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文化厅厅长金兴盛:戏剧保护是一个文化战略
2014-07-02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金兴盛浙江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文
“浙江好腔调”系列活动,是全省56个剧种经典折子戏的荟萃,是各地传统戏剧保护传承成果的呈现,也是具有深厚历史和悠久传统的剧种在新时期仍然具有强劲和活跃的生命力的佐证,使大家看到了振兴戏剧新的生机。可以说,在我省非遗保护的热潮中,传统戏剧的保护和振兴工作初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同时,我们对于当前传统戏剧的传承发展还要有更为全面和清醒的认识,要看到还有许多传统戏剧剧种在困境中发展,在艰难中挺进,需要我们加强措施、加大扶持支持力度,促进传统戏剧在新的时代焕发蓬勃的生机活力。
提高认识是振兴戏剧的前提
中央和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戏剧艺术的保护。5月中旬,刘奇葆同志来浙江考察,专门强调“要振兴地方戏曲艺术,制定扶持政策,注重师徒传承,促进流派发展,推动戏曲艺术活起来、传下去”。6月16日,省委书记夏宝龙等省领导到省属院团作专题调研,专门听取了地方戏曲保护情况的汇报,强调要像四川保护大熊猫一样,加强濒危剧种的保护。并指出要对全省地方剧种实行分类管理,确保全省56个剧种(项目)一个都不能少。中央和省领导为什么这么重视地方戏剧的传承?振兴传统戏剧的意义体现在哪里?
我认为:振兴传统戏剧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对独特地域风情风貌的展示和传播,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现实需求,也是建设文化强省和“两美”浙江(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传统戏剧传递了真善美的传统核心价值观,与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传统戏剧凝聚了人民群众千百年来的精神追求,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传统的审美情趣;传统戏剧沉淀了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彰显了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传统戏剧是个综合艺术,戏剧发展繁荣了,对于整个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对于活跃城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乃至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针对新时期出现的戏剧危机,研究了传统戏剧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振兴戏剧作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我们对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上要有高度。戏剧保护是一个文化战略,不单是为保护剧团剧种,不单是技术层面上的保护,而是保护民族文化的一种形态,是保护民族文化的多种形态。振兴戏剧,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要重新认识传统戏剧的价值和作用,要充分认识振兴戏剧的时代意义,要从战略高度认识传统戏剧振兴的重要性。
制定规划是振兴戏剧的基础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这是我们应当遵循和贯彻的。传统戏剧的振兴和发展,要将长期任务的观念与制定近期奋斗的目标相结合,长远规划、分步实施;要将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不断激活传统戏剧的艺术生命力,使传统戏剧与时代同步发展,让我们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资源能够延绵不绝、永续利用。要加强振兴戏剧的基础建设,至少包括四个方面,即剧目、剧团、队伍和理论建设,缺一不可;要针对传统戏剧目前的生存状况和不同剧种的特点,区别情况,分别对待、分类指导,一项一策,采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实效;要围绕“出人、出戏、出效益”这一中心开展工作,探索建立促进戏剧发展繁荣、剧种保护传承、剧团经营管理的机制和模式,更好地赢得观众、赢得市场;要注重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通过“政企共建”等方式,统筹资源、整合力量,形成振兴发展传统戏剧的社会合力。
规划是个纲,纲举目张。近期,我们将研究制定“传统戏剧振兴计划”,对于传统戏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要进行系统思考、通体构思、整体设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传统戏剧振兴计划;各剧团也要制定相应的振兴发展计划,使我们的传统戏剧保护发展有目标有方向,当然也要有措施有保障。
培养人才是振兴戏剧的关键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当今时代,传统戏剧的生存发展土壤和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传统戏剧主要依靠老一辈艺人传承,年轻一代喜欢和掌握这种艺术形式的人数急剧下降,我省的传统戏剧剧种不同程度存在“人在艺存、人亡艺绝”的濒危现象。当我们的社会没有给这门艺术的现代发展提供相应系统和规范的人才孵化机制与生存发展条件的时候,希冀依靠这样的队伍能够深刻传承这门艺术并且发扬光大,实在是很不现实的。
