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晋剧 >

晋剧情缘

2020-01-17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刘建军

戏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渊源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百姓喜闻乐见的特点。

纵观戏曲这一文化脉络,大约孕于先秦,历经汉唐,成于宋元,兴于明清。因唐明皇(玄宗)李隆基精通音律,经常招集善歌舞、通乐律和喜曲艺者于梨树园中演练,故人们后来称呼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如果一家几代人都从事戏曲事业,则称为“梨园世家”。

我国的戏剧种类繁多,大约有三百六十多个。大多数人认为晋剧是由蒲剧演变而来的。经过几代老艺人们的精心设计、改编、雕琢,在晋中地区逐渐形成了“中路梆子”,和“北路梆子”、“上党梆子”,一概称为“山西梆子”。“中路梆子”以其唱腔高亢激昂、清新委婉,旋律婉转流畅、圆润优美,道白清晰、板式多样、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的风格而独树一帜 ,通过不断的打磨提炼形成了现在的晋剧。

晋剧虽然没有被列入全国五大剧种之中,但是也是一个在明朝就发展成型、覆盖面很广、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地方剧种。晋剧“鼻祖”侯俊山、艺名“十三旦”,曾经率团进皇宫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演出,颇受皇帝和太后赏识,赐五品花翎顶戴、黄马褂。慈禧太后称侯俊山为“御儿”,赐字喜麟。赏戏装、珠宝、蟒袍、凤冠等。

张家口市是联接冀、晋、蒙、京的唯一中等城市。曾经是亚欧商贸往来的“张库大道”的发源地,是闻名中外的“茶马互市”和“皮都”。各地的富商巨贾云集这一塞外山城,有力的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极大繁荣。

在文化领域,无论是戏曲文化、建筑文化还是民俗文化,张家口地区都属于“晋文化”的范畴。

在晋剧梨园行曾经有一个说法: 一位演员要想成为“名角”,“在张家口唱红了才算唱红了。否则,不能算当红角色”。只要在张家口唱红了出了名,再去北京、天津、呼市等大城市演出,肯定能够旗开得胜。据王永江先生撰文介绍,建国后,我国拍的第一部戏剧电影片是晋剧《打金枝》。该剧中五名主要演员,有四名解放前曾经是张家口戏班儿里的名伶。他们分别是 : 丁果仙(饰唐王)、牛桂英(饰沈后)、郭凤英(饰郭嫒)、王正魁(饰郭子仪)。这几位后来大都成了著名表演艺术家。

不得不提到的是: 德高望重颇负盛名的、荣获国家授予最高荣誉的“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的郭兰英先生,解放前,曾经应约从山西来张家口加入戏班儿演出。第一场是在“新新戏园子”唱得《算粮登殿》,以她四岁进戏班儿、六岁就开始学戏,练就的一身童子功而一炮走红!深受广大观众欢迎和追捧。张家口第一次解放后,郭兰英先生终于挣脱了旧戏班、尤其是其师母的封建束缚,在张家口加入了八路军文工团,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所以,至今仍然有人用“张家口是晋剧的第二故乡”,来形容张家口在晋剧中的地位。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来:“演员也是劳动者,他(她)们的劳动付出也同样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这一新的政策极大的提高了演员的社会地位,鼓舞了文艺工作者的士气。

刚刚解放了没几年,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原察哈尔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就于一九五二年十月在张家口市(察哈尔省政府所在地)成立了察哈尔省少年晋剧团。聘请了二十多位老师从事教学。该剧团培养出许多知名演员和乐队师傅,他们后来大都成了各区、县剧团的领导或者台柱子。

随着戏曲文化事业逐步发展壮大,张家口市有四个专业晋剧团。有“新新剧院”和“庆丰剧院”两座戏园子,还不包括“人民影剧院”和“大众影剧院”,这两座影剧院有时候也有剧团座园唱戏。这一切都为活跃张家口地区的文化市场,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过去,张家口地区坝下各县几乎都有专业的剧团。听老人说 ,被业内人士冠以“勇猛武净”称号的著名演员蔡有山先生,和他所在的涿鹿县晋剧团,曾经在张家口地区都很有名气。

