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昆曲 >

《十五贯》时隔60年再进京

2016-05-27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杜俏俏

“六十年、六代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

 
 

 60年前,在传字辈昆曲艺人的带领下,浙江昆苏剧团(现为浙江昆剧团)一行人乘两天两夜的火车上北京,演出昆曲《十五贯》,轰动全国。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十五贯》在北京连演46场,观众达7万人次。其间,《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更是将昆曲和《十五贯》推向舆论焦点。之后,全国陆续成立了7个专业昆剧表演艺术团体。经过60年的发展,昔日的濒危剧种如今已焕发出蓬勃生机。

60年后,为了告慰传字辈的先生们,以及纪念《十五贯》进京60周年和浙江昆剧团建团60周年,江浙沪三大昆曲剧团、老艺人披肝沥胆培养出来的昆曲传人,浩浩荡荡,再度进京,日前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为观众献演《十五贯》。

六十一甲子。60年后的这场《十五贯》以当年的演出为蓝本,时长从原来的三个小时缩短到两个多小时,道具和布景基本不变,总体保留了60年前的模样。参与《十五贯》的三地艺术家均师出同门,皆是受传字辈先生们传祚之惠。

当年,传字辈老艺人为了将昆曲艺术传承下去,不计个人得失,不顾年迈体弱,仍呕心沥血无私传授,周传瑛、王传淞更是在重病之时,依旧在教导学生。正是出于对先师的感恩,此次进京演出的计镇华、刘异龙、王世瑶、张世铮等老艺术家克服了种种困难、积极准备,带着浙昆五代人依次亮相。

“那时,我跟着剧团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到达北京前门站。我背着行李,住在四合院,看什么都新鲜,吃什么都觉得好,一点也没感觉到苦。”今年77岁的世字辈传人王世瑶向记者回忆了当年进京演出的情景。这次来北京,他不愿坐飞机,只想坐火车回忆这60年之中的时光流逝和岁月变迁。

虽年事已高,但王世瑶依然在教授学生。他说,这是他的第一任务。而舞台表演有很多动作,他的身体吃不消,基本不再演出,但为了感恩,表达对观众的感激,时值盛典,他一定要上台表演。

演出前,浙昆带着14岁的第六代传人——代字辈的张唐逍去拜访了当年的见证人,如今已95岁高龄的戏剧评论家刘厚生。听闻浙昆带着《十五贯》再度进京演出,刘厚生很激动。他称赞《十五贯》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将一个在昆曲界并不算一流的剧本改成了符合观众审美的优秀作品。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长安大戏院笼罩在一片繁忙之中。鱼贯而入的观众有的捧着鲜花,有的捧着海报,都是来捧他们喜欢的“角儿”。大戏院门前还有许多等票的昆剧迷,他们对记者说:“一个月前这场演出的票就卖完了。”

剧院门前,“六十年、六代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巨大海报和老照片铺陈两侧,那些经典瞬间、值得铭记的故事随着图像在老艺术家们的记忆中浮现,也在年轻的传人和观众心头萦绕。

19时30分,60年前那出“冠盖满京华”的《十五贯》再次闪耀在京城舞台上——星光熠熠、名家荟萃。精心排演、五代同台、底蕴深厚的表演极为精彩,更有各具特色轮番上场的5个况钟、5个娄阿鼠令观众应接不暇。观众说:“看昆曲这么多年,如此赏心悦目,这是头一次。”

“经过60年的坚守,我们的人才没有断代,很欣慰。几位老艺术家的风采仍然如旧,希望他们在传承中一定要把绝活传承下来。”在北京召开的《十五贯》座谈会上,中国作协副主席廖奔说,“昆曲遭遇了瓶颈,丑角没有市场,《十五贯》的舞台上又见丑角的精粹表演,希望剧团能把丑角艺术传承下去。”

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评价,《十五贯》生命力如此旺盛,值得骄傲。“近年来,党和政府发布了一系列关于保护传承戏曲的政策,令人欣喜。我们应该将传统剧目原封不动地传承和保护下来,要像选择《十五贯》一样去选择更多的优秀剧本来改编。”

1956年,曾在上海看过《十五贯》表演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迟金声说:“戏曲表演第一位的是剧本要好,但立起来要靠演员,正是传字辈艺人的精心策划和付出,才让这出戏成为杰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