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戏曲传播的主力新军
2014-11-24 发表|来源:山西省戏剧研究所|作者:张艳琴——庆中国晋剧艺术网二周年
作者:张艳琴
中华戏曲的发展与各种传播媒介是分不开的。如宋元之剧本刊刻,明清之各种版本流播。近代以来,尤其是唱片的灌录使得一些名家唱段的传播更为便捷,纸媒的空前发展也对戏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建国之后,电影一度成为戏曲传播的载体之一,留住了一些戏曲艺术家的表演时空。八十年代,电视走进千家万户,这为更多的人们提供了观看戏曲演出的机会。然而,在现代社会,比这些传播媒体影响更为深广的莫过于互联网的兴起。
互联网的出现一开始就是服务于人类的,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方便了人们的相互交流,这种交流可以跨越时空,可以使人更为迅速和观览到强大的数据内容。在互联网逐渐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面方面之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戏曲也开始和网络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目前来看,戏曲与互联网的交集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文化网站上的戏曲版块或者与戏曲相关的内容;一些视频网站的戏曲唱段;一些政府网站对本地剧种的介绍,但我们更不能忽视的应该是一些戏曲专业网站,就像今天我们将要提到的中国晋剧艺术网一样。
找到中国晋剧艺术网,源于我在网上寻找一些山西戏曲的资料。后来我在做博士论文期间,需要对戏曲观众进行调查研究,于是我想到了借用这个网站进行观众调查,并辗转联系到了王嘉君,说明我的想法以后,王嘉欣然应允,并把我的问卷挂于网页,结果收获颇丰,我至今感激不尽!后来我们也通话数次,交流了一些想法,这让我看到这个青年俊彦对于戏曲的热爱和对戏曲发展的独到见解。我更有幸看到了王嘉的文章,其文章更是紧贴戏曲舞台和演出一线,道出的文字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而这也正是一些仅限于伏案研究者所缺少的重要部分。感慨之余,更多是对这位年轻人的钦佩,并觉其日后当可出颖。
我对于网站的运营愚钝不知,但从网站上面的内容来看,应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这就更让我对投身于这种工作的人肃然起敬。其一,传统戏曲在今天不景气,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竞争力极弱,其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极其有限。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像王嘉先生这样的一些有志之士凭着一腔热爱本土文化的热血全身心将精力投于其中,这种勇气和精神实在令人钦佩!其二,如今,很多戏曲剧团的生存仍要依靠财政补贴,它们大多机构臃肿,人员冗杂,其运作离开财政补贴后果将不堪设想。而中国晋剧艺术网却是一家民营网站,是靠个人出资运作的网站,这其间的工作该是何其之难!其三,从网站的版块来看,可谓丰富多彩。新闻中心、戏曲图库、演出信息、流派纷呈、院团机构、票友天地、名家新秀、幕后娱乐、戏剧研究、戏剧振兴、蒲州梆子、上党梆子、地方小戏、北路梆子、山西曲艺、山西民歌、国粹京剧、曲牌欣赏、一鸣惊人、在线伴奏、走进大戏台和二人台频道等二十余个版块,有的版块虽然还有待充实,但从这些版块的名目看来,基本将山西戏曲艺术的各个元素囊括其中,可谓洋洋大观!由此,也看出了王嘉对戏曲艺术的专研和对此付出的心血。
中国晋剧艺术网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戏曲传播媒体,它更像是一个戏曲艺术的资料数据库,其丰富的内容,不仅满足了热爱戏曲的人们从中下载伴奏,观看演出,了解演出信息和交流观演心得,更为戏曲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资料和相互研讨的机会。可以说,这一网站对山西戏曲的发展和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我也相信,随着时间的增长网站也会逐步成熟,其对山西文化的推动作用将日渐增强。
两年的时间是极其短暂的,而用两年的时间将网站建设的如此丰富是极其难得的。希望王嘉君的成绩能够引起官方的注意,也希望官方在一直强调建设文化强省的呼声中,能够发现这个一直为山西文化的传承努力前行的年轻人。龙应台所言“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倚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而王嘉的这种努力就是一种最好的文化守护。
最后,希望王嘉坚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坚持自己的梦想,将网站办的越来越好!有如此网站幸甚!行业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