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请起身鼓掌而不是转身离场

2014-11-28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龙瑜

如今,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走进剧场看一场演出已不再遥不可及。不过让笔者颇感遗憾的是,在一些演出结束后,似乎总有一些观众等不及演员谢幕就匆匆离场,仿佛一分钟也不愿意再待下去。其实,多留一分钟给台上的演职人员以表达起码的尊重和谢意,笔者认为,这合情合理,也应该成为一种观演礼仪。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场演出,都是演员及幕后工作人员辛苦付出后的劳动成果。切不要以为台上看似简单的一招一式真的那么容易做到,每一个动作得以呈现的背后可能都要经过演员千百次的锤炼和打磨,浸透着艺术从业者对于自身艺术的那份坚守、热爱和虔诚。从这个角度讲,每个怀揣梦想、拼搏奋进的人都应该获得鼓励。

笔者对此感同身受,源于自己多年前的一个经历。那时笔者在电视台做栏目编导,经常深入偏远山村拍摄素材,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回来之后往往还要听同期、撰文稿、配声音、剪辑成片并制作后期。正因为对艺术工作者的辛劳与艰难的理解,由己及人,笔者每次看演出,基本都会耐心地等到演员谢幕之后再离开。

从另一方面讲,演员谢幕环节也是整个演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演员表达对观众谢意的一种文化礼仪,也是一种达成良性观演关系的内在默契的外化。作为观众应以礼相待,向艺术家表示敬意和感谢,至少不该是立刻转身离场。当然一些剧院的做法也欠妥当,每次演出刚结束,大灯马上亮起来,这似乎是一种无言的离场暗示,催促着观众赶紧离开。

谢幕这一经常被忽视的环节,恰恰可能为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打开一扇窗。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话剧《死无葬身之地》剧组的谢幕就别出心裁,他们在演出结束后特意安排了一个全体演职人员与观众的互动环节,大家一起探讨演员塑造角色的内心体会、戏剧演出的节奏、演员表演的优缺点和萨特作品的特色、内涵以及对人性的思索等等。这样的谢幕方式,围绕艺术的真诚互动,一方面主创团队可以更加知晓并重新审视当下观众的审美趣味和艺术鉴赏力,对于表演是一种延伸和补充;另一方面观众也可以更加了解并感同身受艺术创作的台前幕后和艺术从业者的良苦用心,对于良性观演关系的生成是一种促进。

诚然,观众买票来到剧场,并没有义务一定要看完谢幕,甚至可以中途离场来表示对糟糕演出的抗议。所以,要想留住观众最主要的还是演出的质量要高。若演出完成得好,还要看谢幕是否有规矩有个性有趣味。如今很多演出的谢幕的确了然无趣、毫无章法,甚至成了一场闹剧。尽管演出很精彩,谢幕时却成了“乌合之众”大作战——这个作揖,那个鞠躬;这个鼓掌,那个挥手;这个往后走,那个往前拽乱作一团,完全散了。如此这般,观众自然没有兴趣久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曾言,谢幕也是艺术,不可忽视。演员谢幕时不能松懈,因为剧情演出刚刚结束,谢幕的过程要给观众以回味的空间,他们有可能还沉浸在戏里没有醒过来,这时的谢幕不容“草草收兵” ,敷衍了事,否则就成了狗尾续貂,有损艺术的雅致。

因此,当什么时候演员学会了对自己的艺术和观众走心,艺术水准有了保证,从艺姿态也不再端着架子高高在上,而是躬下身来附耳倾听,观众也会自然而然地选择起身鼓掌而不是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