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晋剧 >

陕西召开中国梆子腔剧种学术研讨会

2014-12-03 发表|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陕西|作者:舒建军 陆航

11月28日-3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陕西省文化厅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承办的中国梆子腔剧种学术研讨会于在西安举行,吴复兴、刘文峰、蔡体良等来自省内外的3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研讨梆子腔剧种的传承与发展。

本次研讨会涉及梆子腔剧种生存现状研究、立足全国探讨被誉为“梆子腔鼻祖”的秦腔的当前与未来发展路径、秦腔剧目创作研究、梆子腔剧种与地域文化研究等方面,与会专家学者为梆子腔剧种的传承与发展思路、走出困境的方法提供了借鉴的依据。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秦腔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近年来,陕西省秦腔发展传承难、剧本匮乏、人才匮乏等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过程中,我们老强调‘原生态’‘原汁原味’,其实在联合国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真正强调的是世代相传,还要不断的再创造,要适应周围的环境在自然与历史的互动中不断的再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需要持续的认同感,绝对不是一代人的认同,而是代代认同。”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刘文峰研究员说。

近年来的秦腔剧目创作十分注意在剧目中引进地域文化,培养专门和主要为秦腔剧目创作的作家。武汉大学教授郑传寅以秦腔剧目《西京故事》《秦腔》为中心阐述了对梆子剧目中地域文化的的认识。他认为方言所承载的文化韵味是现代汉语普通话所不能完全承载的。当下很多作家不懂方言,用汉语普通话写剧本,然后各地用不同的方言念出来通用,这是个问题。

北京联合大学周传家反对传统梆子戏剧种通过低俗以及绯闻招揽观众和票房。他说:“戏曲艺术要通俗,但不能恶搞,要靠人性美、感情美、道德美、形体美来满足观众的需求,不能靠大尺度、重口味来吊胃口。”

中国戏剧舞台美术学会原会长、研究员蔡体良、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李强、河南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马紫晨等专家在本次研讨会上就梆子腔居中生态现状研究、秦腔当前与未来发展路径、秦腔剧目创作研究、梆子腔剧种与地域文化研究、梆子腔居中音乐和表导演艺术研究等方面为梆子腔剧种的传承与发展思路、走出困境的方法提出各自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