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晋剧《下河东》
2020-06-23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郭士星由山西省晋中晋剧团演出的晋剧《下河东》是一出经过整理改编的优秀传统剧目。
其剧情是 :宋太祖赵匡胤在征讨河东北汉的战事中,听信了内奸欧阳方的谗言,将忠臣呼延寿廷以通敌之罪处死于龙棚。噩耗传来,呼延夫人罗氏气恨异常,意欲兴动干戈,报仇雪恨。但她想起丈夫生前的嘱咐,终以国事为重,当得知赵匡胤被困河东时,毅然以大局为重,领兵挂帅,驱寇救驾,铲除奸佞。这出戏是根据晋剧传统戏《白龙关》《下河东》两出戏改编的。最初由晋中市老艺人王永年提供原本,1962 年由晋中著名剧作家许石青改编为一出大戏,由张鸣琴、侯玉兰、侯玉娥等演出。文革结束后,恢复传统戏时,1978 年底经许石青、张正申等再次整理改编,恢复上演。1980 年由张鸣琴、王万梅、雷丰年等进北京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演出,华国峰、叶剑英、薄一波、黄镇、王光美等同志观看了演出,在京引起轰动。
晋剧传统戏《龙虎斗》,就是《下河东》的后半部。原来的剧情是 :呼延寿廷的儿子呼延赞把赵匡胤打下马来,赵匡胤头上竟飞出一条龙来。等赵匡胤欲杀呼延赞时,呼延赞的头上也出现了一条虎形,终于使赵匡胤收了这员“虎”将,这就是《龙虎斗》剧名的来历。我幼年时曾在家乡看过晋剧《龙虎斗》的演出。其中的某些情节,显然带有迷信色彩,所以在剧本改编时,作者就将这些情节删掉了。第八场罗氏“兴兵”“祭灵”,是后来在太原红旗剧场演出时才加进去的。经过多年的演出实践和反复加工锤炼,这出戏已逐步成为晋中甚至全省许多晋剧团的保留剧目。
《下河东》中的赵匡胤、呼延赞、刘钧,历史上真有其人。赵匡胤下河东,打北汉,历史上也真有其事。现在,人们将山西运城地区叫做“河东”。其实,唐朝以后,“河东”是指整个山西全境。宋金时,山西分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北路就是太原一带。北汉建都太原。打北汉,就是打太原。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史称宋太祖,河北涿州人。他原是五代后周禁军的最高将领,是个武将,戎马一生。后周的最后一位皇帝是周世宗柴荣。他死后,传位于七岁的儿子。赵匡胤乘机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上皇位,建立了北宋,当时他才 33 岁,在位 17 年。他当皇帝后,南方还有南唐、后蜀等九个割据政权,北方还有辽国、北汉。他制定了先南后北的行动计划,先平定了南方的九国,然后就集中力量攻打北汉。历史上,赵匡胤曾经三次攻打北汉(太原),都未成功。第二次攻太原时,他用汾水灌了太原,攻了五个月,没有攻下来,只好罢兵而回。第三次,他兵分五路攻打太原,进展顺利,但快要胜利时他突然暴死,死时才50 岁。他死了三年后,他弟弟赵光义(宋太宗)才打下太原,消灭了北汉。赵光义攻下太原后,先用大火烧了晋阳城,第二年又用汾水、晋祠水灌了晋阳城。赵匡胤打太原时,北汉的皇帝是刘崇,刘崇死后他儿子刘钧继位。赵光义打太原时,北汉的皇帝已不是刘钧,而是他的养子刘继元。当时杨继业也在太原守城。
