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74岁晋剧演员何英璋讲述张家口晋剧

2013-01-02 发表|来源:张家口晚报|作者:张蕾

晋剧在我市曾有过一段辉煌。新中国成立初期,那个精神生活匮乏的年代,听一出大戏,飙一嗓子梆子,绝对算得上是高标准的消遣了。那年月,唱晋剧的名角儿跟当下的歌星差不多,所到之处全是喝彩与鼓掌。学戏,登台亮相,感受人潮的激动,这是那时从事戏曲工作的人们的共同记忆。

何英璋老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市第一批正规培养的晋剧演员。如今已经74岁的老先生回忆往事,仍难掩激动的心情。回忆如同一颗颗珠子,或温润,或光泽,串联成60多年前的一幅广阔的市井画卷。

 

 

何英璋在晋剧《秦琼观阵》中饰演秦琼

 

1

1952年10月,察哈尔省少年晋剧团公开招生,限额60人,来自大同、阳高、我市市区和涿鹿、万全等各县参加考试的人成百上千,今天看来也算是盛况空前,竞争激烈了。招考的老师中有当时从延安赶来的文艺工作者,团长翟翼是新时期的新干部。考试既看五官、个头儿这些外在条件,也要看嗓子、表演这些天赋的高低。

 

 
《察哈尔日报》刊登的少年晋剧团的录取名单
 
 

当时还在西豁子小学五年级念书的何英璋怀着对晋剧的热爱报了名,考场上被要求做个电影小品,表演喜、怒、哀、乐等不同情景,老师还上前来捏捏他的胳膊和腿,看看够不够结实,能不能演武戏。招考结束,共招了正式学员58人,候补学员8人。剧团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给制,吃、住、穿、戴全包,大到铺盖、衣服、鞋,小到牙膏、牙刷全由剧团发给学员。当时的学员多数家庭贫寒,能吃上“公家饭”,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剧团坐落在现在的察哈尔交际处(桥东宾馆),当时是个大院,挂着剧团的牌子。几间平房有的做教室,有的做宿舍。一个教室通常十几个人上课,一间宿舍十五平米左右,满满当当能摆六张单人床,摆了床就只剩下一个窄小的过道儿了。冬天点个炉子,人多空间小,很容易中煤气。

2

剧团刚成立,没什么经验,目标是打造新兴剧团,屏除旧社会旧剧团的弊端,培养新型戏剧人才。说是剧团,其实学员们都是刚进团,不会演戏,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剧团请当时的晋剧演员来教戏。晋剧团张家口一团的“马武黑”赵科甲教花脸,南定银、王桂兰教须生,金金奎教小生,刘玉山、刘玉婵教小旦,田月楼、张少池教武戏,京剧团的葛英芳、萨和章也教武戏。教戏的老师都演戏,利用散戏时间代课,大戏都是中午12点开始,所以老师就上午上课,有的老师白天演完戏就教夜课。

 

 
少年晋剧班学员在练功

60多人分成生、旦、净、丑各门类分别跟老师学,何英璋学的是须生,跟随南定银老师,须生组的男生嗓子好,唱词儿多,多扮演重要角色。他学的第一出戏是《二进宫》,里面的人物杨波就是须生。老师口传心授,老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剧本是提前整理好的,发到学生手中。有些老师甚至不识字,看不懂剧本,但是对剧本的内容完全清楚。

先学唱,老师同时教几个须生学生学唱词和道白,学生们从零基础开始一句一句地学,有些戏听过,有些听都没听过。唱腔学会了就进入“调唱”阶段,跟着乐队伴奏唱。接着各个角色就开始配合演戏,一个角色有好几个人同时学,配合时就分成好几个组。虽然晋剧偏重文戏,但是武戏也是必须的。学武戏都在洋灰地上跌打滚翻,地很硬,磕得太疼了索性就把棉袄铺在地上垫着。除了在学校学戏,名角儿到张家口来演出,学生们都去现场观摩,还把名角儿请到课堂上来讲课。

上午学戏,下午学文化,打乱学戏时的班组,按各自的文化程度分成俩班,低班学语文、历史,高班再加一门数学。教材以学校教材为准,学科以文科科目为主。

除了戏剧老师和文化老师,还有生活老师。每天督促学员按时起床,打扫卫生,有人生病了,生活老师负责领他去医院看病。

3

1954年,察哈尔省撤消,张家口归了河北省,察哈尔省少年晋剧团和省内的冀剧班、评剧班合并成立了河北省戏曲学校,在当时的省会保定学了一年。虽然当时跟去了一些老师,毕竟晋剧资源有限,难以长足发展,次年又回到了张家口,称作“河北省戏曲学校张家口晋剧班”,当时的副校长“筱桂桃”杨丹卿、武戏老师高国梁、盖春来都是随学校去了保定,又回到张家口。杨丹卿是名角儿,高国梁、盖春来是京剧武生,一招一式教授得非常规范。

在课堂学了六年,开始登台演出实习。感受观众反应,互相配合培养默契,让学员们迅速成长起来。全年不停地为工农兵演出,晋剧班足迹走遍下花园煤矿、庞家堡煤矿、大同各个煤矿……演出队通常都是坐在大卡车的车斗里去往演出地点,女生坐中间,男生坐周围,到了地方,满头满脸都是土。一下车,热气腾腾的炸酱面已经出锅了,来不及整理行李找出饭盒,索性就把脸盆冲冲直接盛一盆大家围起来狼吞虎咽。演出结束,女生就在舞台上拉起大幕打地铺,男生就把剧场的两个长椅拼在一起当床。大家都是十八、九岁,刚出来唱戏,没什么名气,也没想那么多,就一心把戏唱好。

到哪处唱戏,每个人分派100张戏票出去吆喝着卖,一张票1毛钱,在当时5分钱就能买一个烧饼呢。但是1毛钱的票还是特别抢手,很快就能卖完。演一场戏能赚1000块钱,在当时可是巨大的数字。每次下乡演出反响都很强烈,演出效果和受欢迎程度都非常好。通过演出,学校发现很多学生表现突出,不演戏的时候,就派去全国各地学习。何英璋当时被派去山西南部的蒲剧团学习蒲剧《秦琼观阵》,学会以后自己就能直接把唱腔改成晋剧的曲调。他们实习的这年,学校又招收了新的学员。

4

1959年毕业时除个别同学离开了团队,几乎全体同学都没分开,当年5月4日青年节当天,共同组织成立了张家口青年晋剧团。何英璋老先生的回忆中也有不少难言的插曲:演出的岁月里也经历过饥一顿饱一顿的困窘,吃不饱,高腔唱不上去就转低腔;有些演员嗓子变声不再适合唱戏,就转去演武戏,进乐队或舞台队。现在回忆起当年的学演生涯,虽然清苦,却也喜悦。文革结束后传统戏恢复演出,在张家口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景象,晋剧兴盛一时。

 

 
河北省戏曲学校张家口晋剧班毕业照。最后一排右五为何英璋。

1976年何英璋回到学校执教,培养了一批至今仍活跃在戏剧领域台前幕后的演员。大概五六年后他又回到晋剧团演戏,直到退休。作为解放后张家口第一批正规培养的晋剧演员,何英璋老先生现在还利用闲暇时间指导学生,给有兴趣的人讲讲晋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