说起来还有一段儿佳话。

一九五七年,涿鹿县晋剧团到张家口市新新剧院演出。他们有一出戏叫《杀子报》,其中的大意是: 父亲在外经商,回来发现儿子被害,遂报官。官家从他家中床底下挖出来一个坛子,里面装着他儿子被其继母杀害后肢解了的尸体!父亲见此惨不忍睹之状嚎啕大哭痛不欲生。为了让观众看到更生动、更形象、更逼真的情景,导演和负责道具的人说,要是能买到一副羊或者猪的下水就好办了。该团的电工(灯光师)秦佑先生(蔚县桃花镇人)知道后自告奋勇说:“我给找我们老乡看看行不行。”他通过问寻老乡找到了我的老人,(当然也是老乡啦)。托我的老人给买了一副羊下水。(因为当时实行统购统销。我的老人那时候是张家口市联合医院--现在的第二医院食堂的采购员)拿回去浸泡洗净后用防腐药水泡上待用。演到那一场时,演员边从坛子里面往出来掏尸块儿,边撕心裂肺的哭唱。由于掏出来的是具有弹性的光溜溜的鲜活的肠肠肚肚心肝肺,比原来他们自己用布料做的道具逼真多了,有效地烘托了舞台气氛,收到了惊人的效果。感染的许多观众都跟着潸然泪下了。随着上座率的提高,创下了连续座园一个月的记录!为了表示谢意,后来剧团里让秦佑先生给我们送去了四张戏票。

一滴水中见太阳。通过这一花絮,可以看到老艺人们那种“干一行爱一行、一丝不苟、不分份内份外、尊重观众、视观众为衣食父母”的敬业精神。同时也告诉我们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 无论什么行业 ,所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如果不热爱这一事业,那么,他(她)们肯定干不好这项工作!无论哪个行业,一旦失去了群众(观众)基础,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个行业只能日见枯萎!

在农村里, 过去较大的村(堡)差不多就有业余戏班儿。这些戏班儿尽管演出水平较低,唱腔不太规范,行头有点儿破旧。但是,那是农民自发的、义务的文化活动。在那个相对来说比较落后的时代,唱戏时舞台上能点两个“煤气灯”就很不错了!没有“煤气灯”咋办?就吊两个浸泡过煤油的棉花蛋子,有人一会儿一会儿地往上面浇煤油,要不然着一会儿就不亮了。更不要提什么麦克风、音响设备、灯光布景、电子字幕啦。演员唱戏全凭个人嗓子的功力。我们观众还有什么理由挑剔呢?

冬天农闲啦,唱过戏的人或者出于个人爱好想学习唱戏的人,就开始聚集起来排戏。三里五村十里八堡的人们,打听见哪个村唱戏哩,纷纷互相转告。不管是刮风下雪,都要相约上步行十几里地去看戏。本村没有业余戏班儿的,逢年过节就请邻村的戏班子来村里唱几天戏。如果,这个戏班儿唱好了,人们站在那里可以坚持一两个小时而巍巍不动!

所以,也有人调侃地说:“立起碌碡就排戏,不斩奸臣不解气”。

为什么晋剧乃至整个戏曲文化能够如此源远流长而经久不衰呢?

