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文艺审美
2014-11-18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张晶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继毛泽东同志于72年前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关于文艺的又一次重要讲话,是党对当前文艺工作的重要指针,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讲话高度肯定了文艺的地位与作用,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这个定位是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重要理论内涵的。文艺工作者应该为我们的历史使命而自豪,为我们从事的事业而自觉地担当。
讲话指出了近年来在文艺界出现的一些不如人意之处,有些也可以说是弊端所在。讲话中说:“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而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 ”联系文艺界的现状可以看到,习近平同志的概括是非常中肯的,这些也是文艺界较为普遍的问题所在。就文艺各个门类而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些现象。从事文艺工作的人很多,作品数量也呈几何级增长,但因有些人缺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更没有“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的使命感,而是急于成名,争于获利,且很多从事文艺工作的人,并没有深厚的艺术修养,没有长期的艺术训练,也缺乏在人民生活中的审美发现,因而形成了文艺界作品数量众多却罕见“高峰”涌现的现状。在文艺领域,往往一个作品获利成功之后,便会有许多作品跟风模仿,很多情节抄袭雷同,使人在审美上产生了厌倦之感。如谍战剧《潜伏》获得巨大成功后,马上出现一大批谍战剧充斥荧屏,人物形象、语言情节多有雷同,罕有新意。军旅题材剧《亮剑》播出后也是如此,一批刻画另类军人形象的电视剧纷纷仿效,看上去很有个性,其实并无深度,情节也颇多模仿。究其原因,是作者思想深度和艺术修养及创造能力的缺失。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明确提出“文艺审美” ,并将其与人民联系起来,这是颇具深意的。那些低俗和恶搞的东西,其实是不能称其为艺术的,可是在荧屏和舞台上,还颇有市场。我们的艺术空间,应该把这类东西排除出外,这样的制作人也称不上什么艺术家,这些作品当然也进不了“文艺审美”的范畴。有些以低俗的语言和下劣的运作来赚取人们眼球的节目,其实是展示丑的东西,毫无审美可言。“文艺审美”在讲话中的提出,我以为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管理的意义。文艺作品以创造审美价值为其存在的理由。离开了审美,文艺作品没有存在的必要。文艺审美是对文艺工作者的必然要求。如果在作品中不能把美的东西奉献给人民,那还有什么资格在文艺领域里立足?
文艺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人民的心声,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看起来是很普通的说法,其实是立足点很高的。人民作为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当下的人民在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方面已经远非数十年前可以同日而语了。文艺作品是要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对于作品的创新度则有了更高的要求。讲话深刻地揭示了这个历史性的变化,因而,也就对文艺审美有了新尺度。习近平同志强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这里是从时代发展和人民的审美需要发生重要的变化来对文艺创作提出的要求。
文艺作品要成为值得人民观赏、阅读的对象,够资格成为审美的对象,创新是其根本性的要义。从作品的生命力来看,创新则生,抄袭模仿则死。这是每一位真正的艺术家都明白的道理。因为无论何种艺术形式,只有创新才能给人们的审美感知带来震撼,形成亮点。有的是语言的创新,有的是人物的创新,有的是情节结构的创新,有的就是视觉或听觉的创新。有了创新,能够使受众或观赏者产生审美上的惊奇感。我认为,在审美上,惊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审美环节,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因素。没有惊奇感,也就不可能从非审美的状态进入到审美状态。黑格尔在其《美学》中揭示了惊奇在审美观照中的重要作用:“艺术观照、宗教观照(毋宁说是二者的统一)乃至于科学研究一般都起于惊奇感。 ”笔者曾有《审美惊奇论》一文,对于惊奇有这样的阐述:“惊奇是一种审美发现。在惊奇中,本来是片断的、零碎的感受都被接通为一个整体,观赏者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撼动,而作为审美对象的作品里潜藏着的、幽闭着的意蕴,突然被敞亮了出来。观赏者处在发现的激动之中。也许,没有惊奇就没有发现,也就没有美的属性的呈现,没有崇高和悲剧的震撼灵魂,没有喜剧和滑稽的油然而生。 ”艺术上的创新,受众或读者一定会产生审美上的惊奇之感。抄袭和模仿只能造成审美上的反感、厌倦,不可能产生惊奇感。
文艺审美要求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创新,这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主体方面的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 。这是对艺术家作为审美创造的主体提出的要求,真正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要从这个根本出发。清代诗论家叶燮称作诗的根本在于诗人的胸襟:“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辨以出,随遇发生,随生即盛。 ”作家艺术家如有真正的创作追求,首先是从为人和艺德做起。
艺术创新还源于艺术训练。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提出了这个问题,这对艺术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很多从事文艺工作的人缺少长期的艰苦的艺术训练,却想一夜成名,这是南辕北辙的。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无不是有深厚的艺术功力,而这并不能全指望自己是“天才” 。现在媒体有些节目在这方面导向不好,使很多人误以为无须长期的艺术训练就可成名,就可以成为明星。这是不负责任的,也是行之不远的。艺术训练对于艺术家的创新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功课。艺术家应该有意识地自觉地进行艺术训练。
讲话还提出这样的观念,就是“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 。这是具有创新价值的美学观点。文艺工作者要对自己提出创新的要求,千万不要把人民想象成只有低俗的需要。人民是文艺的主体,也是文艺审美的主体。人民的文化修养、审美修养是越来越高的。文学艺术创作会有自己的隐含读者或预期受众,人民才是真正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这个认识对于作者而言非常重要。那些低俗的东西,抄袭模仿的东西,从作者方面讲往往是把受众预想成鉴赏力和审美水平都很低,以为满足了那些低级趣味就能有票房和收视率。这是严重的误判。不尊重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主体地位,恰恰会成为自己在艺术上的堕落。
创新对文艺审美而言是须臾不可离开的;文艺审美是以创新为对象的。领会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使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