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历史晋剧《大唐明月》跨年夜省城太原火爆上演
2025-01-01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晋戏宣2024年12月31日跨年之夜,星河灿烂,冬月高悬,省城太原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内座无虚席,人头攒动。由山西省晋剧院倾情演绎的新编历史晋剧《大唐明月》在此火爆上演,上千名观众共赴跨年之约,共看《大唐明月》,演出现场掌声不断,高潮迭起,盛况空前。
“北都晋阳风光好”……大幕拉开,唐代大诗人李白身处北都晋阳,出游踏青,流连忘返,他与郭子仪的千古佳话和旷世友谊徐徐展现在观众面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殷殷嘱托,强调要持续用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不断增强太原的吸引力、影响力。该剧故事就发生在历史上的“锦绣太原城”,历史上李白两次游历山西太原,并留有诗作,郭子仪为山西太原籍历史名人,全剧展现了唐风晋韵,用文艺的形式讲好山西故事,为文旅融合增添新的活力。
该剧全部由我省主创力量完成创作,由山西戏剧网执行董事、总编辑王嘉编剧,山西省晋剧院一级导演孙昌导演,一级作曲岳永明担任音乐、唱腔设计,吴昶、马莉担任舞美设计,一级舞美设计师赵丽珍担任服装造型设计,李宾、杨建峰和周国斌担任灯光设计,梁文静担任音响设计,山西省晋剧院演出一团承担演出。剧中李白由晋剧丁派传人、山西省晋剧院一级演员孙红丽领衔主演,郭子仪由优秀青年花脸演员刘鹏飞主演,郭夫人由一级演员陈红主演,王学东、武晓阳、奥新平、郭旺、王启亮等省晋剧院优秀中青年演员联袂出演。
《大唐明月》首次将李白和郭子仪的故事搬上戏曲舞台,同时也是首个展现李白在山西的文艺作品。该剧通过讲述唐代大诗人李白和唐代名将郭子仪互相搭救的感人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弘扬歌颂了知恩图报、见义勇为、义薄云天、“明大德”的中华传统美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讲好历史故事,深挖山西历史文化底蕴,传递尊重人才、弊革风清、政风清明的美好愿景,焕发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邃的人文思想价值,引发人们对历史、对命运、对人性、对社会的思考。
该剧展现了盛唐时期安史之乱爆发、家国破碎的动荡岁月,提炼讲述诗仙李白报国无门、命运悲凉的后半生,与名将郭子仪忠君报国的致仕成名路,展现了李白在逆境中的坚韧与豁达,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引起了台下观众的强烈共鸣。
“安禄山起反意,要夺咱唐社稷,多亏了李太白,保举了郭子仪”,这是晋剧《打金枝》中的一段唱词,李白举荐郭子仪的故事,晋剧人传唱了数百年。《大唐明月》一剧承载晋剧基因,深入讲述这段传唱许久唱词背后的历史佳话,穿过历史长河,从中彰显历久弥新的永恒价值。该剧创作遵循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充分发挥戏曲艺术的表现能力,对原有历史记载进行了进一步丰富,突出了二人的内心情感,丰富重现了历史场景,使该故事更为深入人心,注重叙事性与抒情性相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该剧音乐唱腔饱满丰富,让观众过足戏瘾。音乐唱腔设计立足于晋剧音乐本体特点,在晋剧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融入唐风晋韵和时代特色的音乐元素,编创重现晋剧传统曲牌音乐,尽可能通过演奏和演唱直观地再现李白潇洒豪迈的个性魅力和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呈现李白和郭子仪不同寻常的邂逅和情谊,根据剧情需要,在晋剧传统四大件、打击乐、日常弦乐民乐伴奏的基础上,融入了“埙、笙、箫、笛、管”等特色乐器,更好丰富音乐色彩,挖掘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完成剧本所赋予的情感和内容,拉近和青年观众的距离,遵循守正创新,努力使传统艺术再现生机。
该剧增强剧种行当意识,生旦净丑行当齐全,是一部具有代表性、挑战性、艺术性的须生、花脸硬功戏。同时,还是新世纪以来晋剧剧目创作中鲜见的把“三大门”之一的大花脸行当作为剧中主要人物所属行当呈现的剧目,郭子仪(花脸)在剧中占据重要戏份,为新时代晋剧花脸的传承与发展作出宝贵探索。
本场演出自定档开票以来,坚持票房“零送票”,票房异常火爆,掀起了一轮令人久违的观演热潮,是我省新创剧目尤其是戏曲剧目市场化运营的一次成功尝试,也印证了《大唐明月》这部剧作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具有广泛的期待度、深远的影响力及旺盛的生命力,成功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成为岁末年初备受瞩目的文化盛事。
演出结束后,台下观众热情高涨,掌声不断,演员向观众诚挚致谢,主创团队也一一亮相,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剧中主演再次为观众献上了剧中“太白游玩在晋阳”“惟愿得”两段精彩的唱段,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轻舟已过万重山”,前路漫漫亦灿烂。《大唐明月》晋腔晋韵的倾情演绎,大唐夜空中最皎洁的一轮明月印刻回荡在人们的心中,为广大观众2025新年的跨年之夜奉献了一台令人难忘、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
(本版图源:山西省戏剧文化促进会、安志义、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