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晋剧 >

山西太原:由文化资源大市向强市的新跨越

2013-07-06 发表|来源:大公网|作者:郭晋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这是太原风光地理宜人、历史文化厚重的生动写照,也是太原历史文化地位和特色的最好诠释。

  太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晋阳、并州,有着五千年文明史、两千五百多年建城史,产生过许多伟大的历史人物,地面文物古迹遍布,地下文物遗存众多,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物旅游资源,气候宜人,山水优美,民风淳厚,形成了深邃璀璨、特色鲜明的晋阳文化、晋商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素有“锦绣太原城”之美誉。

  一、改革领航,“太原模式”走向全省走向全国

  2009年8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议之后,太原市按照中央和省文化体制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要求,在全省、全国率先完成文化体制改革任务。近年来坚持以文化创新为主线,着力巩固完善改革成果,引深文化体制改革,确保如期完成各项改革目标任务。

  一是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全部完成。

  采取有力举措,“划转一个,合并一个,保留一个,核销一个”——“四管齐下”实现了市级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突破。按照“党政领导、部门支持、面向市场”模式,县级文艺院团民营化改革全面铺开,一批民营院团得以茁壮成长。采取“集团化经营、明晰产权、保障职工利益”——“三轮驱动”,促进电影发行放映单位改革模式彰显活力,为电影产业做大做强创造了条件。全面完成了13个市级电影发行放映单位和6个市级国有文艺院团的转企改制任务,组建成立了太原龙城电影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太原市歌舞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太原市话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太原市实验晋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同时,所辖区县的7个电影发行放映单位和4个县级国有文艺院团也都按期完成了改革任务。

  二是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全面完成。

  市、县两级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实现三局合一,组建成立了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队,实现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的职能整合和效能提升。

  三是新闻媒体“两业分离”改革全部到位。

  太原日报社剥离广告、发行、印务、物业经营性业务,成立山西太报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并转制为企业。太原广播电台、太原电视台“两台合一”,组建太原广播电视台,积极探索制播分离改革,成立太原市文广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文艺、科教、体育生活服务类节目制作和广告经营。目前,《山西商报》社、《太原广播电视报》社、《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社、《烹调知识杂志社》等市级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正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确保如期完成。

  四是广播电视网络整合积极推进。

  市级广电网络整合已全面完成,组建成立了太原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正按照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加快加入省级网络公司的整合工作。截止目前,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共完成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20家,撤销事业单位建制33家,核销事业编制1708名,核销领导职数106名;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严格落实“四条标准”,做到了真改真转,没做夹生饭,没留后遗症。整个改革措施有力、推进快速、改革到位、平稳过渡、群众满意,实现了创新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强化宣传文化主业、壮大文化产业实力的预期目标。

  五是文化改革发展“太原模式”走向全省全国。

  中宣部改革办、人民日报内参部、《求是》杂志调研组以及江苏、湖南、内蒙、吉林和我省各市等50多个省区市600多人的交流考察团队,先后来太原进行考察交流研讨,我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得到中央和兄弟省市考察团的一致肯定。2010年1月中央文改办第1期工作简报以《山西省太原市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改革各项任务》为题,从六个方面对我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2010年1月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组授予太原市“山西省文化体制改革示范市”称号。2011年5月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被中宣部等四部委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荣誉称号,市委副书记、市长廉毅敏作为唯一省会城市的代表,就太原文化改革发展的经验做法作大会交流发言。2012年2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太原举行。太原市再次获得“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荣誉称号。中央光明日报和省内媒体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等刊发了一系列关于太原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报道。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春潮涌龙城和风谱华章——太原市深化深化体制改革纪实》,山西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释放文化生产力——太原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攻坚克难纵深解读》等报道,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反响。  



  二、项目带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

  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极大地解放了文化企业生产力,促进了文化产业大发展,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升。我们大力实施产业振兴工程,文化产业发展总体实力明显增强。

  一是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稳步发展。

  市政府命名了山西清徐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12家文化企业和单位为首批太原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太原文化广播电视集团等五大国有文化企业集团成为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骨干和龙头。太原日报报业集团太报传媒印务园区是我市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从2009年动工到今年1月份全线投产,投资近亿元购置了国际一流的商业印刷设备和包装设备, 2011年成立山西太报传媒国际创意设计中心,创下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举成为华北乃至全国报业界为数不多的融印刷和商业包装为一体的新型企业。2012年8月被中国包装联合会授予“中国创意设计包装产业园(山西)”称号,成为山西省印刷包装行业荣获的第一块“国字号”招牌,大大提高了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档次。太原高新区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以动漫游戏和数字科技为特色,以文化、科技和市场相融合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区内聚集各类文化创意企业201家,其中动漫游戏类企业45家、设计类企业86家、影视制作类企业15家、其他创意类企业55家。有6家企业被文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认定为国家级动漫企业。先后获得国家级奖项13项、省级奖项26项、市级奖项16项。获得专利24个、版权159个、商标63个。2012年实现产值约26亿元。山西(徐沟)文化创意示范园建设积极推进,一期建设项目“雕塑文化产业区”已落实规划用地150亩。

  二是文化企业彰显活力。

  转企改制后的太原市歌舞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文艺演出团体,以合格市场主体的身份进入演艺市场,创造力、竞争力和发展活力显著增强,为繁荣舞台文艺创作、开拓演出市场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2009年10月至2012年底,市歌舞杂技团演出总场次1000余场(含公益演出),演出总收入700余万元;市话剧团两年多来,演出总场次近300场(含公益演出),演出总收入近400万元;市晋剧院2011年10月转企改制后,演出(含公益演出)逾200场,总收入150多万元。民营文艺院团山西清徐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剧目生产创作、戏剧文化研讨、戏曲人才培训和对外交流演出为一体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创作生产了“梅花”版《打金枝》、《龙兴晋阳》、《大红灯笼》等在山西地方戏剧表演艺术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剧大作。先后荣获国家和省、市奖84项,其中全国性赛事奖项19次。