依笔者之愚见,首先,是因为戏曲是一个艺术性很强、比较科学严谨的文艺门类。演员在舞台上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一招一式都是和乐队的板式、丝弦、曲牌、鼓点儿紧密配合严丝合缝融为一体的,哪个环节都不能有半点儿差池!多少代艺术家依据剧情的需要,精心编排运用了相适应的生、旦、净、丑角色和板式、唱腔,等等。这一切基本上都已经形成了定式,不容许轻易地随意篡改。否则,就会形成不伦不类乱作一团的闹剧了。

前几年,有人把晋剧改成所谓的“口梆子”剧,立即遭到大多数人的质疑和抨击。甚至有晋剧界的知名人士在有关网络平台发表文章,公开指出此举是“指鹿为马”的行径!也有人评论说:“唱的本来就是晋剧,非得叫成什么“口梆子”,此举难免有‘标新立异、弄虚作假、偷梁换柱’之嫌!”迫于各方面的非议和舆论压力,据说有关方面又恢复了晋剧的名称。

第二,戏剧的文化底蕴深厚。正如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赵宝乐先生所说的那样,中国的“历史典故”、“名人名言”、“处世警句”等文化精髓,基本上都包涵在戏剧当中了。这是几十代戏剧作家、编导的劳动结晶,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之一。

戏剧所涉及的内容浩瀚无垠,弘扬的主题思想健康向上。大到治国安邦,小到百姓生活;上至皇宫内院,下至山中茅庐;远溯春秋汉魏,近说唐宋元明。歌颂的是正义,鞭挞的是邪恶。鼓励的是勤劳、忠厚、善良、正直、谦虚、上进;贬斥的是懒惰、奸佞、恶毒、阴险、骄奢、堕落。

戏剧中既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又有江湖义士、庶民百姓。既有神仙佛道、商贾大户;又有妖魔鬼怪、走卒贩夫。既有后妃公主、千金小姐、大家闺秀;又有巾帼英雄、小家碧玉、逼良为娼。既有直言犯上铁面无私秉公执法的忠良之臣;又有阿谀奉承投机钻营见利忘义的奸佞小人。既有清官治国平洗冤狱惩恶扬善者;又有贪脏枉法滥杀无辜横行霸道人!真可谓: 别看戏场小天地,尽演人生大舞台。唱尽人间千古事,道出悲欢离合情。借古喻今劝人醒世戏短意长;三教九流芸芸众生尽在其中!

正因为它弘扬的是正气、引领的是正道,按现在时尚的话说:“正能量满满的。”所以,有史以来,历代朝廷也好、历届政府也罢,都是持积极支持态度的。

第三,当然离不开全体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了。没有演员他(她)们在台下早起夜眠地刻苦学习、排练,没有他(她)们真情实感地精彩表演,多么好的剧本其剧情也表达不出来。

过去,有一句俗话叫“苦学戏、懒出家。”学戏其实是很苦情的过程。以前,被送去学戏的孩子们大多数是穷人家的孩子,普遍文化水平比较低,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念过书。教师差不多也是这么过来的,但是,“师道尊严”的祖训不可忤逆!再加上过去基本上没有什么规范的剧本或者乐谱,全凭师父给徒弟口口相传,俗称“灌口袋。”(正因为这种传承方式,所以,随着老艺人们的过世,许多传统剧目也失传了。)师傅教了几遍你还是记不住,着急了打徒弟几下是常有的。正是人们经常说的“打戏、打戏,不打不记排不成戏。”

演员也是具有七情六欲的人。在台上,他(她)们可能扮演的是公侯王爷、娘娘小姐,撩袍端带、前呼后拥、尽显威严高贵;下了台,其实是一个普通的儿子、丈夫、父亲,或者是女儿、妻子、母亲!也同样要吃五谷杂粮,也离不开柴米油盐,也得演奏锅碗瓢盆交响曲,也有喜、怒、哀、乐人之常情!但是,不管在台下有多少痛苦或者烦心事,上了台还必须得该说的说、该唱的唱、该笑的笑。其中的“不容易”可想而知!怪不得老人们常说:“张口饭难吃。”

由此可见, 那些事业有成的演员们之所以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和敬佩,晋剧之所以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和他们的执著、奉献、默默付出是分不开的。

以上这三点儿,大概就是晋剧、乃至整个戏曲文化经久不衰延绵不绝的原因所在吧?

听 ,又开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