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晋剧 >

“山西金代戏曲砖雕艺术展”背后的故事

2015-03-03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安瑞军

展览吸引了诸多观众

金墓南壁的戏俑

山西素有“中国戏曲摇篮”之称。山西戏曲,因浑厚的底蕴、精美的文物、繁浩的剧种和星云般的大师,在中国戏曲史上扮演了无可替代的角色。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各地发现的宋金元戏曲文物,论数量与价值均以山西所出者为冠。戏曲砖雕、戏台遗迹、墓葬壁画……无一不反映出三晋戏曲昔日的繁盛景象。

正在美国纽约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举行的“生死同乐——山西金代戏曲砖雕艺术展”正是凭借着金代山西戏曲文物的精华吸引了众多观众。展览由山西博物院与纽约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联合推出,共展出山西出土的宋金砖雕文物89件组,共计144件,其中一级文物15件,全方位、多视角再现了宋金时代山西地区戏曲艺术的繁荣景象,引领美国观众感知八九百年前中国那个繁华如梦的时代。

展览从达成意向到成功举办,历时近5年。作为山西博物院向国外推出的第一个整体展览,中美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沟通、碰撞、谅解的点点滴滴,无疑为今后的外展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另外,文物背后的故事,也有必要说出来给大家听。

缘起

提起华美协进社,可能国内许多观众并不了解,但实际上其与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这一点,从其名称上即可看出一些端倪。华美协进社坐落在纽约最繁华的曼哈顿岛,1926年由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著名教育学家约翰·杜威和中国知名学者胡适等共同创建,是非营利的民间文化机构,旨在通过各项教育与宣传活动介绍中国文化与文明,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华美协进社下属的中国美术馆,是美国唯一的专门介绍中国艺术的美术馆。自1966年成立以来,这个美术馆不断举办各种有关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展览,成为纽约爱好中国艺术人士的学习中心。从2003年开始,该馆每年都举办以中国各大博物馆为主题的展览。

2007年秋,山西博物院石金鸣院长赴美国期间,参观了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石院长藉此机会向他们推介了魅力别具的山西金代戏曲砖雕文物,并向馆长海蔚蓝发出邀请,希望她能到山西博物院看看。

2008年春天,海蔚蓝造访山西博物院。在石院长的陪同下,海蔚蓝参观了“戏曲故乡”展厅,并参观了库房内的一大批新出土从未展出过的宋金砖雕文物。凭着职业的敏感,海蔚蓝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有亮点的展览。她深知,在国外还从未有人系统介绍过中国古代的戏曲文物,如果举办一个有关中国十二三世纪戏曲砖雕艺术文物的展览,一定会震动海外,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生死同乐——山西金代戏曲砖雕艺术展》一书的前言中,海蔚蓝写道:“那些高浮雕的,还有加上绘彩的砖雕,生动形象,除了山西,谁还有吗?可在国外还从没人系统介绍过。(我)当即下决心,要让国外的观众,体验一下中国自古以来‘戏迷’的‘戏瘾’。”

返美后,海蔚蓝开始奔走各方,为引进这个展览鼓与呼。终于,她说服了华美董事会、艺术委员会,将该展览列入华美中国美术馆2012年春节档期。同一时间,在山西,展览准备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一系列棘手的问题随即接踵而至。

戏曲——生死同乐的享受

看过文物后,海蔚蓝按照她的思路挑选了展品,而如何将这些展品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按照一条线索串起来,则是摆在大家面前最迫切的一个问题。

山西素有“中国戏曲摇篮”之称,而美国观众对中国的戏曲文化知之甚少,基于这两点,经过反复思考后,大家决定将展览分为4个单元。第一单元——治世民生升平富足,表现宋金时期山西地区安定繁荣的社会背景;第二单元——散乐百戏祀天娱人,反映当时多种艺术形式在城市和乡村的流行;第三部分——生旦净丑粉墨人生,展示金代戏曲的发展与兴盛;第四部分——“孝子”“八仙”教化人心,通过当时戏曲中常见的题材,揭示了戏曲艺术盛行的社会根源。整个展览立足山西金代砖雕,力图以独特的视角展示金代戏曲文化的独特内涵,加深美国观众对中国戏曲根源的认识和理解。

