——拓跋宏。当然,在此期间,那个生下了太子的李姓皇妃只能悲惨地重蹈“子贵母死”的覆辙。只是,按照祖制,皇太后也不得不宣布皇帝亲政,把已在手中焐热了的权柄交了出去。
这个故事如果到此为止也就罢了,可是,作为一位女强人,而且是政治强人,当她把朝廷的权柄真正交到儿子手里的时候,那种心境是无论如何都有些不适应的。何况年仅15岁的献文帝在她的培养下已经具备了极强的权力欲望与杀伐果决。为了把原本应属于自己的权力从母亲(虽然只是养母)手里夺回来。年轻的献文帝自觉不自觉地投身于一些所谓的功臣贵族怀抱,怂恿他们恢复已经被皇太后临朝时割除掉了的“跑马禁田”旧制,让那些权臣悍将肆意掠夺百姓土地。与此同时,他也对皇太后逐渐有些混乱的后宫生活反感起来,并借机杀掉了皇太后的宠臣。
到了这个时候,于公于私,已经习惯了大权独揽的皇太后都不能容忍献文帝的所作所为了。于是,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的宫斗大戏再次拉开帷幕。皇太后先是迫使只有18岁的献文帝将皇位禅让于那个还在皇太后身边嗷嗷待哺的所谓太子拓跋宏,也就是日后的孝文帝,而他自己则转身做了“太上皇”。当然,事到此时,由于隔着两层关系,本应专责抚养小皇帝的太皇太后是不可能再弄朝权,而太上皇献文帝也只是表面上避让三分,实际上紧握权柄不肯松手。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包括领兵作战,御驾亲征,威风得很。以至于在延兴5年(475年)的时候,竟然在平城郊外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阅兵仪式,一时间朝野震动,这也表明,太上皇并不甘心于哪怕只是半分的蛰伏,也许,复辟就会在某一个黎明的时候到来。而到那时,已经成熟的献文帝还会对太皇太后有所顾忌吗?毕竟比自己的养子更加成熟,在朝野上下也更加实力雄厚的太皇太后感觉到自己不能再犹豫了,仅仅几个月后的一天,不能说毫无准备,起码是事前没有把事情想得十分严重的太上皇应诏前来晋谒太皇太后,结果,刚到后宫,就被伏兵一拥而上,将其软禁起来,几天之后,献文帝据说“暴毙”,一段人们似曾相识而且后来也并不陌生的宫斗大戏收场。
太皇太后冯雁的精彩事实上也正是从这个丧失人伦的残暴时刻开始。她不仅力主实行了天下百姓盼望已久的“均田制”,废除了不得人心的“禁田制”,从而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在用人制度上,她一改北魏等级森严的贵族官宦制度,大胆提拔重用民间有才干的知识分子,尤其她本人具有出身于鲜卑化的汉族家庭这一背景,这又使其在各民族关系的处理上具有了一般游牧民族出身的统治者所不可能具备的先天优势,也使得整个北魏在其治理下实现了各民族间关系的融洽和睦。应该说,这一切,不仅为14年后孝文帝拓跋宏的改革奠定了强大而坚实的基础,也为一百多年后隋唐两朝制度的建立与繁荣昌盛扫清了许多障碍。
《文明太后》正是以戏剧的形式为我们再现了这段并不为人熟知的历史。虽然在情节内容上,编导们有所增删,以使其更具戏剧性,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让观众能够大致了解这段历史,明晰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改革者其实都是艰辛的拓荒人。冯太后的作为正如同商鞅、吴起、王安石一样,充满了人性与生命的悲欢血泪。期间所付出的代价往往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承受的。但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也正是由这样一些人,这样一些具有牺牲精神的人一代一代,一点一滴地推动着的。作为北魏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改革者,冯太后对于历史的贡献不应被人们忘记。
当然,实事求是地说,做为戏剧情节与戏剧中的人物,《文明太后》所展示给我们的冯太后与历史记载中的冯太后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譬如有关这位年轻太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感情生活就体现得近乎于无,而在有关的记载中,这位在政治舞台上有如武则天一般风骚的皇太后、太皇太后在私生活上同样不亚于她的那位后辈中的佼佼者。这是题外之话。
对于一台戏,尤其是一台新编历史剧,如何评价它的成败得失,有没有一个客观标准呢?我以为是有的。以我个人而言,身为作家小说家,虽然至今已经出版过几百万字的作品,有的也已经改编成其他的艺术形式,或搬上了舞台,或走上了屏幕,但是,从根本上讲,对于戏剧,还是一个门外汉。然而,我觉得这似乎并不影响我作为普通观众对于一台戏的评价。之所以有这样的胆气,与本人30年前曾与汪曾祺老先生的一段交往,几次交谈是分不开的。记得,最初是我所在的出版社在北京召开由我担任责编的长篇历史小说《郑成功》的出版座谈会上,有幸与当代文坛大家汪曾祺先生首次结识,汪老豪放畅达的气度,深入浅出的谈吐,毫无疑问当场就征服了多许似我这般从心理上早已是忠实 “粉丝”的“听众”。而另一次则同样是在北京,我们出版社举行汪曾祺先生最崇敬的老师沈从文先生集平生之著述而成的《沈从文全集》出版座谈会。这一次,会上会下,我与汪老接触较多,交谈也很投缘,于是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尤其是从先生哪里讨来了一些关于戏剧文化的真谛。