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刘胡兰》看15岁之前刘胡兰如何“生的伟大”

2013-11-19 发表|来源:未知|作者:周霞


 

        在许多人儿时的课本上,有一位15岁的年轻共产党员刘胡兰曾让他们记忆犹新——她壮烈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用自己短暂而灿烂的生命书写了一首英雄壮歌。而在十艺节的舞台上,文化奖参评剧目新创晋剧《刘胡兰》将于22日、23日晚在济南市铁路工人文化宫与山东观众见面。

  看15岁之前的刘胡兰如何“生的伟大”

  刘胡兰是吕梁土生土长的女英雄,毛泽东曾为她亲笔题词:“生得伟大,死得光荣”。大家了解她的事迹源于她生命的结束,却似乎对这位15岁妙龄女孩的生前一无所知。晋剧《刘胡兰》刻画人物形象的内容有了突破,情理交融,故事性强,典型更趋丰满高大。

  “很多剧目基本都重在表现其‘死的光荣’,而我们这个戏则着重表现她的成长过程——‘生的伟大’,”张文斌告诉记者,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受到社会背景、家庭教育、周围人等因素的影响,像刘胡兰的成长环境对她后来选择走什么样的路有很大的指示作用,“像这部剧中与自己同龄的两个八路军小战士,最后都壮烈牺牲,如同这般有情有义之人刘胡兰自然在看在眼里,而这些生活中碎片都是我们通过考察得出的结论,这样的切入点,更忠实于历史,更贴近生活,更生动感人,才能有突破。”

  的确,刘胡兰不是一生下来就是英雄,她在吕雪梅、陈得照这些共产党人的培养下,才成为儿童团长、妇救会秘书、候补党员,她忠诚于信仰、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是当时被誉为“小延安”的文水县云周西村这块红色土地上培植出的铁血之花。

  40天排出两个月的戏:用“吕梁精神”塑造“吕梁英雄”

  据了解,剧作者在着手编写剧本前,曾深入刘胡兰的家乡——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对刘胡兰的生平事迹等进行了大量而细致的了解,并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一个小故事:刘胡兰小名“富兰子”,她自小丧母,由奶奶带大。继母胡文秀进门后,对她视如己出,支持她读书认字。在学校要求写学名时,继母给她改名为“刘胡兰”,一个“胡”字融入了深厚的母女亲情,这个细节在剧中第一部分体现出来,深厚的母女情感染了观众,使英雄形象更加生动,让人们觉得英雄仿佛就在我们身边。

  “《刘胡兰》首演是在去年,因为按照要求必须于纪念刘胡兰烈士就义65周年(2012年1月12日)上演,当时由于参演人员不到位、资金匮乏、时间紧迫,整个剧院十分紧张。”张文斌说,在40天的时间中,他们仔细寻找了能胜任这个戏中角色的演员,全院150个职工拧成一股劲,纷纷拿出自己的积蓄,短时间内凑齐了120万元,弥补资金缺陷,而且所有演职人员挥汗如雨、加班加点地投入剧中,终于如期在太原首演。“要知道正常排演一部戏需要两个月以上,我们只用了40天,为的就是用‘吕梁精神’塑造出‘吕梁英雄’。”

  晋剧市场化模式:成品——精品——商品

  晋剧,汉族地方戏曲,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山西梆子。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也称为“中戏”,外省称之为山西路梆子,主要流行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间是晋剧的发展时期,当时班社众多,人才辈出,尤其是以丁果仙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出现之后,晋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张文斌表示,目前晋剧的传承遇到了新问题:“人才培养缺失,真正愿意学习晋剧的人少之又少,年龄小的孩子不愿意干,觉得累,只能依靠爱好者的推动,如果有更为完善的扶植政策就好了。” 因此,在晋剧的市场推广方面,张文斌说,先将其推向市场,先从成品到精品,再从精品再到商品,以换来市场价值,最终实现它的观赏性、思想性和艺术性。

  谈及下一步的打算,张文斌表示,想将《刘胡兰》这样的晋剧推向各大院校,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英雄题材的剧目、英雄精神以及中华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