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珠先进事迹将搬晋剧舞台
2014-06-06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王嘉由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创排的晋剧现代戏《守护夕阳》6月4日第一次联排。该剧将于6月10日至14日正式与观众见面。《守护夕阳》取材于我市精神病医院老年康复科主任李丽珠的先进事迹,反映了老年护理工作的艰辛。专家们认为,从全国来看,反映老年题材的戏曲少之又少,《守护夕阳》另辟蹊径、立意高远,以艺术的形式引导人们敬老爱老,具有十分积极的社会意义。
山西省太原精神病医院老年科主任、山西省太原红十字托老中心主任 李丽珠
李丽珠主任从一名普通护理工作者成长为出类拔萃的护理管理者,成长为太原市“三、八红旗手”、太原市十大“孝老爱亲”模范、太原市“十大杰出女职工”、 太原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太原市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标兵,百位为太原解放和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共产党员,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十大孝亲敬老楷模”, 山西省“十大孝星”, “山西记忆十大新闻人物”,山西省卫生系统“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公益人物”、 “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十大创新人物”、成为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太原市第十次党代会党代表等等,诸多的荣誉见证了了她在护理工作中的每一步成长。
开拓创新 为党和政府分忧
她创新护理新模式:2011年9月13日人民日报党建周刊发表一篇题为”创先重在为民、争优重在服务”----创先争优的山西实践。其中报道了她带领着专业医护工团队,针对高龄、病残、失智和失能老人探索出托老、诊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医养结合为一体的具有专业特色的老年护理新型模式,开创了全国首家依托精神病医院创办养老院的先河,填补了国家的一项空白--社会福利机构不接收老年痴呆、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使“医养结合、爱心护理、临终关怀”的老年护理成为太原市的特色品牌和为有病老年人服务的示范窗口。她积极推进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医护型养老机构建设。解决了困扰家庭照护有病老人的实际难题也解决了老年人“就医难”,特别是入住老年机构的老年人“就医更难”根本问题。
敬业执着 帮世上父母解难
她倡导人文化服务新模式:从保姆式照料到专业化护理是老龄化社会快速到来的一项创新。她高学历、高职称创新求实为有病老年人服务,组建了重症监护病房,填补了精神病院50年无ICU空白。积极倡导集中照护痴呆老人的方法,延缓了老年人机体衰退,为了防止老人发生坠床的意外她撤掉了医用床,医院专门为老人们设计定制了一批高度为30公分加护栏的低床,这样老人安全方便了而工作人员做各种治疗护理时却是蹲着操作。“一切为了老人,为了老人一切,为了一切老人”。她时常深入房间了解每个老人的情况,亲自为老人进行医疗护理、急救、打针、输液、喂药、更换胃管、尿管等以及生活护理如喂饭、梳头、洗脚....甚至还要清理大小便,还要帮助老人购物、存取工资与老人及家属沟通等,满足了有病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中的弱老持续的医疗护理、长期的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服务,减轻了家属经济及精神负担。面对患有老年痴呆症和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面对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面对需要临终关怀的老人,她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那样尊重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的呵护,不抛弃、不放弃从没有和他们发过脾气,而是用超出常人的耐心、爱心、细心照护他们。她常说“孝敬好自己的老人那是本能而孝敬好其他老人那是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体现,什么都能等唯独孝敬老人不能等!”。她记不清有多少次在给痴呆老人喂饭时老人突然冲动而吐她一身饭,冲她大骂并把她推到,也记不清有多少次把噎食的老人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而被老人咬伤了手指,她更记不清有多少次在为全身瘫痪的老人做护理时,老人拉在了裤子里,她就与工作人员一起动手为老人清理卫生,每当这些老人提起她对他们的照顾时总是激动的说“您不完全是医护主任,还兼“屎尿”主任”。
奉献爱心 替天下儿女尽孝
她积极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现在大家多注重“优生、优育”而忽略了“优死”。其实生命晚期临终的老年人是最弱势的最需要我们帮助的群体。在她的记忆中临终老人那无比强烈的求生眼神刻骨铭心,也时刻提醒着她责任重大。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不管白天还是夜晚,她只要一接到电话,都会风雨无阻的赶到老人房间,每位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总会陪在老人身边,会抚摸老人的手,老人的脸“大爷(大妈),您睁开眼看看,我来了”听到她的呼唤,老人们都会尽力瞪大眼睛看看她,然后平静地离去。13年来,她已服务了955位有病老人并亲自为191位老人进行了尸体料理,穿上寿衣。她把孤寡老人生命最后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从尸体料理火葬在将他们树葬在陵园。她说:“我就是一名护士我做不了伟大的事情但我能用伟大的爱去护理有病老人”她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用无言的爱为老年人孤独生命的最后旅途播撒了一片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