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梳妆楼》取材于沽源梳妆楼历史遗迹
2014-06-19 发表|来源:张家口在线|作者:佚名晋剧《梳妆楼》是张家口晋剧团出演的优秀剧目。曾获得文化部文华奖。
《梳妆楼》是张家口著名剧作家杜忠精心编写的一出历史剧,展现了我国辽代塞外草原一幅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画卷,浓彩重墨地塑造了一个不仅是叱咤风云,马背上的国君,又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女人的萧太后形象。
梳妆楼:
梳妆楼元代遗址位于沽源县城东偏南7.5公里处,东临闪电河,西依狼尾巴山,坐北向南,为青砖横券无梁结构,通高9.1米,未下底基,地面为立砖基,建筑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0.69米,楼内平面为正方形,上中为八边形,再上为十六边形,顶部为穹隆形,整体均以青砖清水垒砌,砖长35厘米,宽17.5厘米,厚5厘米,墙体底部厚1.64米,外面向上逐渐收分,每面墙体上部呈“山”形女墙,女墙上部叠涩出三层砖檐,檐下再叠涩出二层檐子,呈交错之形。东西南墙体中部各设一横券门,用一券一伏砌法,高3.6米,矢高1米,外饰一周“凹”形嵌线,外墙体留有排列有序的方孔各二排三个,北墙三排四个,孔正方形,边长16厘米。楼的周围曾有剥落的蓝、绿、黄、白琉璃瓦。一九八二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十年代,根据其砖的形制和琉璃瓦片专家和学者均认为是元代建筑。北大教授王北辰明确表示,该建筑为蒙元风格和波斯造型的结合体。然多数专家均未能确定其建造年代和具体用途。所以一直延用民间所称的肖太后梳妆楼。此说最早的文字记载是乾隆初编修的《口北三厅志》,蒙语谓之“察罕格尔”,意即“白房子”,俗称为“肖太后梳妆楼”。此前当地人对该建筑有三种说法,一是,多数人相信其是肖太后的梳妆楼,是肖太后为打扮梳妆,由士兵每人从远处捎一块砖或一杯土,一夜之间盖成此楼;二是“竖葬楼”即一得道和尚坐姿圆寂,为不破坏形态,以其形姿建筑此楼;三是“树葬楼”或“树桩楼”,即以整树为棺而葬,再建此楼为享堂,根据发掘第三种说法确定无疑。
经国家文物部门考证,墓主为元世祖忽必烈的外甥阔里吉思。这座楼冢合一的元朝贵族墓葬,除了对研究元代历史有着重要价值外,其独特的建筑结构也比较罕见。目前该遗址旅景区已安装保护性围栏加强对主体和周边的保护。不过游人完全可以从路边观赏到这座独具特色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