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晋剧与晋商

2014-06-16 发表|来源:未知|作者:佚名

晋商发迹于明,兴盛于清,衰落于民国,梆子戏亦形成于明,盛行于清,衰落于民国。山,陕,豫交界处,是元杂剧的发祥地,元末明初,其变为文人士大夫的专利品,脱离了人民群众,昆腔兴起后文人的兴趣发生转移,就在杂剧衰落,昆腔盛行时,山陕豫交界地民间艺人将这一带民歌小曲演唱故事搬上戏曲舞台,因与杂剧昆曲相比显的粗俗,称土戏,因在演唱时用梆子打击伴奏,故称梆子腔,又因艺人多来自山陕,所以又称西曲,百姓在祭祀,庆典节目中要演戏酬神,娱人,有财力的商人是主要资助者。

乾隆时,晋剧尚无剧种之分,喜庆时有南北戏之分,道光中期晋中商人崛起,中路梆子在蒲州梆子的基础上形成,商人为晋剧的发展提供了帮助。

晋商爱好戏曲的原因一为个人兴趣,二为“演戏酬神”的习俗,第三则是因为山西戏曲是维系身在异乡的晋商群体的一条精神纽带。晋商以会馆为中心来联络感情,形成团结的群体,维护他们之间感情的最好纽带就是家乡带来的东西,会馆戏台上的乡音乡曲正是联结“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晋商群体最好的精神纽带,同时也为晋商孤寂苦行的商旅生涯带来慰籍,并为戏班为了满足商人的需要,多演出与商人有关的剧目,反映了商人生活的不幸,能引起共鸣。于是,晋剧成为晋商的最爱,晋商的生意到了哪里,山西的戏曲活动就兴盛到哪里。

商路即戏路,山西商人商路的拓展也促使梆子腔传及全国,清后期甚至引发了一场梆子戏的盛行热潮。梆子腔又称秦腔,也叫山陕梆子,因粗犷悲壮,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清初传入北京时并不被人欣赏,但晋商不惜重金请班演出,资助捧场。同光年间,梆子戏在北京极盛并进入清宫,成为帝后喜爱的戏曲艺术,“义顺和”,“定胜和”是北京最著名的两个梆子戏班,演员有三盏灯,水上漂,盖天红等。因晋商的捧场,演员名声大噪,甚至有“三盏灯进了京,买卖人发了疯”之说。天津,张家口,归化,云贵,宁夏等地均有山西戏曲的足迹,风靡一时,“凡有晋商活动的地方就有山西戏的演出”。

晋商出资自办戏班使山西戏曲在艺术上有了更多的创新与提高。第一个组建梆子戏戏班的是榆次聂店富商王钺。“四喜班”请来名角,到苏州置办戏服,行头。此外,还有“三合班”,“太平班”等。

晋东南壶关王氏,贩铁起家。第四代王大旦一次与上党“三元班”戏班东家看戏,二人一同在戏房休息,由于戏班班头和艺人冷落他,气不过,决心组建一个压倒所有上党戏班的戏班,投资十万两白银。从北京请来落魄翰林编写《杨家将》,南下苏杭购置戏装乐器,买回十多名小青年,重金招聘好把式,训练三年,除可演通行剧目外,新排了十多种取名“十万班”,是上党地区剧种最全,演员阵容最强,戏装道具最多的戏班“如无十万班唱戏,再大的喜事也不能算办得最红火热闹,最盛时,特制大戏箱24驮,48箱(当时一般戏班只有3——5驮,6——8箱)演员100多人,后又分成三组,独立演出,慈喜太后60大寿十万班赴京贺寿演出,受到赞扬并改为“乐意班”。晋商从掌柜到伙计,多会唱梆子戏,有的甚至成为票友,粉墨登场,此外,一些晋商还研究戏曲,创作剧本,为山西戏曲的改革、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祁县富商渠源滏是著名的票友,他对梆子腔极为迷恋,在渠家大院中建有一座造型精美、布局合理的戏台,组建戏班,聘请名师,并亲自等台献艺,对音乐唱腔、伴奏技巧进行探索和改良。

祁县富商韩子谦,又称韩五少。1925年同时考取北大艺术学院戏剧系,和北京平民大学新闻系,4年后同时获取两校毕业文凭返晋,专心致力于晋剧艺术的研究和改革,置“西洋败子”骂名于不顾,重金购买行头,每年冬季辟锅灶,设暖房,邀请晋剧名流聚会,切磋技艺,控握,整理改革晋剧艺术,成立戏曲研究社,对晋剧的剧本、音乐、声腔、表演等都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改革。

辛亥革命后,晋商衰落,无力为梆子腔捧场,梆子腔失去了最有利的资助者和最热心的观众群,随着晋商的衰落走向低潮,在京师戏曲界的地位逐步为京剧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