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昆曲 >

昆剧的回望与展望

2021-06-28 发表|来源:文艺报|作者:龚和德

昆剧在明清间盛行二三百年之后开始衰落,到20世纪上半叶,几乎濒临绝境。胡适1918年发表的《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中说:“昆曲不能自保于道咸之时,决不能中兴于既亡之后。”但昆剧终于打破了这个悲观的预测。这要归功于各界对昆剧三次重要的援救。

第一次是1921年昆剧传习所在苏州开办。发起办这个昆剧学堂的张紫东等12位董事和接手出资人穆藕初,都是昆曲资深的、虔诚的业余爱好者。聘请的教师来自苏州最后一个昆班“全福班”(因演文戏,又称“文全福”)。传习所培养了44位“传”字辈艺人,有一半或早夭、或转业、或贫病而死,留下20来位成了不久报散的全福班的“接力棒”,为昆剧的兴衰继绝发挥了巨大历史作用。

昆剧《十五贯》

第二次是1956年昆剧《十五贯》演出成功。此剧生动地塑造了三个不同的官员形象,批判了主观主义、官僚主义,表彰了为平反冤狱而勇于担当的精神,受到观众广泛欢迎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这是已经改行的流落的昆剧艺人王传淞、周传瑛同苏滩艺人朱国梁等联手改编的杰作。他们既是苏剧的建设者,又是昆剧的复活者。《人民日报》为此发表《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此后,南北昆剧多个院团相继建立。

第三次是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为昆剧“申遗”成功,昆曲列入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不仅惠及昆剧,也惠及整个民族戏曲。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戏曲的方针政策,各地戏曲界有了国家级或省市级“非遗”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有力地促进了民族戏曲的生命对接、活态传承。

进入新世纪的昆剧,20年来,出人出戏、录音录像、史论研究、传播普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然仍有需要不断改进之处。我想到三点以供参考。

1.在执行推陈出新方针上,要充分尊重戏曲剧种的多样性,避免简单化、一刀切,这才真正有利于实现百花齐放。昆剧历史悠久,是艺术资源最为丰厚的古典戏曲,更要把“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放在突出位置。北昆把埋没了300年的《续琵琶》挖掘出来精彩上演,上昆把虽无禁令却长期绝迹舞台的《铁冠图》改编为《景阳钟》得到好评,都是深化传承、谨慎创新的好例子。

昆剧《续琵琶》

2.现在国家对民族戏曲的支持力度很大,但在有些地方执行起来束缚较多,题材选择、艺术表现的空间较小,以至造成剧目建设的成活率很低,人力、资金浪费很大。这都是吃了“工具论”、实用主义的亏。希望剧目建设要从剧种优势、人才储备、创作实力、观众期待多角度做综合考量,实施精准决策,争取新作品能够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

苏昆青春版《牡丹亭》
学生版《长生殿》

3.传统昆剧不是没有毛病的,同样需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921年3月25日《申报》上有人指出:“冷寒沉闷,为昆曲本体之大缺点。”这个缺点,使昆剧在“花雅之争”中败北。昆剧艺人用打造折子戏来克服旧传奇的散漫、冗长,提高艺术表现力,争取观众,延续生命。折子戏既有独立价值,又可串成新的本戏或多本戏。像我们看到的苏昆的青春版《牡丹亭》、上昆的精华版《长生殿》,都受到观众特别是大学生们热烈欢迎。昆剧“是属于读书人的戏剧艺术”(欧阳予倩语)。最近得知,上昆与同济大学合作,从上海13所高校中选拔26位在读大学生,经过长达一年的培训,演出了学生版《长生殿》(含《定情》《密誓》《惊变》《埋玉》四折),这是昆剧在高校中普及由广度向深度进军的新成果。只要昆剧把传统艺术优势与时代审美需求的关系处理得好,就会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喜爱,昆剧的前景一定是非常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