振兴戏剧,关键是抓好引才、育才和用才。无论是职业剧团还是半职业剧团,都必须注重吸引和吸收年轻人参与进来,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筑牢振兴戏剧的人才支撑。如果传统戏剧“老戏老演、老演老戏”“人才匮乏、青黄不接”的状况得不到切实改变和改善,要振兴传统戏剧,那是一句空话。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要把选拔和培养优秀戏剧人才放在振兴戏剧的突出位置。各地县级剧团和民间剧团演员在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方面,普遍缺乏相应正规的基础训练和系统学习,而从业者具有的综合素质又在根本上决定着戏剧行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我们要抓紧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和加大传统戏剧人才培养力度。省文化厅将研究制定“传统戏剧表演人才培养计划”,以“院带班”“团帮团”“师传徒”的形式,解决戏剧的专业培养和流派传承问题。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各种途径,设计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培养一批青年戏剧人才。要敢于打破常规放手使用,特别是要给中青年戏剧演员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脱颖而出。要培养和产生一批德艺双馨的新人和“名角”,形成名牌效应,以名人名剧带动发展。
戏剧艺术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剧种的盛衰,往往取决于是否拥有领军人才和完整的人才梯队。人才是振兴戏剧艺术的关键。如果传统戏剧传承人的培养问题得到极大改善,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不断涌现,一定会呈现出好戏连台、精彩纷呈的喜人景象。
剧团建设是振兴戏剧的重点
我省至今仍活在民间的戏剧剧种有56个,传统戏剧剧团至少有1800多个。但是,全省范围内真正拥有专业团体的戏剧剧种只有13个。换句话说,更多的戏剧剧种,总体上仍然处于自生自灭的自然发展状态。
要振兴戏剧,必须加强剧团建设。相对来说,省属专业院团由于国家保护力度大,投入多,演职人员素质高,品牌影响大,生存发展总体上不是问题,但要把剧团做大做强还需要努力;而基层剧团就没有这么幸运,减员、解散的风险很大。而一旦剧团解散倒闭,剧目不能上演,戏剧危机就马上来临。我们今后不能只把眼睛盯在省属院团和国有剧团上,我们应更多地组建和培养民营剧团。民营剧团的发展应是今后我们戏剧发展的亮点和希望所在,对基层戏剧的传播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们应当充分关注和支持的重点。目前,国家在对民营剧团的政策扶持上还很不够,我们一定要大力扶植民营剧团,帮助他们发展壮大。
剧团建设也包括剧团的基础建设。演出院团基础设施薄弱及演出设施老化,是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由于文化设施欠账太多,造成了艺术生产条件困难和演出场所匮乏的现象,严重制约着戏剧艺术的发展。各地要重视和加强戏剧院团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专业院团的地方要尽量做到“一团一个剧场”,让专业戏剧院团都拥有自己的阵地;同时还要重视和加强基层广阔大地上的戏台建设,大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为传统戏剧的演出和振兴搭建好舞台和平台。
剧目创作是振兴戏剧的命脉
戏剧剧本创作,是戏剧活动的基础, 是舞台戏剧创作的源头。剧本创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戏剧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剧目是振兴戏剧的关键,“出戏”就是要出精品力作,创作群众喜闻乐见,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剧目,为戏剧艺术宝库增光添彩。衡量一个剧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有没有推出一批精品剧目。出优秀剧目、出“名戏”,是当前我们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剧目建设问题,从农村这个层面上讲,剧团演的多是老剧目,观众没有新鲜感受,这是造成基层观众特别是年轻人不喜欢戏剧的主要原因。而我们不少院团所创作的新剧目,下乡演出成本高,导致不少剧目无法在基层上演,基层群众因此无法看到这些好戏、这些精品力作。
抓剧目创作生产,有几点值得重视:一要重视正确导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提高戏剧艺术的思想性和教育性,讴歌时代精神,唱响主旋律。二要重视提炼生活。戏剧创作必须扎根于现实的社会土壤,用心体验生活,在现实题材上下功夫,反映时代的特征、人民的心声,提高戏剧艺术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三要重视艺术创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消化前人成果、消化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再提升、再发展。四是文化部门应当及时为基层剧团提供好的剧本,并协助和指导他们排好剧本,为基层的戏剧表演团体演出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
坚持演出是振兴戏剧的根本
