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构筑中华文艺新高峰

2014-12-29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李明泉

习总书记在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许多新说法、新观点、新思路、新概念、新思想、新要求,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曾几何时,有人说文学死了,认为文学的辉煌不再了,甚至文学已经不成文学了。今天,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文艺的功能,重新认识文艺对时代的巨大贡献。文艺的地位如此之崇高,是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不是随波逐流、跟在时代的后面,而是引领时代的整体风尚。这是因为,文艺具有精神的作用、思想的作用、信念的作用、情感的作用,是其他东西不可替代的。如何代表,怎样引领呢?要用优秀作品去引领。习总书记在谈到优秀作品的标准时提出,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习总书记谈到了观赏性,更多从电影电视、大众传播,从视觉艺术的层面,从欣赏者的角度,提出“三性”的有机统一。同时,讲话提出,精品之所以“精” ,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习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创造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有温度是说情感,有道德是说境界,有筋骨是说作品必须有思想内涵、有精神支撑、有民族力量。筋骨是一种思想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和认知的力量,没有筋骨人就软弱了。有筋骨的文艺作品就是有民族脊梁的作品,就是有“骨气”“底气”的中国人的风貌表现和精神展现。这“三性”“三精”“三有”是对文艺作品本质的深刻揭示,大大丰富了文艺理论的范畴,拓展了艺术作品评价标准的内涵和外延。

讲话对作家文艺家提出“三先三有二美”的要求:“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三先”是第一次提出来的。我们的作家艺术家既然是时代风气的引领者,那么就应该成为社会的先知先觉者、思想意识的先悟先醒者、最先投身社会实践的身体力行者、最先感悟时代前进讯息的倡导者。“三先”是我们作家艺术家的价值定位、职业定位和追求定位。讲话谈到的两个“美” ,让人眼前为之一亮。习总书记多次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这就是我们的信仰之处、信仰之源。习总书记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如何以艺术的表达方式来书写和记录人们对信仰的追求及其在信仰追求过程中所体现的各种尖锐的矛盾和问题,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信仰之美密切结合起来,如何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信仰之美结合起来,把信仰之美抒写好,表达好,渲染好,浸润好,传达好,写出有筋骨、有思想、有道德的具有信仰之美和崇高之美的作品。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作家艺术家需要创新实践的问题。

讲话多次谈到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强调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的确,讲话通篇都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思想。离开了人民,文艺作品就会出现“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这“三无”问题。因此,讲话强调,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抒写的对象是人民,你要为人民放歌,目的是为了人民;抒情,是要把人民的情感表达出来,使被表达对象成为艺术的主体,反映人民的情感;抒怀,更是一种主客体相互融合。为人民抒怀,才能对人民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才能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才能赢得人民的尊重、取得人民的信任。

习总书记讲话中有一句话已成为网上热语:“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 。这些年来,不少文艺作品唯收视率、排行榜、上座率、票房是尊,低俗媚俗庸俗的东西大行其道。此风不刹,此偏不纠,文艺必将堕落为金钱的奴婢。因此,不能以市场价格消解审美标准,不能以经济效益冲淡社会责任,不能以金钱铜臭玷污民族精神。“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振聋发聩,警醒着我们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文艺不是不要市场,而是以正能量的传播赢得市场。只要我们下大力气“搞出好作品” ,就一定能迎来中华民族文学艺术史上一座又一座伟大的“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