赵匡胤一生南征北战,是个马上皇帝。他最大的功绩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使国家得到了统一。毛主席在《沁园春·雪》这首词中曾提到他(“唐宗宋祖”),他是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一个皇帝。赵匡胤是个什么样子?在老百姓心目中,他是个红脸大汉,老犯错误,疑心很重,但还能认错。这个形象是从哪里来的?不是从书本上看的,而是从传统戏中看到的。看传统戏中的历史故事可以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所以有人说,中国戏曲也是一本历史教科书。有许多老乡不识字,但懂得不少历史文化知识。看戏是获取历史文化知识的重要渠道。这是戏曲艺术一个特有的功能,也是人们为什么爱看历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从创作规律来说,戏剧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并不等同于真实的历史,总会有艺术虚构。但是,历史剧一般都坚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虽有虚构,但大体可以看出一个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历史人物的概貌。
戏曲舞台上,描写赵匡胤的戏很多,大体有 20 多出。如:《高平关》(即《借人头》)《下衮州》《醉陈桥》《送京娘》《斩黄袍》《困龙床》等,从他未当皇帝时写起,一直写到他当皇帝,甚至写到他死。《困龙床》就是写赵光义用竹签害他。山西中路梆子戏中,影响最大的有两出戏 :一出是《斩黄袍》,一出是《下河东》。这两个剧目都是写赵匡胤听信谗言,错杀忠良。《斩黄袍》是他被人灌醉,错杀了他的好兄弟郑子明,《下河东》是他听信欧阳方的谗言,错杀了真正保护他的忠良呼延寿廷。《斩黄袍》的故事发生在皇宫里,《下河东》的故事发生在战场上。赵匡胤在《斩黄袍》中穿龙袍,在《下河东》中扎大靠,脸谱相同。《下河东》的改编者是许石青、张正申、刘德茂,以许石青同志为主。许石青同志是山西孝义人,是我的老乡。他是一级编剧,既长于编剧,也长于导演。他原是晋中青年晋剧团的编导,张鸣琴、侯玉兰、王万梅、王爱爱等名家都曾受过他的培养。后来调到吕梁地区任文化局副局长,主要精力仍是抓戏剧创作。他一生创作、改编了三十多部戏,导演了一百多部戏。创作、改编的主要剧目是《红梅阁》《游西湖》《下河东》《三下桃园》《春暖花开》《三上桃峰》。《三下桃园》是他在晋中晋剧团时与张正申、杨孟衡合写的,由晋中晋剧团首演。后来改为《三上桃峰》,开始时由柳林县晋剧团演出。之后,山西省晋剧院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改,由杨孟衡执笔,1974 年参加了华北地区文艺调演,被江青一伙打成“毒草”。许石青同志是对山西戏曲事业做过重大贡献的剧作家和导演。他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古典文学功底相当厚实。他懂音乐,懂表演,多才多艺,为人诚实、善良,是典型的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1994 年他 70 岁时,我们曾在孝义市为他举办过一次纪念他舞台生涯 40 年的活动。我记得我曾赠他一幅字 :“红梅阁、下河东,誉满三晋大地;下桃园,上桃峰,奇冤谁人不知。”当年批判《三上桃峰》时,他也受到冲击。
前些年,许石青同志已驾鹤西归。他虽然已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功德将永载山西文艺史册。提起晋剧《三上桃峰》和《下河东》,不能不引起我们对许石青同志的深深怀念。
我多次看过《下河东》,我有许多感受。最主要的感受有两点 :第一,传统戏一定要不断改革,不断推陈出新 ;第二,艺术生产一定要下功夫抓出精品。晋剧《下河东》就是艺术精品,同时也是推陈出新的范例。
