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阳泉的古戏台
2024-10-24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韩利敏古戏台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制,更是地方历史文化的展示载体。它犹如一座富丽堂皇的小宫殿,古色古香,庄重典雅,给人们带来浓厚的文化气息。大阳泉有两座古戏台,它们是大阳泉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标志之一。它们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形成了大阳泉独特的建筑风格。
大阳泉庙宇众多,包括遗址共有18座,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布在大阳泉的不同位置,其中最大和最有历史价值的就是广育祠和五龙宫。作为祭祀和公共活动的场所,广育祠和五龙宫都配有戏台。
广育祠,位于阳泉古街东西向的最中心,可见它的地位之重要。始建年代无考,清乾隆四十七年重修广育祠时,发现了元至正五年修造者的姓名碑,由此判断这是祠始建时所留。建筑面积560平方米,用地面积793平方米。此庙原称“大庙”,明叫“广胤圣祠”,清因犯雍正皇帝“胤禛”讳号而改“广育祠”。
祠由戏台、东西两组院落、山门、钟鼓楼、主殿、配殿、耳房组成。东院为主院,西侧为偏院,两组院落都对外独立设门,主院只在举行重大祭祀活动时才开门。据《重修广育祠碑记》记载,原来祠没有门庭和钟鼓乐楼,乾隆年间重修大庙的时候,才依次修建。
主院正殿建在台基上,硬山式三开间,殿内供奉戴冕执珪的古帝和凤冠霞帔的古王后。殿前有外廊,廊上楹联曰:“帝求龙种民求子,社稷有继;神灵应验心应诚,天道无私。”道出了古往今来,祈求子嗣保平安是老百姓的普遍愿望,同时也说明了殿宇的功能。
广育祠对面正南方是古戏台,四柱式卷棚顶,内挂“嘒愉楼”牌匾。戏楼始建年代不详,外廊简单,仅有2根砂石方柱和8根暗柱支撑台面。正面两边共四攒斗拱为一斗二翼麻叶头拱,正中斗拱硕大,为米字形三踩龙云拱。大梁上的额枋用料粗实,直接架连柱子,显得古朴简洁、敦实粗犷,为金元建筑遗风。但从整体木构的做法和雀替云纹手法及左右两侧双开的文武门来看,又有清代建筑的特征。据《重修嘒愉楼新建遏云楼记》记载,大清道光年间,村人捐资重修了嘒愉楼,我们不妨理解为,它是重修时保留了元代风格的清代建筑。
戏台后堂匾额分别有“按部”“就班”,前台石柱上雕刻一副行草楹联:“切莫认真转眼荣华空闹热;也休作假劝人忠孝可兴观。”在欣赏书家飘逸的字体同时,仔细品咂文字,不禁感慨其内涵的深厚底蕴及戏剧教化育人的真谛。
五龙宫,位于村南,背靠阳泉古街,毗邻张穆花园。始建年代无考,据方志、碑记所载,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就已存在。分别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清嘉庆二年(1797年)、清道光十年(1830年)和1995年进行过改建或重修。2006年4月被确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龙宫占地面积392平方米,建筑面积276平方米。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从南至北依次为戏台、山门及钟鼓楼、正殿和偏房。山门为硬山内厦式,中门悬匾“五龙宫”。钟、鼓楼为四柱卷棚顶,墩台下单独开门,券门上有十字花墙,展示了建筑的细致。
正殿为五开间硬山顶,中三间设神台,共有彩塑坐像7尊,居中主供龙母,两侧分坐五龙王及其舅舅。殿内壁上绘有100平方米的工笔重彩壁画,内容为古人祈雨和神将行云降雨的情景。五龙宫又名“圣母龙王庙”,是山西地区唯一加供圣母的龙王庙。
