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戏迷观众不买账 有多少戏“见面不如闻名”

2014-06-24 发表|来源:国际在线|作者:张 弦

各种戏剧节、艺术节是你方还未唱罢,我方就已登场。无论是针对演员还是针对剧目的各种评奖更是如火如荼。戏剧界看似一片繁荣,靠这个圈子吃饭的人忙得晕头转向,而应该为这个圈子的产品最终埋单的消费者――戏迷观众却并不买账。

原因有可能是他们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的产品,不想埋单;也可能是产品被集团大客户包圆儿了,他们拿不着货。艺术节打出的口号大都是“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但事实上基本是圈里人的自娱自乐。因为评奖标准基本是专家的喜好而不是观众的喜好,所以剧团和演员只要把专家招呼好就行,很少考虑观众的感受。于是出现了很多大奖连连的作品让观众觉得见面不如闻名,甚至普通戏迷看都没机会看。有些梅花奖演员也是得了奖就功成身退,对戏和戏迷是如此拿得起放得下。戏迷也在长久的被忽视中形成了只当看客的习惯,哪天突然正式地让他们表达下观点他们还会受宠若惊:有没有搞错啊?

问题就在于在当下的戏剧市场中,观众没有成为最终消费者,他们缺乏购买力以及购买的意识,表现在:很多戏迷观众买不起戏票;能买得起的人中又有很多觉得能不花钱搞到票为什么要买呢;真正花钱买票看戏的戏迷所占比例很小,而这些人加起来的购买力是不足以支撑戏剧生产成本的。因此,那些能为戏剧生产和演出成本埋单的人或单位才是当下戏剧真正的衣食父母,他们才是真正拥有话语权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创作刻意地宣传主旋律(这里指追求高大全的生硬宣传)或砸钱评奖不在乎观众感受的行为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

但是,戏剧产品毕竟不是生活必需品。这种不顾观众喜好强买强卖的行为无法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情况,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将评奖机制从单一的专家评审转变为专家与观众共同评判的标准。“超级女声”的火爆与观众有投票权不无关系。其次,以良心的底线对抗经济的诱惑。人情世故有时是抹不开的,但感情的砝码再重也不能颠倒黑白。再者,创作者当怀着对戏剧的虔诚投入工作,毕竟如果戏剧衰落砸的是自己的饭碗。最后,戏迷观众也应以自己对戏剧发展的经济贡献来争取自己在这个圈子的话语权。

其实不考虑评奖对观众的忽略,很多艺术节在努力做着“还戏于民”的工作。将评奖剧目公开地放在剧场里演出,而不是评委们关起门来看光盘,就是为了让老百姓享受文艺创作的成果。但是我们不止要敞开门欢迎戏迷前来观看,还应借机引导更多的老百姓走进剧场,培养他们对戏剧的兴趣。

作为观众,评价起评奖剧目来应该会更客观些。对于戏迷,更应该为他们看戏创造条件,听取他们的观后感。其实评奖只是手段,目的是激励戏剧艺术的发展繁荣。

记得某次看完某戏后,剧团的领导随口问了笔者的感受,笔者以习惯传统为由委婉地表达了不喜欢,并夸奖了一番觉得好的地方,比如演员是好演员。后来跟这个戏的主演聊起来,他说谢谢笔者说真话。他表示这戏他演起来自己都觉得拧巴,可座谈会上专家却夸得让他都不好意思。可见,面子问题是文艺批评的重要障碍,戏迷观众在戏剧场中不应只是一个看客,还应该是戏剧发展的推动者,戏剧的发展需要客观善意的文艺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