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关圣杯”折子戏大赛综述
2014-10-18 发表|来源:运城新闻网|作者:佚名由折子戏评比演出、名家展演和综艺演出三部分组成的运城市第25届关公文化节“关圣杯”折子戏大赛8月27日晚开幕以来,蒲剧、眉户、豫剧、曲剧、线腔五个剧种,市、县二级专业剧团和部分民营剧团共计19个剧团参加了大赛,57个参赛剧目、10个献演剧目格调高雅,精彩纷呈,特色鲜明,引人入胜,角逐激烈,成果喜人,集中展示了我市戏剧队伍建设和剧目建设累累硕果,将戏曲惠民工程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从折子戏评比演出情况来看,主要有五个特点:
蒲苑回热关公戏。蒲剧史上关公戏名家辈出,独树一帜。近年来关公戏大幅缩水,直至销声匿迹。戏迷的呼唤,宣传文化部门的重视,“折子戏大赛”向关公戏和特殊行当倾斜等诸多因素,调动了有关剧团和演员排演关公戏的积极性。市蒲剧青年团、芮城、永济、闻喜、新绛五个县(市)蒲剧团及早动手,分别排出了《古城会》、《华容道》、《风雨竹》、《挑袍》等6出关公戏。扮演关公的演员除市蒲剧青年团赵高平外,其余5人均是首开关公戏。永济郭安存、芮城安亮跨越小生行当,捩门扮演以须生应工的关公戏,起点高,上品位,深受戏迷欢迎。闻喜县蒲剧团老演员支春生克服腿疾带来的不便,成功主演了《古城会》。市蒲剧青年团赵高平主演了《风雨竹》,须生新秀赵振新排了《灞桥挑袍》。关公戏的回热,解决了十几年关公文化节戏曲展演看不到关公戏的突出问题,引起强烈反响,戏迷柴天明说:“今年关公文化节看上了关公戏,而且是好几出,是这次折子戏大赛的看点,也是最大的成功!”
挖掘创新成亮点。蒲剧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剧目丰富,为演员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空间。鉴于部分优秀传统戏濒临失传,有关剧团组织力量,筛选挖掘、继承创新,成效显著。神话剧《目连救母》早已失传,河津市蒲剧团薛青玉挖掘蒲剧传统,借鉴京剧表演,苦下硬功,精心排练,成功扮演了目连母亲刘青提。她不仅巧用锁链和滑步双飞跪等技巧,而且练就了口衔银灯,灯架上点亮两支蜡烛,表演中银灯不动,蜡烛闪亮,演员唱做如常的过硬技巧,充实了蒲剧特技表演,令观众大开眼界。万荣县蒲剧团丁宪军、原秀娟主演的《王玉哭坟》,刻画了一个忘恩负义、自绝于世的人物形象,不失为反面教育的好教材。河津小梅花蒲剧团张雪主演的《铜台救主》,塑造了宋代忠烈杨门忠心报国、杀敌救主的少年英雄杨宗孝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引起轰动;任盼盼主演的《掛画》在传统表演基础上,新增加了直接跃上椅子扶手、与丫环椅上“双挂画”的精彩表演,令观众赞叹有加。芮城县青年蒲剧团演出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是蒲剧舞台绝迹30多年的武打重头戏,该团加大投入,排出青春版《闹天宫》,弥补了猴戏的空白。
老戏新演火戏苑。运城市蒲剧团的《小宴》、《救裴生》、《包赔情》;市蒲剧青年团的《失子惊疯》、《探窑》;万荣县蒲剧团的《送女》;夏县蒲剧团的《起解》、《黄鹤楼》;闻喜县蒲剧团的《安安送米》、新绛县蒲剧团的《通天犀》、《观阵》;空港蒲剧团的《徐策跑城》、绛县豫剧团的《穆桂英挂帅》、平陆县蒲剧团的《女三义》、《贩马》、临猗县眉户剧团的《打碗记》;临猗百花眉户剧团的《家庭公案》(选场)等流行多年的老戏重排新演,深受欢迎。市蒲剧团的《丑配》、芮城县青年蒲剧团的《没病找病》、稷山县蒲剧团的《代女出嫁》等丑角戏,均以浓郁的喜剧色彩得到好评。
新生力量挑大梁。戏剧汇演历来是出人、出戏的绝好时机。全市折子戏大赛中一批新秀崭露头角,令人欣慰。除《铜台救主》、《闹天宫》、《对花枪》等几个武打戏多由新人主演外,市蒲剧青年团南征的《拆书》、盐湖区蒲剧团薛琳的《表花》、田文珍的《白免记》、稷山县蒲剧团王海瑞的《哭祖庙》、空港蒲剧团马亚茹的《生死牌》、永济市蒲剧团师小龙的《推磨》、闻喜县蒲剧团于亚乐的《挂画》、垣曲县曲剧团王胜雷、朱雪娟的《刘秀赶牛》等剧目,均是唱做俱佳的好戏。河东蒲剧团景芯茹一人主演《三击掌》、《三娘教子》两出重头戏,唱出了冯安荣流派的独特韵味,展示了不凡实力,戏剧事业后继有人,可喜可贺。
精心组织作保障。折子戏大赛涉及面广、参演剧目多,协调、组织工作有一定难度。闻喜、新绛、万荣、永济等县(市)及早安排,积极主动;绛县、垣曲、平陆等县剧团组织得力、效果良好;市文广新局、市剧协组织专家冒着酷暑,赶到剧团演出地现场验收、座谈、审查把关,都为确保剧目质量和大赛顺利进行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关圣杯”冠名单位解州关帝庙文管所为大赛提供了赞助,使该赛事成为建国后奖励最重的戏剧汇演。
全市折子戏大赛在圆满成功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如文戏居多,功架戏、做工戏偏少,武打戏、喜剧分别只有三、四出;部分演员功底不实、疏于练功的问题比较明显;有的主创人员对剧情吃不透,理解欠准确,改编不合理,甚至出现剧情与简介不符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