  三是文化产业实力进一步增强。

  积极落实《太原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为加快振兴文化产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从2010年起,太原市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拿出3000万元扶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发展。扎实推进实施市县两级文化产业发展“五个一工程”,确保了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太原龙城电影集团长风影视文化产业研发中心项目、太原新晋商联盟文化传播集团“万里茶路”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开发项目、今鼎印业有限公司四大名帖——绛帖项目、山西舶奥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穿越史前第一城》实景动画城、3D动画电影项目、山西水塔醋业股份有限公司  6°山西老陈醋招商代理项目分别在第八届和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首日成功签约,签约金额7.86亿元,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主题为“晋善晋美•‘醋’处精彩”的中国太原(清徐)国际醋文化节,共签订项目14个,涉及金额15.87亿元,文化招商产生巨大效益。中国旅游三大交易会之一的第十七届北交会在太原隆重举行,展示了我省我市“晋善晋美”和“唐风晋韵·锦绣龙城”旅游品牌形象,有力提升了太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了太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百亿,达到126.20亿元,占地区GDP比重的6.07%,高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过去几年来,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20%以上,超过同期GDP年均增速。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助推太原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引擎。  



  三、精品迭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呈现繁荣局面

  伴随着文化市场主体的不断壮大,一系列具有三晋风格、太原特色的文化品牌叫响全国,成为传播唐风晋韵、提升太原“软实力”的“硬牌子”。

  一是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倾力打造大戏、大剧。

  立足于深厚的晋阳文化底蕴,着眼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作了具有太原特色的一批精品佳作,有力地托起了太原特色文化的精神生产和审美创造。创作和打造了晋剧《傅山进京》、《龙兴晋阳》、《上马街》、《大红灯笼》,大型舞剧《千手观音》,话剧《疯狂的疯狂》、《饭•局》,大型综艺旅游晚会《唱享山西》,大型山西民歌情景诗《桃花红》,电影《成成烽火》等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群众喜闻乐见、影响力广泛的艺术精品。红色系列剧《信仰之光》被选为全市廉政文化展演剧目,并荣获中国话剧最高奖“全国戏剧文化奖•话剧金狮奖”。历史剧《龙兴晋阳》荣获2009年第11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晋剧《傅山进京》荣获2010年“国家十大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称号,并获得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戏剧类剧目金奖。大型舞剧《千手观音》、大型山西民歌情景诗《桃花红》先后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成功,受到首都观众喝彩和领导专家好评,提升了太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年多来,《千手观音》先后在新加坡、北京、太原、广州、深圳、柳州、重庆、晋中等地演出近100余场。《桃花红》也已经在省内外演出近200场。电影《成成烽火》作为中央电视台影视频道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特别献礼片在电影频道首播,并荣获2011年第12届电影频道电影百合奖优秀故事片一等奖。

  二是加强引导,全力支持,倾力生产出版大篇、大作。

  树立文化标杆,表彰了82位“太原市文化领军人物”和77位优秀文艺工作者,引导和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建设文化强市“主战场”。市委宣传部创意策划、太原电视台精心制作了历史文化系列片《太原五千年》,并在省城和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热播,扩大了太原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编辑出版了《太原历史文献》系列丛书,为广大社科工作者研究太原历史文化、人民群众了解太原提供了翔实系统的学习研究资料。出版了收录历代名家所作关于太原的文赋百篇、诗词百首、碑碣四拓的《龙城三章》,成为太原向外界展示文化形象的新名片。文学创作取得新成绩,蒋韵中篇小说《行走的年代》获得第二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奖。  



  四、服务民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初步实现全覆盖

  太原市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作为基本任务,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同时,让省城群众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文化“大餐”,为建设最有人情味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

  一是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力度加大。

  认真开展全市文物“三普”工作,公布了全市2237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实施了晋祠舍利生生塔、天龙山白龙庙、龙山昊天观、太山天王殿、呼延村关帝庙等的保护抢救工作,完成了太原城隍庙、杨爱源旧居、阳曲大王庙等的修复工程。作为我市重点项目,国家历史文化街区——明太原县城复兴工程正式启动,将历时3年完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命名了1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成立了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全省第二个成立保护中心的城市。目前,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6项列入国家级名录,57项列入省级名录,108项列入市级名录。我市有5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31人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55人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日益完善。

  各级各部门加大投入,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基本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我市文化地标性建筑太原美术馆、太原博物馆建设进展顺利,将于2013年向社会开放。全市已建成市级公共图书馆1个,市级群众艺术馆1个,县级公共图书馆9个,县级文化馆10个,县级美术馆1个,乡镇(街办)文化站104个,农村文化活动场所1005个,农家书屋1006 个。市县两级文化馆、图书馆均已实现免费开放,为我市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打造城镇“20分钟文化圈”和农村“30分钟文化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文化惠民服务深入推进。

  深入推进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并走在全省前列,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看书难、看电视难、看电影难的问题。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即开展文化精品惠民演出500场和为全市1088个村配备村级文化专管员的任务,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级文化专管员全覆盖。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组织开展了2012年全市“文化太原•幸福龙城”广场文化活动2500多场,观众达百万人次。连续三年举办了全市“文化大拜年•和谐满龙城”春节元宵节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为省城广大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品牌。

  下一步,太原将继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振兴工程,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努力形成集聚三晋文化精华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实现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打造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化强市,为成就“太原梦”提供强大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