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文化体制改革唱出“好声音”
2014-01-22 发表|来源:内蒙古日报|作者:钱曙光
2013年。是呼和浩特市文化体制改革不同凡响的一年,民族演艺集团和呼和浩特日报集团化发展;文化局,新闻出版局与广播电影电视局【三局合—】,为了让民众享受更多文化服务与福利。越来越多的文化活动正【奔走在基层】。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彰显着首府文化软实力,也让百姓感受到改革的更多成果。
组团“升级”很给力
民族舞剧《马可·波罗传奇》获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节剧目“金奖”;二人台现代戏《花落花开》获第十四届“文华剧目奖”,主演段八旺获“文华优秀表演奖”;《戈壁沙丘》获第九届中国民族民间舞大赛“荷花奖”创作金奖;独舞《姥姥的身影》获第三届中国蒙古舞蹈大赛表演“金奖”;……成立不到1年的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已收获颇丰,并入围文化部“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名单。
2013年3月,晋剧团、民间歌舞剧团、民族歌舞团3个文艺团体整合成立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按照市委、市政府对集团“出精品、出人才、出品牌、出形象”的要求和自身“惠民立团、改革活团、精品强团、人才兴团、产业富团”的思路,集团统一下达任务指标,各团体在完成任务指标的基础上多演出多补贴分成,形成了争先深入一线演出的良好氛围,其中晋剧团演出182场,民间歌舞剧团演出212场,民族歌舞团演出182场,均超额全年演出任务。
呼和浩特日报积极通过组建报业集团,迈出体制改革的大步。《乳业时报》实现扭亏为盈,物流公司、户外媒体有限责任公司正在成立中。呼和浩特日报社逐渐实行市场化运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并将最终完成报业集团的组建工作,为报社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小黑河畔的“三合一”
2013年,呼和浩特市文化(新闻出版)局与广播电影电视局完成的“三局合一”是文化体制改革另一大重点工作。
金桥开发区小黑河畔的传媒大厦里,新成立的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对广播、电视栏目进行大规模的节目改版和创新。《角色》、《城市音浪》新创;《八点听天下》、《动听书屋》和《阳光少年》3档节目扩版;交通广播《大嘴吃四方》、《1074直播间》等品牌节目深入人心;文艺广播新开80期《空中大讲堂》受到专家听众一致好评。电台40多个栏目、节目在全国及自治区广播电视节目评比中获奖。
电视新闻栏目《政在关注》、娱乐节目《星光快车》及《少儿乐园》正式开播,成为广播电视台的里程碑。电视《呼和浩特新闻》栏目在中央台发稿20条、内蒙古电视台发稿64条;新闻频道在中央台和中国广播网发稿60多篇,在内蒙台发稿459条,全面宣传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局面。
2013年,广播电视实现全年零插播、零停播的目标。
文化产业风生水起
按照自治区确定的“大集团带大企业、大产业促大发展”总体思路,呼和浩特市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凭借文化和地域优势,引进优秀民营文化企业,投资兴建了内蒙古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内蒙古草原豆思动漫旅游小镇、呼和浩特文化产业园、内蒙古蒙亮文化广场、斯琴塔娜文化交流中心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上述项目中,前3个项目已被列为自治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最近正在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最新获批的内蒙古(国际)文化产业新城位于土左旗台阁牧镇,预计投资总额将超过百亿元;拟投资50亿元以上的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正在建设。巨大的集聚效应大大提升了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水平,为人才引进和产业项目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和平台。
2013年,在成功举办十四届昭君文化节、三届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艺术节、七届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和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等大型活动外,呼和浩特首届皮画艺术品展览会上300多幅(件)皮雕、皮画艺术品让观赏者感受到草原文化魅力。下一步呼和浩特市还将积极探索蒙古族皮画艺术传承和发展,做大皮画企业规模,带动全市乃至自治区文化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提升与发展。新成立的呼市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重点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加大了对全市文化产业项目推进力度。由市委宣传部主导,科技局立项的《呼和浩特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构想》课题已初步结题。
文化服务奔走在基层
呼和浩特现有博物馆35家(国有博物馆9家,行业博物馆3家,民办博物馆23家),除将军衙署博物院、昭君博物院外,其他33家博物馆均免费开放。2013年国有博物馆接待游客336.5万人次;行业博物馆接待游客1.7万人次;民办博物馆接待游客26.87万人次,总计约365.07万人次,平均每天1万多人通过博物馆体验历史文化。
为了让更多乡村居民享受文化产品服务,2013年全市62个乡镇区域服务中心文化站已实现全覆盖,部分乡镇积极自筹资金建成了300平方米至10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下达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化基层点建设项目14个,62个苏木乡镇数字化基层点达到54个。农村牧区广播电视“户户通”项目完成建设任务95612户,涵盖9个旗县区,农村牧区电影工程建设按照全年12000场工作任务目标,年内组织放映农村电影12096场。
而“文化进社区”活动立足就在社区、乡镇的普通百姓中。9年来,“文化进社区”走村入户,遍及大街小巷,文化部门每年组织编排200余场集中展示活动,先后走进9个旗县区的200多个社区、乡村、广场,开展各类演出、宣传、服务活动3000余场,参与群众累计千万人次。越来越多的公共文化建设成果让首府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实惠,真正实现了文化产品和服务让人民群众共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