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萍:对地方戏曲须加大保护性投入
2014-03-13 发表|来源:辽宁日报|作者:姜义双“地方戏曲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许多地方戏曲艺术眼下正濒临存亡考验。”全国人大代表冯玉萍对当前地方戏曲遭遇的困境深感忧虑。
冯玉萍说,当前,地方戏曲被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经过多轮的院团体制改革,有的地方戏剧团被解散,有的被合并到综合院团里的一个队,甚至一个剧种就留下几个人,行当不全、乐件不齐;一些大的地方戏专业院团与其他剧种的院团组成演艺集团,各剧种之间相互借人,混合演出,致使地方戏曲的专业化逐渐被弱化。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一些老剧场逐渐消失,属于地方戏曲的固定演出场所越来越少,加剧了戏曲观众的流失。冯玉萍认为,除了硬件上的欠账,地方戏曲艺术后继乏人更令人担忧。不少剧院团的专业技术人员行当不齐、年龄断档,由于就业难,社会上愿意从事地方戏曲的人也越来越少,艺术类学校多数已经不再开设地方戏曲专业。同时,因收入微薄,专业戏曲创作人才大量流失,剧本创作几近停滞。
如何才能走出这种困境?冯玉萍认为,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地方戏曲艺术保护性投入,一方面可以设立剧目创作专项资金、人才培养专项资金、艺术流派传承专项资金,建设适用于戏曲演出的专业剧场;另一方面,用政府向院团采购剧目的方式让观众免费看戏,实现剧团与观众的良性互动。其次,应在中小学设立戏曲美学欣赏课,并将此项课程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三,应建立戏曲领军人才评选制度,推出各剧种领军人物,打造新时期的戏曲名家,并赋予名家责任与权利,用名家的影响力带动剧种发展。冯玉萍同时还强调,要加强对重点院团的扶持与指导,逐步提高从业人员待遇。另外,应以各地“非遗”中心为依托,设立戏曲艺术传承基地,用“非遗”专项资金,对传统艺术进行挖掘、整理并加以保存,并通过举办口传心授的培训班,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排新剧目,让古老的地方戏曲艺术开出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