《下河东》是老早就有的传统戏。中路梆子早期,“老元元红”张世喜、稍后的“盖天红”王步云都唱过《下河东》,现在我们还可以听到当年上海百代公司为“盖天红”录制的《下河东》唱片录音。全国还有一些地方剧种过去也演《下河东》。鲁迅先生的故乡浙江绍兴,有个剧种叫绍剧,也曾演过《下河东》。鲁迅先生在他的名著《阿 Q 正传》中曾引用了《下河东》中呼延赞鞭打赵匡胤时的一句唱词 :“手执钢鞭将你打”。说明《下河东》这出戏在浙江绍兴民间也很有影响。不过,我感到老戏《下河东》在艺术上比较粗糙、简单,人物不够丰满。“盖天红”的“困河东”这段唱腔,只有简单八句。从主题思想上讲,老《下河东》只停留在“忠奸斗争”这个层面,内容上还有不少迷信色彩。晋中晋剧团演出的《下河东》,经过认真改革,从剧本到音乐、表演、舞美,都有大幅度的改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都发生了质的飞跃。故事很完整,人物刻画很深刻、很丰满,而且和现实生活结合得很紧密,教育意义更深刻,更容易同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更能打动人心。1980 年曹禺先生在京看了演出后评论说 :“你们的戏改得好,排得好,演得好。这出戏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这个评价是很深刻、很准确的。同老《下河东》相比,新《下河东》从一度创作到二度创作,确实出新了,主题更加深化了。结构更加严谨、人物更加丰满、全剧更加好看了,更加具有现实教育意义了。
经过多年锤炼,如今的《下河东》不仅早已成为山西中路梆子的一个保留剧目,在山西很走红,而且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地的好多剧种、剧团也移植了这出戏,在全国到处上演。不过,我认为山西省晋中晋剧团的《下河东》演出水平最高、影响最大。其中的主要原因,除剧本好外,就是演员阵容强,演员塑造人物的经验丰富,功力过硬。特别是扮演赵匡胤的张鸣琴、扮演罗氏的王万梅无论表演和演唱,都非常精彩,给人印象十分深刻。尤其是张鸣琴、王万梅在剧中的两个核心唱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到处传唱,已经成为中路梆子流布地区的“流行歌曲”了。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栏目中参加擂主角逐的晋剧演员,不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选手,许多人的参赛曲目都选这两个唱段。而且,须生必学张鸣琴的唱法,青衣必学王万梅的风格。新《下河东》从 20 世纪 60 年代、80 年代,一直演到现在,已演了两三代了。扮演赵匡胤的演员,除张鸣琴外,她的女儿杨红丽(人称“小鸣琴”)、她的弟子荣爱梅、王珍如(“梅花奖”得主)也一直在演。扮演罗氏的演员,除王万梅外,她的好几位弟子也在演。《下河东》改革的成功,给我们一个十分深刻的启示,就是戏曲艺术一定要改革,一定要创新,一定要出精品。一个精品,可以影响一个剧种,可以影响几代人。
张鸣琴在《下河东》中的核心唱段是“困河东”。这是本剧揭示主题的一个重要唱段,分量很重。这个唱段是赵匡胤的内心独白。文学上叫“心理描写”“心理刻画”。当时,赵匡胤听信谗言,错斩了忠臣呼延寿廷,导致了自己的失败。北汉刘钧和欧阳方勾结在一起,把赵匡胤围困在河东,眼看要全军覆没,自己的命也保不住了。这时候,他才醒悟过来,知道自己错了。真心保护自己的忠良呼延寿廷已经归天了,真是后悔莫及。这段唱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安排的。这个唱段,唱词写得好,唱腔设计得好,张鸣琴演唱得好。她在整个唱段中十分准确地把握着一个基调 :悔恨、内疚、痛心。我最欣赏的有三处 :
