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戏曲与医药之缘

2013-10-23 发表|来源:北京晚报|作者:Major

       戏曲与医药,自古就结下不解之缘。

       相传,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就因受到名医朱震亨一篇“药名文化”的启发。明代万历年间,朱震亨以医术高明而著称于世。汤、朱二人交往甚笃。一天,汤显祖来到朱家,在书房案头上见有一纸墨迹犹新,上题:“牡丹亭边,常山红娘子貌若天仙,巧遇推车郎于芍药亭畔,就牡丹花下一见钟情,托金银花牵线,白头翁为媒,路路通顺,择八月兰开日成婚,设芙蓉帐,结并蒂莲,合欢久之,成大腹皮矣。生大力子,有远志,持大戟,平木贼,诛草寇,破刘寄奴,有十大功劳,当归期,封大将军之职。”原来,朱震亨是名医也是才子,此乃他闲时巧借中药名驰运文思写下的一篇游戏性文字。文中运用双关、谐音等修辞手法,嵌入了常山、芍药、金银花、白头翁、路路通、大腹皮、远志、大戟、草寇、刘寄奴等约20味中药名。汤显祖读罢此文后心有所动,开始创作《牡丹亭》这部千古名剧,并借用了文首三字作为剧名。

       “药名文学”是华夏历史上别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它是古代文人有意识引中药名入诗入词入戏等争奇斗巧的产物。药名诗,六朝已有。唐宋以来,文字游戏风气日盛,药名体又相继出现在词、曲、戏等其他文艺形式中。

       中药名渗入戏曲领域,从南宋金院本《神农大说药》里可见一斑。明代散曲家陈铎的《秋碧轩稿》里有一套《耍孩儿·嘲川戏》,其中道及戏剧演出时有云:“黄昏头唱到明,早晨间唱到黑,穷言杂语诸般记。把那骨牌名尽数说一遍,生药名从头数一回,有会家又把花名对。”由此可知,引药名入戏文的现象在明代已很普遍。以《聊斋志异》闻名的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曾创作药名剧《草木传》,其中按生、旦、净、末、丑角色行当采用拟人手法写药,有故事情节亦有科白、有唱段,共列举了500多种中草药的性味和功用,构思奇巧,富有情趣。请看剧中“清肺汤”的一段说白:“那一日在天门冬前麦门冬后摇了摇马兜铃,闪出两位妇人,一个叫知母,头戴一枝冬花,搽着一脸元明粉。金莲来求咳嗽药方,黄芩抬头一看,即知头面各般所有橘实,俱是止嗽奇药,放下马兜铃,汇成一方,便把那痰喘嗽一并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