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如何走出少数人的狂欢
2014-09-15 发表|来源: 新华网湖南|作者:谭胜蓝目前在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同样作为文化产业的电影相比显得很尴尬,无论是各大城市的剧场数量、观戏人数,还是戏剧演员的知名度,都不能与电影等量齐观,甚至达不到它应有的关注度。戏剧为何只能成为少数国人的娱乐,以及如何走出少数、走向大众,这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对比戏剧与电影。从百度地图上能找到的地址来看,北京共有影院381家,剧场143家;上海共有影院410家,剧场126家。作为戏剧发展最好的两个国内城市,其影院数量与剧场数量的对比比例仅为3比1,在全国,剧场数量更是远远少于影院数量。
记者认为,两者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两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载体不同。戏剧的呈现载体是舞台,电影的呈现载体是屏幕。舞台决定了戏剧无法复制,单场演出所能容纳的观众数量小,而电影则可以批量同时在不同地上映,承载容量更大,戏剧的观众自然会少于电影观众;同时,固定的舞台空间也决定了戏剧的写意特征:手持马鞭便是马越关山、以浆激水便是舟闯险滩,相比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写实性电影,它需要观众更高的理解能力。而在中国,观剧基本常识普及率并不高,目前戏剧只能是少数人的娱乐;再者,舞台这一场所使得戏剧具有相当大的封闭性,戏剧演员往往只出现在舞台之中,不为人们所熟知,而电影则可以借助电视机、电脑等等这些已经深入平常人家生活的工具,来提高影片及电影明星的知名度。从演员的角度来讲,两种平台中的收入、自身价值差异比较会让更多的人才涌入电影市场,从而造成戏剧人才的流失和缺位。从观众的角度来讲,他们会更习惯选择电影,而非了解不多的戏剧。
再回到中国戏剧本身。从五四时期戏剧弃古典而去之后,它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现代戏剧体系。京剧、昆曲等对观众文化素养要求极高,它作为传统文化代表,虽然拥有着老一辈观众市场,但缺乏对年轻一代观众的吸引力。再说话剧,如今传统派代表北京人艺致力于经典复排,但经典毕竟缺乏时代养分,无法聚拢数量更多的观众。先锋派代表孟京辉的话剧以前卫著称,但其前卫的风格需要建立在反传统的基础上,而中国没有完整的现代戏剧体系,因此他的“反”与“前卫”就更难令大众理解。中国戏剧同时还缺乏具有世界级的高质量作品创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观众对戏剧的关注。
戏剧与电影是否应该被放到相同的位置上来被评判,这个问题仍然值得探讨。但戏剧的发展可参见电影的大众化过程。中国电影行业在2010年之前的票房一直低于40亿,而在2010年之后则呈指数式增长。这得益于中国影片数量、质量以及观众素质的提升。我们也应该用同样的心态对待戏剧的发展,看到中国戏剧和戏剧观众都需要成长。中国戏剧需要广泛吸纳人才、推陈出新,努力打磨并推出优秀的、有影响力的作品,同时传播戏剧知识,耐心培养戏剧观众。毕竟相比10年前,现在更多的观众愿意走进剧场。相信随着越来越多优秀剧作的出现,以及人们对戏剧的了解程度加深,戏剧能够在中国文化市场上开拓出一片更广阔的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