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从晋剧《打金枝》看“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

2012-11-26 发表|来源:王嘉 晋剧博客|作者:梁煜璋
        日前,被披露的李双江之子无照驾车打人事件,使得打人者的“爸爸”李双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有人称之为“儿子闯祸,爸爸受过”。如何看待这类现象?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心态?《人民日报》对此作了关注和分析,称“身份标签”折射社会焦虑。(参见该报2011年9月15日相关报道)

  笔者也认为,纠缠“身份”的内中不免会有一种仇官、仇富情绪的宣泄,以及潜在诱导注意力转移的成分,以此拉近或拉平社会“失衡”的心理。当然,有的还有“眼球经济”的效应。

  其实,现在关注的“身份论”与过去“文革”流行的“血统论”是一样荒谬的。而且,单一直线型思维本身是会自相矛盾的。比如说,一个官二代或富二代,这次做了一件好事,就抓住不放,无限放大,认定这个孩子就是好得不得了了。那么,下次这个被誉为是好孩子的人做了一件错事,我们又该如何认定他到底是好是坏呢?反过来也是这样的道理。

  同样地,还有“子不教,父之过。”父子的“连带责任”,在法律上是有明文规定的,就是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有监护权。并不是什么事都要把父子关系扯在一起。这起事件中,李双江之子系未成年人,作为父母应该替儿子负责。这种责任也仅限于法律意义上的责任。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做得好,就主观臆断全部地认为是家长教得好;孩子做得不好,就主观臆断全部地认为是家长教得不好。这样的道理是讲不通的。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个父母不教孩子学好偏偏教他打人呢?所以,孩子错了该批评教育,而不能迁怒于家长。

  再说,李双江之子打人这件事。原本是事出有因,被打者在前面紧急停车,令后面的车主不快,生气,直至打人。这样的事,有开车经历的人估计都会遇到,也一样会上火,有时也要破口大骂。即使没开过车的人,在路上也会遇到这样的事。为什么人们普遍对出租车很讨厌呢?就是因为它随便乱停,影响后面的车通行。所以,这种事如果换做别人,不就是年轻人气盛火旺,太冲动,也许就成了市井小事了。打人不对,该批评批评,该处罚处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扯别的都没用,最终也不过是这样。

  不过,这里面有一点不好。就是李双江儿子打人了,李双江到医院探望被打者,并且道歉。为什么还要带上军艺的领导一同前往,好像是李双江儿子被打了一样,搞得兴师动众,似乎是从气势上要压倒对方。这就有以势压人之嫌,不好。

  其实,“儿子闯祸,老子受过”的事,早有先例。在我看过的晋剧中就有这样的一出好戏,名叫《打金枝》。剧情大意是:“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汾阳王郭子仪六子郭暧为妻。时值汾阳王花甲寿辰,子、婿纷纷前往拜寿,惟独升平公主不往,引起议论,郭暧怒而回宫,打了公主。公主哭诉父母,逼求唐皇治罪郭暧,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皇明事理、顾大局,并加封郭暧。沈后劝婿责女,小夫妻消除前隙,和好如初。”(参见“百度百科”《打金枝》词条)

  郭子仪就是李双江现在的角色。那么,从这出戏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呢?第一,要说身份,该剧中不论是唐代宗还是郭子仪,不论是公主还是驸马,都是有着显赫身份的。按说打金枝这件事足以炒作成大新闻。但流传至今却是一段美谈。这是为什么呢?第二,好就好在唐代宗和郭子仪两个家长的做法好,很有策略,很讲艺术,以大公无私的做法和策略(比如唐代宗假意杀掉驸马替公主出气,结果公主一听要杀驸马就不干了,转而向父皇为驸马求情。而郭子仪不仅把儿子绑上殿来,而且请求将自己一同治罪,让唐代宗无地自容),耐心开导和教育子女。第三,这出戏最好的地方莫过于把一件坏事变成两全齐美的好事,既教育了子女,也密切了君臣关系。而且对后世的教育意义也很深远,一直流传至今。所以说,一件事的很好处理要比在这件事上纠缠不放更有意义。我们不应该把一个“教育”子女的问题演化成一个“教训”所谓官富及其子女的问题,增加社会的非理性对抗情绪。“打金枝”的故事能流传一千两百多年而不衰,试想今天炒作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能“热”几久呢?我们从中又能得到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