大阳泉因拥有漾泉而闻名遐迩,古村也因泉水丰盈成为风水宝地。遇到天旱祈雨,十里八乡的村民从漾泉井“取水予报”,而这个重大的活动就在五龙宫举行。五龙宫作为大阳泉祭天祈雨的重要场所,院内居中有直径为2.5米的圆形小龙潭,古时潭水漾涌丰满,溢流到五龙宫东南张穆花园中的龙潭(大、小水池)。传说龙潭中曾居住有龙王,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正身移驾坐殿于五龙宫。这一日也便成为大阳泉村的传统庙会集日,流传至今。最具传奇色彩的是,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大阳泉一定下雨,这一日也必定唱戏。戏台上,生旦净丑末粉墨登场。戏台下,村民或撑雨伞,或穿雨披,或找个避雨的屋檐站定,在大雨中继续看戏,看得津津入迷,看得酣畅淋漓。
碑文记载,五龙宫对面原来只有石台,祭祀时当作供案使用。清道光元年重修嘒愉楼时,将石台拓宽,并在上面加盖了气宇轩昂的建筑构建,形成戏台,名曰:遏云楼。“遏云”二字,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歌舞》:
遏云歌响清,回雪舞腰轻。
只要君流眄,君倾国自倾。
戏台面阔9米,进深9米,前台面积45平方米,由辛南庄村的匠人建造,规模宏大,格局完整,飞檐翘角、巍峨壮观,堪称阳泉地区最美的古戏台。
遏云楼的顶部壮观夺目,采用了弧线优美的卷棚式结合悬山式、歇山式、硬山式多种屋顶结构按照比例巧妙组合起来,层次错落,舒张自如,立体感强烈,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能看到屋顶的曲线和构造的变化,完美表达了古典艺术之美。
戏台使用砂石方柱,是阳泉地区的戏台区别于晋中、晋南戏台的地方,其他地区的戏台立柱多用木柱。遏云楼边缘四周共分布十二根石柱,正面四根,居中两根为大方柱,边上两根为小方柱。由于屋顶巨大,侧柱略微向内倾斜,形成侧角,增强了安全性和保护性。
遏云楼的斗拱已经失去结构功能,没有承重作用,只有装饰作用,但种类繁多。卷棚下、两柱的额枋上有三攒斗拱,居中为双昂五踩斗拱,两侧为单昂三踩斗拱,后侧歇山式屋顶下突出部分为云头斗拱。后台平身科斗拱层层迭出,远看似蝴蝶展翅。斗拱上面悬匾额曰“遏云楼”,为道光三年名家书写的原匾,成为戏台的点睛之笔。
后台部分的造型与布置,极为独特。从清朝开始,为区分前后台,戏台通常放置固定的板壁,左右两侧各开文武门。右侧为上场门,左侧为下场门,门上有额“按部”“就班”。遏云楼的门额上加有精美的四幅彩绘图案,为了不和中间的雀替部分重复,这里以图案的形式替代了木雕的雀替,使表现的形式更多样化,这也是遏云楼区别于其他古戏台的地方。
雀替为柱间饰品,遏云楼采用多层镂空木雕装饰雀替。明间雀替巨大,长1.6米,高1米,呈鸟翼状曲线,图案是“二龙戏珠”,宝珠居正中,内雕“五蝠(福)捧寿”。两边金龙首望、吞云吐雾、灵动飞舞、呼之欲出。次间装饰凤凰双展翅,线条生动,惟妙惟肖。台柱两侧木雕成片连柱,镂刻鸟雀花卉。如果把遏云楼比作一件衣服,那是非常精美的。那些雀替饰品犹如衣服上的绣品,遍布所有,精湛传神,鲜艳夺目,极具艺术价值。这样的雕刻风格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民国后期。
遏云楼是一座艺术精品,魅力无群。戏剧上演了悲欢离合的生动故事,正如人间百态。以戏剧故事隐射人间生活,是戏剧的本能。自古以来,戏剧就承担着重要的教化作用,人们从戏剧中了解历史,了解生活,从而学会思考,得到感悟。正如卢梭的教育理念:“在戏剧实践中学习。”从这个角度说,遏云楼作为承载的物体,修建得多么精美都不为过,而是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