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晋剧 >

打造吕梁文化强市 加强文艺精品工程

2018-05-27 发表|来源:吕梁日报|作者:梁瑜
配图 晋剧《刘胡兰》

打造文化强市的必要之举 文艺精品工程务需继续加强

文艺精品,简而言之,即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生产,文化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文化活动高潮迭起。这些佳作满足着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精神需求,也为全市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弘扬吕梁精神,传承吕梁文化的一部部舞台精品剧目和新创剧目不断涌现,成功打造了彰显吕梁特色的文化名片,塑造了一批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深入开掘了地域文化资源,多维度、全方位地构筑了“新吕梁”的立体形象。可以说,精品力作的不断涌现,构建了目前我市文化建设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

记者在文艺创作一线采访得知,作为市级文艺院团,2012年以来吕梁市晋剧院创排的晋剧现代戏《刘胡兰》,经过反复加工提炼,成功入选中国“十艺节”参演剧目,并获得“文华剧目奖”,剧中刘胡兰的扮演者获得“文华表演奖”,作为地市级院团,能够参加全国最高舞台艺术赛事并获奖,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充分显示了我市文艺院团的实力。2015年,市晋剧院又创排了一部传统古装戏《辽国公主》,于正月期间作为迎“两节”文化惠民活动剧目在市影剧院上演,并参加了第十四届山西省杏花奖的评选。

这一部部作品,无不为人民群众提供着丰富的精神食粮。更重要的是,这些剧目反映了吕梁精神,传承了吕梁文化,打造了吕梁品牌,彰显了吕梁形象。极大地发挥了文艺作品在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方面的功能,为我市转型跨越凝心聚气起到了积极作用。

暴露出的不足之处

在采访中,文艺界人士也指出,在文艺创作精品叠出、频频获奖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主要是长期以来对艺术创作投入不足,尤其是各级政府设立艺术创作专项扶持奖励资金尚未出台,现存经费投入方式缺乏制度保障,很难形成持续力,也难以保证剧目生产过程中每个阶段都能有经费支撑。

此外,目前演出市场还不规范,演出收入低微,社会融资或捐助有限,导致艺术创作生产单位经费捉襟见肘,入不敷出,难以投资创排新剧目,“老戏老演”,“老演老戏”局面得不到根本改观。这种状况,显然不能满足当代民众对艺术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长此以往,则很难保证优秀作品争相推出的局面,也很难保证我市在今后的重大文艺活动中能够“摘金夺银”。

人才严重短缺由于艺术创作生产部门经费不足,创作人员待遇偏低,优秀演员无力引进,导致人才流失十分严重。尤其编剧、导演、音乐等艺术创作人才十分匮乏,严重制约着艺术创作,特别是艺术精品力作的推出。

激活艺术创作与生产机制

虽然文化体制改革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仅仅是完成了各级党委规定的阶段性任务,许多配套政策还需要加大力度落实。转企院团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尚需时日,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等竞争激励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总之,艺术创作体制、机制改革和整个创作环境优化的任务还十分繁重。

必须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再造艺术创作与生产的完善流程。建立健全完备的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文化精品生产的激励机制,加大对艺术创作的投入,以制度化的科学论证保障剧目的上马、投拍、修改、完善,避免艺术创作领域的“拍脑袋工程”和“长官意志”,设立文艺专项资金政策,落实文艺人才专项资金、创新剧目扶持资金政策和获奖剧目以奖代补政策,以保障精品艺术创作经费投入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和制度化,保证剧目生产过程中每个阶段都能有经费支撑,保证剧团长期发展,促进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人才培养力度。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依靠艺术院校定向培养,另一方面加强在职培训。加大人才培养的多渠道、多途径,以此带动队伍的建设的提高。

创新文艺精品生产创作模式,实施艺术创作源头工程,建立优秀剧本库。可试行重点作品项目制,集中人才和财力打造精品。鼓励弘扬主旋律、体现吕梁地方特色的题材创作。重奖扶持优秀剧目移植和传统剧目改编,加强艺术批评和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