套用一句老话,那就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们知道,汪曾祺先生在当代中国,在中国戏剧文化方面的贡献是几乎很难有人可以比肩。在汪先生看来,戏剧是最应该接近老百姓,讲老百姓的话,让老百姓听的。汪先生认为,讲一个剧种,一台剧目的成败兴衰,首先是要看它的文学性,而不是唱念做打。事实上,在汪先生后来发表的文章《从戏剧文学的角度看京剧的危机》 一文中,先生就再次强调: “应该把京剧和艾青的诗,高晓声、王蒙的小说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和话剧《伽利略传》比较一下,这样才能看出问题。不少人感觉到并且承认京剧存在着危机,一个重要现象是观众越来越少了。尤其是青年观众少了。京剧脱离了时代,脱离了整整一代人。”
这番话,放到今天来看,过时了吗?我看不仅没有过时,相反是更加越发地显现出了汪老的担忧汪老的评论是更加具有现实性了。作为戏剧,当然不止是京剧,而是任何一个剧种,任何一台具体的剧目,让老百姓愿意看,能够看得下去,进而津津有味地看了进去,这才是首要的标准。那么,怎么样才能让人家看得下去,看得进去呢?无非两条,引人入胜的情节与独具个性特征的人物。我以为,正是在这两个要点上,新编历史剧《文明太后》应该能说是基本具备的了。先说情节,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1500年前,遥远的历史,何况还是北魏那样一个由游牧民族不断迁徙的生活情景向着逐步汉化安居进而走向儒家文明治理国家的特殊环境。要把发生在这样一个时间空间和特殊地域文化中的故事在基本尊重史实的情况下向今天的人们讲清楚,这本身是具有相当难度的。然而,我们欣喜地看到,《文明太后》确实把这个故事用今天的语言,今天的人们便于理解的故事情景给人们讲清楚了,这就是一个成功的基础。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今天的人们所熟悉的语言,可以理解的举止来阐述那个遥远的故事。因此,这又关系到这台戏所具有的第二个可以称之为较为成功的地方:它整体的语言风格是贴近当代人的。是可以为当今的人们,尤其是之前对那段历史并不了解的人们所理解所接受的。
在此,我们不妨欣赏一下剧中几个在我看来将会成为经典的场面:
其一,“跑马狩猎”,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场景,戏剧舞台的方寸之间,几个原本程式化的动作,就可以显现出游牧民族那种豪放不羁与任性放纵的特性,也显示了那个时代特有的虽然只是属于贵族豪门的欢乐与生活节奏。让观众在不自觉中走进那个时代。
其二,“喜迎皇子”一场中具有迷幻色彩的舞蹈。在一段宏大而又使人甚至能够产生幻觉的音乐声中,头戴面具,手持铁器,如风之狂,如水之柔的舞蹈,充分表现了草原风情与农耕文化结合之后才能产生的那么一种特色艺术。也是本剧在表演形式上对于京剧固有的模式进行了突破与尝试。
其三,“母子相残”,这是最能表现冯太后作为母亲与政治家之间所具有的双重性格和对于命运的抉择之难。作为母亲,尽管是养子,她对于献文帝的情感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不浓烈,但作为政治家,尤其是从游牧文明走向农耕文明时代的特色时期的政治家,她在对于家和国产生矛盾之后的抉择无疑体现了一种非人道的残忍,却也体现出了历史与改革进程中的一种无奈。这样一幕经典场景之中,所包含的内容层层叠叠,书之不尽,在这里也就不多赘言了。
类似可以说经典或有其特色的场景与情节还有一些,那位有兴趣,不妨自己看去。
在这里,我们还有必要对这台戏的几个主要人物做一审视。首先是冯太后,一位年轻的女性,其姿色是否倾国倾城不敢说,所谓的“颜值”当是相当高的了。否则,以其降将家庭的出身,汉族血统的背景不会那么早就被选为妃子,即便选为妃子也不会很快就成为皇后。而恰恰是皇后这又一个特定的身份使其在长达30多年的过程中,倾心抚育了两位皇帝,使他们长大成人,带他们熟悉政务,帮他们治理国家。举凡这样一位人物,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能够比肩的大约也就一个武则天了。至于其他诸如西汉之吕后,晚清之慈禧,不说也罢。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有关武则天的故事,从唐至今,尤其是近些年来,无论戏剧舞台,还是影视作品,可谓屡见不鲜,举不胜举。自然也是良莠不齐,一言难尽。而关于冯太后的作品就几近于无(小说倒是有的,但也没有形成大的反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明太后》应该说是填补了一项空白。
其次是献文帝,这个人物相对而言是不太好把握的。但作为冯太后改革进程与人物性格成长过程中的主要对手之一,他在整体的故事情节与冯太后人物性格的全面展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也是独具价值的。
综其所在,这台戏在关于典型人物的塑造方面,编导们是倾注了心血的。几位主要人物,尤其是冯太后,献文帝和尚在成长中的孝文帝也是各具特色,相信应该能够成为祖国戏剧舞台上可以站得住脚的人物。当然,如若此话当真,那么,这台戏的成败得失也就无需多论了。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