多年来,文化部门通过举办戏剧调演,举办艺术节活动,组织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浙江好腔调”系列展演活动等,对传统戏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也应该看到,这些举措对农村戏剧的发展来说,推动力度和成效还不够。
戏剧最广阔的舞台在基层。振兴戏剧,不是把戏剧供在殿堂上、放在温室中,关键是要保持戏剧大众艺术的本色,推动戏剧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不断巩固戏剧在基层的优势地位,让戏剧成为群众身边的文化活动、喜爱的艺术形式,赢得掌声、赢得市场、赢得发展,真正实现“叫好又叫座”。
“坚持演出才是生存之本”,这对于培养演员、推出新人、抢救继承传统剧目意义重大。政府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和扶持传统戏剧职业剧团和半职业剧团多演出,并在演出中不断提高艺术水准和社会影响。同时,戏剧演出团体也要积极营销,不断开拓市场。特别是濒危的戏剧项目,要改变重保护传承、轻宣传营销的观念,也要注重演出和宣传,包括运用现代传媒扩大剧目、剧种、剧团的社会影响。
振兴戏剧的宗旨是什么,简而言之,是出人出戏赢得观众。关于戏剧的振兴,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最后的落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吸引观众、如何走进市场。多演出、演好戏,既注重了社会需求,顺应了市场需求,也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没有市场、没有观众的戏剧,必然会走向衰落。演得好就有观众,就能生存,这就是市场的选择。
继承创新是振兴戏剧的引擎
关于戏剧的振兴,从理论上讲,大家已经形成了很多的共识,比如戏剧必须创新,比如无论如何创新发展,戏剧必须保持它的基因和基本元素,保持剧种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当然,保持特色不是一成不变,要在继承传统、彰显特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
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往往是最好的继承。对传统戏剧最好的保护,就是推动它的发展,给它注入新的生命。传统戏剧的振兴发展,离不开内容、形式的创新和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戏剧市场不景气,观众群体衰减尤其是不能引起青少年兴趣,固然有现代新型文化和传媒方式的强力挑战,从戏剧本身来看,也有其深刻的原因:一是戏剧传统内容多,现代内容少,演来演去总是老本子,听来听去总是老唱段,与社会现实脱节;二是程式老套,节奏缓慢,与现代人群尤其是青少年的观赏要求脱节;三是表现方式单调固化,与现代科技进步能够提供的新的表现手段脱节。不可否认,传统戏剧剧目中有不少是经典和精华,有一定的群众性,有其继承发扬的必要性。同时也要看到,任何文艺形式要保持生命力,都必须适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变化要求,与时俱进。戏剧不仅善于表现历史题材、传统生活,也长于表现社会实际生活,能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入心入脑的精神食粮。各地一批现代戏、改编戏的成功演出、广受欢迎,就是有力的证明。传统戏剧也要现代表达,多编演能揭示当前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引起社会共鸣、打动观众心灵的新戏新作,持续不断地提供有质量、有水平、有持久影响力的精品力作。这是戏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振兴繁荣的首要课题,舍此不能谈振兴,不能谈繁荣。
合力共推是振兴戏剧的保证
振兴戏剧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公益性事业。振兴戏剧是件大事,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振兴戏剧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离不开戏剧界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多方鼎力、多方汇力的支持。浙江省文化厅与浙江省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共同启动了浙江省濒危剧种守护行动,并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广电集团共同举办了2014“浙江好腔调”系列展演和研讨会,与浙江省戏剧发展促进会共同促进地方戏剧的保护传承,形成社会合力共推传统戏剧的保护发展。我们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把我省传统戏剧振兴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保护、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全社会的一种自觉行为之时,也就是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之时。
戏剧发展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戏剧发展繁荣的好时机和大机遇已经来临。振兴戏剧,是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留住我们民族文化的根,留住传统文化的精华,推动“两美”浙江建设,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