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心 铸城 ——晋剧《铸城》感悟
2022-01-29 发表|来源:山西日报|作者:赵晓丽荣获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项目、由阳泉市晋剧院排演的现代晋剧《铸城》于2021年12月10日、11日在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成功首演,演出后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和称赞。
《铸城》是以“中共创建第一城”——阳泉为历史背景创作的一部红色题材现代戏。1947年5月,阳泉建市初期,敌特活动猖獗,爆破、暗杀、绑架时有发生,以公安局局长任铁锤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保卫阳泉、建设阳泉,与敌特展开了一系列惊心动魄、殊死较量的斗争。该剧充分发挥艺术想象与虚构,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再现了那段如火如荼、血雨腥风的艰辛历程和峥嵘岁月。
双线结构多重叙事
戏曲讲究“一人一事,一事到底”的叙事结构,因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集中笔墨展开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而在晋剧《铸城》中,我们可以看到两条叙事结构交相辉映、互为纵横,充分展示了剧作者的独具匠心和大胆突破。
以城市安全和建设为主线,在与敌特分子展开殊死决战的事件中反映《铸城》故事。这种通过战争事件反映革命主题的崭新视点,是这部红色戏剧有别于其他主旋律题材的鲜明特征。该剧在事件的选择和视角的切入上,采取了以“小”故事展现大主题的表现手段,即在城市建设的主视角下,紧紧围绕军粮发放、保卫硫铁矿两个核心事件,疏密有间、张弛有度地给观众呈现和演绎了一个十分精彩、扣人心弦的故事。
以任铁锤、杏花、梦梅3个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为副线,在精心设计的情节语境中反映革命先辈用信仰、用忠诚、深深镌刻的共产主义情怀和境界。剧中的任铁锤和杏花是两小无猜的青梅竹马,两人因为战乱失联,但任铁锤内心深处还爱着杏花,一直没有放弃寻找。而作为新华剧团团长的梦梅,却因为对任铁锤的敬仰和爱慕,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剧作者对这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女性设置了一个很强的戏剧性动作——等,这个“等”不仅仅是单纯的爱,更是深层意义上的一种共产党员的忠贞信仰和追求。在这样精心设计的“小”人物身上展现的大情怀,是对党忠诚、勇于担当、敢于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典型性人物性格塑造
艺术作品的成功,首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好故事,而好看的故事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人,即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性格塑造,就成了讲好故事的充分和必要手段。
正面人物的“多侧面”。任铁锤作为阳泉建市后首任公安局局长,可以说重任在肩、使命重大,面对纷繁多变、异常的时政环境,更需要表现出不同常人的睿智和果敢。面对从“猛虎团”团长到公安局局长的角色转换表面看似举重若轻,实则却是运筹帷幄、步步惊心。面对敌人的威胁,他机智勇敢、面不改色、无畏牺牲,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本色;面对百姓的困难,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满怀深情,刻画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博大胸襟;面对自己的爱人和同志时,他情深义重、坚韧刚毅、大义凛然,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至真至情。
梦梅敢爱敢恨、大方开朗,杏花美丽善良、胆大心细,面对共同的理想和爱人,她们更多的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考虑,让观众真正体悟到了在战争年代那种比生命更高的革命理想和追求。
反面角色的“极致性”。作为剧中塑造的反面角色代表,特务头子秦子轩真是让人痛恨到咬碎钢牙的境地。他可以说是集阴险、毒辣、狡猾、凶残于一身的顽固不化的敌特分子。在第六场炸毁硫铁矿事件中,在面对共产党人以血肉之躯铸成的人墙,他仍然开了枪。这种极致性格的设置,正、反面人物的典型塑造,互相依托、相辅相成,使得该剧的内涵更具深厚、广义,最大程度上烘托了解放初期战事的残酷和血腥,更深刻体现了共产党带领人民解放全中国的重要意义。
沉浸式地域特色体验
一部戏剧,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标记,也是一个城市或一个时代的历史记忆。当这些记忆和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些碎片、灵感,不经意地触碰、接通的时候,晋剧《铸城》就有了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更高价值。
本土文化的浸入展示。剧中阳泉评说创始人郗富根的设置可以看出剧作者对阳泉深厚红色文化和历史的挖掘和了解。正如他第一次上场用地地道道的阳泉评说讲到的,“郗富根,名声高过娘子关”,相信台下的观众定然会心一笑,而这样的说法一点也不夸张。因为阳泉评说自诞生之日起,就以一种平易近人、土得掉渣的艺术表演形式而被大众接受和喜欢。
工业城市的白描展示。阳泉作为一个资源型工业城市由来已久,市内有着丰富的煤、铁等资源。剧中发生的事件多是在这些资源、矿产为背景下发生的,这样的戏剧“白描”,让观众不仅记住了历史事件中的特殊的“人”,更对当时阳泉的地理、地貌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中“保卫硫铁矿”事件就是全剧最核心、最具悬念的戏剧高潮。通过这些近乎自然、直接的描摹,不仅对阳泉当年的历史风貌进行了还原和再现,更展示了阳泉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体现了阳泉儿女在创建人民城市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
铸城,铸起的是一座信仰、忠诚的城市。
铸城,铸起的是一座热血、生命的城市。
铸城,铸心!
铸心,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