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晋剧 > 晋剧资讯 >

台下庙会台上戏

2024-08-19 发表|来源:阳泉晚报|作者:问津

一年四季,花开花落。春深时的布谷鸟,炎夏时的蝉儿,入秋时的蟋蟀,雪后的麻雀,都是爱凑热闹的主儿。但村里最热闹的是过庙会。

民以食为天,庙以吃为先。庙会摊上吃喝最多,油条拉面、烧烤水煮,凉菜啤酒、雪糕饮料,水果蔬菜、糕点饼干,着实解馋。实用类的有衣服布匹、针头线脑、炊具餐具、库存图书、农具、花卉、首饰、宠物等,玩耍类的有大小玩具、碰碰车、射气球、掷飞镖、套圈子等,以前还有吹棉花糖的、捏糖人的、画像的、刻章的、卖膏药的、耍猴子卖艺的等等。后来,义诊的、装宽带办证的、卖电器的、借培训促销电子产品的、卖房卖商铺的,也纷纷前来挤占这片市场,都想分庙会经济一杯羹。

无戏不成庙,过庙必唱戏。庙会请剧团,不叫请,叫“写”,人们习惯问:“写哪家的戏?”一般是晋剧,偶尔一次豫剧,中小剧团居多。有时写的剧团,是邻村刚唱罢,马不停蹄直接转过来的,人们照样“追戏”,百看不厌。剧团人马未来,“辎重”先到,一个个大戏箱从车上架下来抬到台上,然后挂幕、吊灯,布置文武场,醒目处也贴出《戏报》,写明早场、午场、晚场的戏名和演出时间。一群群闻讯赶来的孩童,好奇地围观,等待着大戏开场,也有的跑回家去报喜讯。有时,正戏未开,会有个小“帽戏”,锣鼓敲得震天响,催促着人们快往台下赶。 

白天的戏,舞台效果要差点,天热太阳晒,有时还遇上降雨,影响看戏。晚上则不一样了,戏台上有幕景,有灯光,温度也比较适宜,饭后坐在台下,美美地看上一场戏,是为人间快事。

小时候,虽然看不懂戏,但喜欢赶庙会。学校会调换时间,过庙这几天放假。放几天疯几天,没人管束。母亲给上块儿八毛,5分钱一支的冰糕,一天能吃两三支。还有,庙会上的麻花烧饼、玻璃球小人书,直勾勾盯着,见啥想买啥,可惜,钱总是不够花。庙会是个大节日,家里邀请亲戚赶庙看戏,姑姑姨姨,表哥表弟,一群客人,饭菜质量自然不一样。亲戚来赶庙多半不空手,油条烧饼西瓜罐头,堆了一桌。赶庙看戏,实则是一种亲情互动。白天玩上一天,累了,晚上看夜戏,还非得跟父母去,只见台底的人,那才叫水泄不通呢。小孩子根本看不着,大人举起来,骑坐在脖子上,后面的人不乐意了,喊道:“放下去,挡着我们了!”看不了一个小时,小孩子就困得睡着了,大人还得送回家去,再返回戏台。散戏的时候,又挤成一片,有喊的,有骂的,有哭的,有笑的,满天的星星也被吵醒了,一忽闪一忽闪打量着。到第二天早上,还有人去台底寻找孩子被挤掉的鞋。

戏台是我们的好玩处。大戏一开幕,心里装满好奇,少不了趁人家不注意,溜到后台,想瞅瞅那明晃晃的刀剑到底是不是真的。演大花脸的,大喝一声:“呔!哇呀呀呀呀!”吓得我们赶紧逃。胆大的,藏到卷着的里幕角下,等演开戏,找个小角落,探头探脑,常常被剧场的人拎了下去。

庙会展示一个村的形象。我们村的庙会是农历七月初七。过去,在庙会前,村里要对戏台及周围的卫生进行清理,黄土垫道,清水洒街。许多做买卖的,早早就在戏台四周抢占地盘,开戏前一天就搭棚摆摊,小打小闹开了张。农村人最好客,家家户户邀请亲友,买酒割肉,忙活个不停。村里的一些“业余厨师”,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炸油条卖拉面,带上小菜啤酒,客如潮涌,红红火火,有了一笔收入。

趁庙会热腾腾的戏台,或挤出一个晚上,或唱完戏的第二天,村委会要办一场由村民们出演的歌舞晚会。村里有一批文艺爱好者,岁数大的超了七十岁,有的擅长歌舞,有的偏爱乐器演奏,有的会唱晋剧,有的会说评说,执着于这份爱,一爱就是几十年,从村里组织的文艺宣传队到自发坚持的民间歌舞队,从青春飞扬到白发苍苍。评说和情景剧里所反映的,既有传统节目,更有时代特点,无论是“大公无私”“积极向上”“助人为乐”“勤劳致富”等正面形象,还是“自私自利”“干涉儿女婚姻自由”等反面人物,基本上在自己村里能找到原型,只不过艺术加工了一下,村民们心里明白,看得津津有味,掌声、笑声、呐喊声,久久不散,把庙会的欢快气氛推向高潮。

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许多小山村几乎变成“空村”,庙会只剩下个日子,唱戏也成为记忆。但在我们这些大村庄,依旧大张旗鼓,而且不断注入新时代的元素。戏台下的小吃摊,安全卫生了许多,各类小商品从包装到质量都上了档次,村里的文体活动也很丰富,剪纸、书画、手工,篮球、象棋、爬山,特别是那场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晚会,参与的人众多,大家分享了一道文化大餐。出出进进的人,脸上洋溢着快乐、幸福的笑容。

戏台下头赶庙会,庙会期间看大戏,人群熙熙攘攘,气氛热热闹闹。浓浓的乡情,让人一辈子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