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晋韵长流的戏曲文化
2012-12-25 发表|来源:未知|作者:梁 枫 凌 翔听晋腔,品晋韵,睹晋艺,思晋史。
晋剧的源远流长,昭示着悠久的三晋文明;晋剧的风靡远播,展现着晋商巨贾的漫漫商路;晋剧丰富的表现内容,体现着三晋文化的多姿多彩;晋剧激情昂扬的晋腔晋韵,浸透着独特的三晋风情;晋剧魅力无穷的艺术绝活和众多的名家俊杰,反映着三晋人的艺术才华和创新智慧。
晋韵长流的戏曲文化一、晋剧历史 源远流长
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成千上万灿若星辰的民歌,孕育在晋西北的弯道上,成就了山西民歌的海洋。词山曲海的南腔北调,在山陕交界的黄河九曲地带,最早孕生出戏曲艺术的萌芽。山西是戏曲的摇篮、戏曲之乡,当之无愧。
太原,是山西政治、经济、交通、文教、科技和信息的中心。2500年的悠久历史,多民族的融合交流,频繁兴替的历代王朝,让这个"坚逾铁瓮"的古老都城,积淀了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处处彰显着它的文化魅力。从那些出土的夏朝编钟铜制、北齐歌舞俑和古唐地、叔虞祠等众多文物古迹可看出,太原是典型的华夏文化的遗存。随着太原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的迅速发展,太原已成为一个全新的"锦绣太原"的现代城市,同时也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晋阳文化。晋剧就是晋阳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晋剧的源远流长,昭示着悠久的三晋文明;晋剧的风靡远播,展现着晋商巨贾的漫漫商路;晋剧丰富的表现内容,体现着三晋文化的多姿多彩;晋剧激情昂扬的晋腔晋韵,浸透着独特的三晋风情;晋剧魅力无穷的艺术绝活和众多的名家俊杰,反映着三晋人的艺术才华和创新智慧。
晋剧历史 源远流长
听晋腔,品晋韵,睹晋艺,思晋史。晋剧作为中国戏曲的一部分,从孕育到形成以至成熟的过程,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歌舞、百戏及说唱等古老的艺术活动。
早在春秋时期,尧都平阳一带(今山西临汾)流传的《击壤歌》、《康衢歌》中描述:舜躬耕于历山,以劝民发展生产,并制乐作舞以敦化民风。周代的晋国音乐家师旷,精通音律,援琴而鼓,"延颈而鸣,舒翼而舞"。 北齐时期太原地区上演的来自民间的乐舞《兰陵王入阵曲》和《并州歌》,无论思想内容、表现手段,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从大同云岗和沁县、榆社等地现存北朝时期的石刻中,也都真实反映了当时歌舞百戏的演出情景。
金末元初,我国出现了成熟的戏曲形式--元杂剧,出现了创作演出的繁荣局面,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山西凭借着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成为北杂剧主要形成与流行地区之一。当时著名的太原杂剧作家有李寿卿、刘唐卿、乔吉、罗贯中、李务等,他们创作的杂剧剧本能考知的就有27部之多。如李寿卿的《伍员吹箫》、《斩韩信》,刘唐卿的《降桑椹》、《白兔记》,乔吉的《两世姻缘》、《金钱记》,罗贯中的《风云会》、《连环谏》,李务的《撇古老沉珠合》等。这些剧本有悲剧、喜剧,有正剧、闹剧;有连台本戏、全本戏、小本戏、折子戏、叠头戏、生活小戏。有演绎历史故事的,有描写才子佳人的,有讴歌圣君贤臣的,有写儒仙巫道的,题材宽泛,内容丰富。
杂剧的繁荣,促进了演出场所的大量兴建和形制变化。山西现存古戏台就有2886座,其中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占全国的70%以上。太原晋祠水镜台是现存规模较大的明、清时期舞台。横匾"水镜台"系清代书法家杨二酉于乾隆二十二年书写。洪洞县广胜寺明应王殿的大型元杂剧壁画,画上横额正书"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画面气派,色彩艳丽,真实反映了当时元杂剧的演出盛况,是举世难得的珍品和戏剧文物。翼城县武池村、临汾市魏村等元代舞台,构筑宏伟,设计独特,造型奇巧,都是罕见的珍贵戏曲史料。当时的舞台设计,由台幔将舞台分为前台、后台,既便于演出准备的进行和场次的交替,又便于观众视线集中于台上的表演,整个演出干净有序,观演尽在其中。演员的表演、妆扮、服饰、舞美设计等也已成熟、规范。
鸡鸣唱三省,龙吟晋豫秦。北杂剧余绪未绝, "繁音激楚,热耳酸心"的梆子腔,又于明末清初在黄河三角地带崛起。经过100多年的传播与发展,梆子腔已深深扎根于这片肥田沃土。当时活动在太原地区和晋中一带的梆子腔也音随地改,到咸丰年间,终于孕育出一个新的剧种,这就是今天的晋剧,也称中路梆子。晋剧是与蒲州梆子和晋中秧歌、祁太秧歌、太原秧歌、民间小调等长期融合的结晶。由于声腔中溶进了浓浓的本土风情俚俗和民歌民谣基础音乐语汇,很适应晋中人的欣赏口味,是流布于太原地区的主要剧种。这一显示本土文化的晋腔晋韵,从此在黄土地上傲然传唱,历久不衰。晋剧中路梆子、蒲州梆子、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从农村到城市出现了"山乡庙会流水板整天不息,村镇戏场梆子腔至晚犹敲。"的繁荣局面。遍布全省的四大梆子及民间小戏共有50多个剧种,席卷了广大地区的戏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