其一,开头的夹板起唱转平板 :“困河东遭凌辱心如刀绞,愁得我两鬓白须赛银毫。”这段唱,节奏缓慢,曲调平稳,在中低音区行腔,没有大幅度的跳动,没有放高腔,使人听来满腹惆怅,完全符合赵匡胤此时的苦恼心绪。
其二,“下河东遭围困朝夕不保”,这一句中的轻重缓急处理得十分妥帖。“下河东”三个字唱得很重,力度很大,将全身的力量都用上了。感情十分饱满浓烈,拖腔特别有分量。“朝夕不保”四个字唱得比较轻,还使用了一个哭腔,唱出了人物内心的无奈、悔恨和惆怅。这虽然是个夹板腔,并不复杂,但唱得声情并茂,给人印象很深。
其三,后面的紧垛板四个“悔不该”也唱得很动情。特别是“长夜里几番惊梦先行到,悔不该屈斩先行命一条”,一字一字唱得重,感情深沉有力。“屈斩先行”这是赵匡胤的心病,是他最难过的地方。把忠良屈斩了,冤枉了好人,自己被围困,真是后悔莫及,自己也觉得罪该万死。这是个重点词句,张鸣琴唱得震撼人心。最后一句“恨不得将尔剥皮抽筋万剐千刀”是全段的高潮,用流水板,紧打慢唱,行话叫“拔嘹子”。一般演员“拔嘹子”,往往是为了让观众叫好,使足劲放高腔,有时往往与剧情和人物性格脱节,人们批评这种唱法叫“洒狗血”。而张鸣琴此处的“拔嘹子”,同剧中人物此时此刻的心情结合得十分贴切,使人感到既好听又痛快,把赵匡胤对坏人欧阳方的切齿痛恨唱出来了,难怪观众齐声叫好。
张鸣琴是晋剧须生泰斗丁果仙的八大弟子之一。她虽然学的是丁派艺术,但能根据自己的条件另辟蹊径,自立一家。人们把她的唱腔称为“鸣琴腔”。实际上她已成为另一个新流派的创始人了,《下河东》就是这个新流派的代表剧目。
王万梅扮演的罗氏,在《下河东》第八场“兴兵”中也有一个核心唱段“排山倒海下河东”,经王万梅多年演唱也已成为百听不厌的经典唱段了。
罗氏是《下河东》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是一位以国为重、顾全大局,不计个人恩怨的巾帼英雄。她得知自己的丈夫被蒙冤屈斩,心里万分悲痛,她的一双儿女义愤填膺,要去找赵匡胤算账,为父报仇。但罗氏得知赵匡胤被困河东,正处于危急关头,她想到丈夫的嘱托,想到大宋江山社稷的安危,毅然含悲忍痛率领罗家兵开赴河东救驾。她出发前,先设灵堂,在丈夫灵前祭灵兴兵。这场戏很悲壮。她的核心唱段就是在这种情境下演唱的。
这是一个由介板、慢板、夹板、二性、流水等板式组成的成套唱腔。王万梅的演唱情真意切,刚柔相济,起伏有致,层次分明,既唱出了罗氏内心的悲愤,又唱出了罗氏以国为重的胸怀和理智,还唱出了罗氏对儿女的疼爱。“罗家兵军士们含悲恨,义愤充满胸。赞赞儿怒目瞪,金莲女咬牙根,实可叹儿父含冤苦苦命归阴。此一去大仇不报誓不收兵,定擒贼酋祭亡灵”。开头的这段“十三咳”转四股眼,唱得坚定、挺拔、深沉,既刚强又柔情,十分好听,既有韵味,又唱出了罗氏坚强、自信的个性。
“祭夫君不由我阵阵悲痛”这一句使用了程玉英老师的“嗨嗨腔”,“祭夫君”三个字唱得很重、很激情,后面来了个大甩腔,唱得酣畅淋漓,韵味十足,把罗氏积压在内心深处的悲痛一下子宣泄出来了。后面的紧流水“一不为封赠,二不为功名,为只为驱寇除奸发救兵”“喋血赴国难,浩气贯长空”,一直唱到最后一句“四方定然起义愤,助我粮秣下河东”。这段唱腔节奏很快,但万梅唱得紧而不乱,铿锵有力,理直气壮,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唱出了罗氏驱寇除奸的必胜信念。最后的唱是对儿女的嘱托,告诫他们不要天真,不要恃勇,“河东之敌不可轻”“胜败还靠众三军”,唱出了一位母亲对儿女的谆谆教诲和疼爱,听来十分真切感人。
衷心祝愿山西戏曲舞台能够出现更多“下河东”式的改编传统戏的经典精品剧目。
(作者系原山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山西省文物局原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