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山西戏曲砖雕在京展出 再现戏曲金代繁荣
2014-09-17 发表|来源:人民网北京|作者:倪秋雯
图为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16日,北京市文物局和山西省文物局举办的“金戏砖影——金代山西戏曲砖雕艺术展”在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70余件山西地区出土的金代戏曲砖雕,展期持续至11月16日(周一休息)。
展览共分四个部分。通过戏曲砖雕,以简朴凝练的手法生动传达了金代戏曲繁荣的景象,同时作为一个时代侧面的缩影反映出当时世俗生活的风貌。
“散乐百戏 世俗生活”交代了戏曲发展的背景。自先秦至宋金时期,社火、竹马戏、舞狮等多种艺术和娱乐表演日益兴盛,形态纷呈的戏乐逐步渗透世俗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多种表演艺术最终融合为戏曲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戏剧世相 粉墨百态”呈现戏曲对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人物的概括与提炼。大定年间,宋金媾和,北方社会稳定,经济复苏,儒家社会中的主要矛盾以及价值观成为戏曲关注的主题。这些带有戏曲表演场面的金代砖雕,以及现在仍然遍布于晋南一带的戏台建筑,正是彼时人文景况的一面镜相。
“‘戏’行教化 以‘孝’维道”展示植根于民间生活的戏曲如何为孝道宣传提供了新平台。金代统治者主动接受汉文化,推行儒、道思想,尤其提倡孝道孝行。戏曲表演也由最初的娱神、宴享等逐渐演变成教化民众和针砭社会的娱乐活动。
“生死同乐 人生戏梦”展出宋金墓葬中的戏曲文化。本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人们期望亡者能够继续享受人间乐趣。墓室中以彩绘或砖雕等形式再现人间的各种舞乐、戏曲表演,便成为宋金墓葬的一大特色,并借助考古发掘得以再见天光。
展览不仅意在呈现金代墓室戏曲砖雕的魅力,更希望借此引发今人对于往往被忽视的金代的关注与兴趣,认识到它对于中国文明不断向前推进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