与美方的交流可谓一波三折,双方往往要经过反复沟通才能达成一致。

首先是展览的名称。经过几番商讨,最终决定按照美方的意思定为“生死同乐”,英文“Theater,Life,And The Afterlife”,大抵美国人更喜好挖掘文物背后精神层面的内涵,透过冷冰冰的文物看到的却是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事实上,金代山西人对戏曲的喜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生前喜欢,死后亦然。众多山西金墓中出土的戏台、戏曲人物都证明了这一点。许多墓都在墓主人对面雕刻乐楼戏台,既有乐队,又有演员;乐器有大鼓、腰鼓、拍板、横笛、筚篥等;演员分副净、副末、装旦、末泥、装孤等,看上去,既有故事情节、又富表演技巧,整体造型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用海蔚蓝的话讲就是“连死神也不能挡住他们对戏曲的如此执迷,实在让人惊叹而神往。”举办这个展览的目的之一,便是要让美国观众了解八九百年前的中国山西人“即使命归黄泉,也不放弃听戏的地下梦幻”,那么“生死同乐”算是非常点题了。

副标题,最初美方定为“山西金代戏剧砖雕墓”,提出字面上要出现金墓的字样,说美国人喜欢“墓”这个字眼。笔者猜想大概他们觉得那样更有神秘感吧,但中方却不希望这样,我们更希望从艺术的角度来阐释砖雕。经过商讨,最后副标题各取所需,中文为“山西金代戏曲砖雕艺术展”,英文为“Tomb Decor Of The Jin Dynasty From Shanxi”。

展出一座完整的金墓

山西发现的金代仿木构砖室墓,至今已逾百座。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戏曲砖雕墓集中分布于晋南的襄汾、侯马、稷山、新绛、绛县、闻喜、垣曲一带。晋南地区金墓中的戏曲表演和社火乐舞砖雕,造型生动、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化生活气息,形象地再现了金代繁荣发达的民间文娱盛况。

在这样的背景下,备展伊始,美方就提出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想法,即选一座完整的墓葬赴美展出。这是之前没有做过的事情,但石金鸣院长当即答应,并允诺一定要将一座有代表性的金墓搬至美国展出。他说到做到,2009年秋天,他多次奔赴晋南进行调查,最终选定稷山化肥厂在基建过程中发现的一座金墓。

这是一座金代早期墓葬,结构完整,砖雕精美。墓葬北壁中间雕出板门,左右各有一个门童。东西两壁各有8扇对称的格子门。南壁中间以写意的手法设一座戏台,戏台上有4名戏曲人物正在表演。墓壁勾头滴水饰兽面或花草图案。四壁下砌雕刻精美的须弥座,束腰部分雕狮子牡丹,以力士相隔。须弥座之上或单檐或重檐,周以回廊勾栏。墓葬中的人物、瑞兽、花卉雕刻技法高超,栩栩如生。最为特别的是,6个人物皆绘彩,是不可多得的古代艺术珍品。这座金墓对于研究金代晋南地区的民俗民风、古代建筑、古代绘画以及绘画所用颜料等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这座墓葬得以搬迁、复原、展出,背后也曾有着扣人心弦的故事。

2009年7月中旬,山西省稷山县化肥厂家属区宿舍改造工程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在动用挖掘机挖地基的过程中,工人们挖到了墓砖。一时间,化肥厂发现古墓的消息不胫而走,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

在接到群众举报后,山西金墓博物馆的王全民立即赶赴现场,此时,挖掘机还在工作,墓顶已被挖掉一大块。透过墓顶破坏处,墓室内情况已能看个大概。施工方想草草处理,而王全民意识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座金代砖室墓,必须按照考古规程进行科学发掘。经过与施工方的据理力争,软磨硬泡之后,这座金墓终于得以科学发掘。

时至今日,谈到这座墓葬时,王全民还是掩饰不住那种抢救文物成功后的喜悦:“当时我从墓顶豁口向下看,看到墓室内有非常精美的砖雕。同时,我还看到了戏俑,一见到戏俑,我的心跳马上加速。再仔细看,透过糊在戏俑身上的泥土,隐约能看到鲜艳的色彩。妈妈呀,这可是了不得的发现呀……”彩绘戏俑是创纪录的发现,在金墓中尚属首次,这座墓葬的学术价值自不待言。正是考古人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才使得这座墓葬能够如此完美地保存下来。

经过复原的金墓,使美国观众不必来中国即可近八九百年前的中国人的阴宅,近距离地领略中国古代“事死如事生”的文化观念。置身其中,观众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体会金代山西人对戏曲的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