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四大梆子”闹三晋

2012-11-20 发表|来源:未知|作者:Major
山西是“戏曲之乡”,地方戏剧源远流长,全国戏曲文物占全国文物的80%左右,侯马出土的金代舞台模型,稷山出土的金代杂剧砖雕,新绛出土的元代砖雕戏俑等都有重要价值。元曲四大家中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都是山西人。山西不仅戏种古老,而且种类繁多,剧目丰富,名家辈出。山西地方剧种计有52个,占全国剧种总数的16。群众基础较广的剧种,首推晋剧(中路梆子)、上党梆子、蒲剧(南路梆子)、北路梆子“四大梆子”。晋剧晋剧,又称中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也是山西省境内主要的、有代表性的剧种。晋剧主要流行于山西中部地区。现在,这个剧种的扩散面,流传面已到山西北路、内蒙古自治区、陕西北部、河北西部及甘肃省的部分地区。晋剧约有200年的历史,它以晋中一带的秧歌为主,并直接受蒲剧的影响。吸收蒲剧的音乐旋律,逐渐演变而成。


晋剧,盛行于清代咸丰年间,过去,这个剧种的演员多系蒲州人,即便不是蒲州籍,演戏也得说蒲白。后来,逐渐根据晋中市广大人民的喜好,吸收了当地各种艺术的长处,经过许多戏曲艺人的丰富和发展,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路梆子。


清代末年,一些享有盛名的演出班社,曾先后多次赴京、津、内蒙古等地活动,在演出程式上又受到京、昆等剧种的影响,涌现出了不少名艺人。近百年来,晋剧前辈艺人“三盏灯”、“万人迷”、“毛毛旦”、“三儿生”、“说书红”、“狮子黑”等,在唱腔和做派上,都有新的创造。后来,丁果仙、牛桂英、程玉英、郭凤英、冀美莲等人,又在唱腔、道白、做派等方面有了很大改进,使中路梆子的唱腔、表演越发具备了梆子腔激越粗犷的特色。


现在,活跃在山西戏曲舞台上的晋剧演出团体已有数十个,晋剧的传统剧目有《打金枝》、《蝴蝶杯》、《明公断》、《凤义亭》、《回龙阁》等400个以上,著名演员有王爱爱、马玉楼、田桂兰、郭彩萍等人。蒲剧蒲剧,也叫蒲州梆子、南路梆子,起源于山西南部的蒲州(今永济市一带),是山西四大地方剧种之一。尤其是晋南一带的主要剧种。蒲剧的源流,目前尚未发现确切的文字记载,据传说与陕西的同州梆子同源于“挠挠戏”。蒲剧的历史非常悠久,在晋南,现在已经发现了许多中国古代戏剧活动的遗迹。尤其是金、元时代的舞台及演出戏剧的壁画艺术,都说明了晋南地区在元代以前,戏剧演出就已经很兴盛了。


蒲剧与晋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可以说是同根异枝。后面的三大剧种,都曾受过蒲剧的影响,有些甚至是在蒲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蒲剧的特点是善于表现慷慨激昂,悲壮凄楚的英雄史剧,那婉转的唱腔,听起来令人荡气回肠。欢快时节奏紧密,步步紧逼,气氛非常紧张;悲怆时能唱得情真意切,声泪俱下,有极大的感染力。


近百年来,活跃在蒲剧舞台上的有杨老六、孙广盛、王存才、景留根、曹福海等著名演员。后来阎逢春、杨虎山、筱月来、张庆奎、王秀兰等著名演员在蒲剧舞台上享有盛名,使蒲剧在晋、豫、陕、甘、宁等部分地区甚为流行。在演唱与演奏风格上,蒲剧吸收了秦腔的不少优点和长处,又大大地向前跨进一步。


如今,除去著名的老演员以外,蒲剧新秀不断涌现,任跟心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被授予“蒲剧表演艺术家”称号。


蒲剧是人民群众喜爱的戏剧之一,蒲剧《窦娥冤》已被拍成电影戏曲片。


上党梆子上党梆子,又叫“晋东南梆子”,是晋东南地区的主要剧种。也有人把上党梆子称为“东路戏”或“上党宫调”。相传,上党梆子最早的一个戏班叫鸣凤班。据说,在明朝末年,阳城县有一个女子叫凤仙,自幼喜爱戏曲,她出嫁时,嫁给了晋城四义村的史翱鸣,夫妻共同成立了一个戏班,取两人名字各一个字为“鸣凤班”。清朝道光年间,上党地区的大戏班逐渐增多,这些班社的发展比较快,而且逐渐形成一种上党梆子特有的风格、旋律,并培养出一些知名的演员。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是上党梆子的极盛时期,逐渐有名艺人出现,如杨清海、段二淼、郭金顺、金疙瘩等。著名老艺人杨清海,工须生,兼演老旦、净角,他的《雁门关》、《苦肉计》享有很高声誉。著名演员段二淼以饰演小生、须生驰名,唱腔高亢激越,变化自如,出演的《长生殿》、《雁门关》、《甘泉宫》获“誉满潞、泽二州”荣誉,并有“活罗成”、“活八郎”之称。郭金顺以扮演《三关排宴》中的杨四郎、《雁门关》中的杨八郎、《徐公案》中的海瑞、《挂龙灯》中的高怀德著称,他演技独到,常使人赞不绝口。上党梆子还培养出了不少优秀女演员,著名的有吴婉之、郝聘之、吴国华等。上党梆子具有粗犷朴实、高亢明朗、曲调丰富、音响强烈;台步、身段淳朴古老的特点。唱腔和音乐高亢、委婉、活泼,且每种唱腔各有各的乐器和剧目。在表演上,多用直出直入,强烈明快,侧重唱和念,具有粗犷的农民艺术特色。在上党梆子近400出传统剧目中,以表现古代叱咤风云的农民英雄,披肝沥胆的忠臣良将,外抗侵侮、内惩奸贼的主题为主,浸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表现杨家将的“杨家戏”,歌颂岳家军的“岳家戏”,演得慷慨悲壮,动人心弦。

上党梆子在清代中期流传于山东菏泽地区和河北永年县,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在当地形成了山东枣梆和河北西调两个剧种。


北路梆子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剧种之一,是忻州市的主要剧种。


北路梆子形成于清代中叶,它是由蒲剧与忻州当地的方言和民间艺术长期不断融合而逐渐演变而来的一种新剧种,因此,它的唱腔、念白、曲调艺术手段与蒲剧都很相近,但北路梆子音调高亢激越,有助于表演出北方人粗犷豪放,酣畅痛快的性格。


后来,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北路梆子又吸收了其它剧种的艺术营养,注重唱腔,创造了许多花腔,丰富了表演手段,终于自成一体,独树一帜。


从清朝咸丰年间起,北路梆子班社众多,名伶辈出,艺术益精。到清末,北路梆子已很兴盛,老艺人刘德荣曾为慈禧太后演出,得到重赏。


解放后,北路梆子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各种艺术营养,不断革新创造,使其在艺术上更加成熟。


活跃在北路梆子舞台上的著名演员有贾桂林(艺名小电灯)、高玉贵(艺名九岁红)、董全福(艺名狮子黑)、王玉山(艺名水上漂)等。由贾桂林主演的北路梆子《金水桥》搬上银幕,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北路梆子作为我国戏剧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那高亢的音调,慷慨激越的边塞风情,丰富的表演手法,非同凡响的艺术成就,深受晋北、陕北、冀北以及内蒙古广大群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