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自宋以来戏曲传播的有效利用

2015-02-04 发表|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高建旺

原标题:有宋以来戏曲传播的有效利用

有宋以来,接地气的词、小说、戏曲的兴盛,促成了中国文化的下移,由此导致官方意识形态传播的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在承袭固有的诗文传播之外,如何使词、小说、戏曲担负起像诗文一样宣传正能量的职责,不仅要突破“诗文为贵,词曲为卑”的陈旧文体观念,更要面对的是文化下移带来的意识形态有效传播途径的探索。借助戏曲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窥测当时意识形态有效传播的些许经验。

官府对戏曲传播的及早介入与引导

戏曲与意识形态的传播虽有深刻的关联,但官府因其“不登大雅之堂” 而疏于管理。随着戏曲从业人员的壮大,题材内容思想的拓边扩界,“优孟衣冠”式的宫廷娱乐逐渐转为勾栏瓦肆的演出,这导致“违规越礼”之事时时有之。如元杂剧《赵氏孤儿》,主人公高唱“凭着赵家枝叶千年永”,畅言“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当名标青史、万古留芳”。又如《墙头马上》,剧中李千金与裴少俊在后花园违规越礼,颇为大胆。此类传播有违儒家教化,这一现象逐渐引起官府的警觉,于是针对戏曲的法律条文也多了起来。“诸妄撰词曲,诬人以犯上恶言者处死”、“诸民间子弟,不务生业,辄于城市方镇演唱词话、教习杂戏,聚众淫谑,并禁治之” 等条文在《元史·刑法志》中有明确的记载。明承元风,逐渐强化。

《御制大明律·洪武三十年五月禁搬杂剧》云:“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之同罪。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官府的禁限有一定的现实考虑,“亦不必问古人实有是事否,而触目感怀,啼笑与俱,甚至引为佳话,据为口实”(宋廷魁《介山记或问》)。这种历史的传播即剧作者的虚构历史演化为受众接受的虚假真实,确实需要引起执政者的警觉。官府的介入一方面体现了戏曲涉世的勃勃生机,另一方面也为戏曲的发展制定了儒家伦常的限定。

士大夫对戏曲传播的自觉担当

明初,朱元璋盛推《琵琶记》,认为“五经、四书,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琵琶记》出现之前,蔡伯喈、赵五娘的故事已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如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但内容多为蔡伯喈应试及第,抛亲弃妻,被暴雷轰死。高明感于蔡伯喈行为有违教化,故在“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知音君子,这般另做眼儿看。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创作动机的驱使下,把原本负心题材的故事,演绎成“极富极贵牛丞相,施仁施义张广才。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的教化剧。故朱元璋喜好《琵琶记》,一方面是《琵琶记》在宣扬儒家伦常,另一方面是看重高明对戏曲传播教化的自觉担当。

朱元璋之子朱权,潜心戏曲,援引“治世之音安以乐”,为《太和正音谱》的戏曲文献整理鸣锣开道,并云“杂剧者,太平之胜事,非太平则无以出”。理学家丘濬继承高明戏曲遗风,批评旧有戏曲“无端诬赖前贤,伯喈负屈十朋冤”,愤而勇作《伍伦全备记》,并言“一场戏里伍伦全,借他时世曲,寓我圣贤言”。清初流传甚广的《桃花扇》与《长生殿》,更是接续“资治通鉴”之史家意识,在娴熟的情理纠结中展开的戏曲叙说,使情摆脱了晚明一己之自由的情说立场,而放到一己之情与国运相关的宏大叙事之中。

士大夫对戏曲传播特性的深刻认知

戏曲传播的一个重要特性便是易知易晓。高明认为即戏曲的插科打诨、寻宫数调,容易乐人。丘濬在《伍伦全备记》开场白中直言,经书所载三纲五常,“不如诗歌吟咏性情,容易感动人心……近世以来做成南北戏文,用人搬演,虽非古礼,然人人观看,皆能通晓,尤易感动人心,使人手舞足蹈不自觉”。在感发人心这点上,丘濬不但看到了卑体戏曲与尊体诗歌的一致性,而且体悟到“性情”传播的文体差异性。清代宋廷魁更是点出了戏曲易晓之因,其在《介山记·或问》中称“庸人孺子,目不识丁,而论以礼乐之义,则不可晓。一旦登场观剧,目击古忠者孝者,廉者义者,行且为之太息,为之不平,为之扼腕而流涕”。

戏曲传播的另一个特性就是剧场的群体接受。戏曲批评界崇尚场上之曲,鄙弃案头之书,这种批评旨趣反映了舞台性之于戏曲的重要,而对舞台性的衡量离不开台下受众的接受。在《〈伍伦全备记〉序》中,高并记录了群体受众的面部表情:“后又于一士大夫家见有以人搬演者,座中观者不下数百人,往往有感动者,有奋发者,有追悔者,有恻然叹息者,有泫然流涕者。”在《陶庵梦忆·金山夜戏》中,张岱更是以诙谐的笔法记录了一批特殊的戏曲受众,即寺庙中的僧人。其携家班,上演《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使原本清静的金山寺之夜,变得“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以致“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相较于诗文的个体阅读接受,戏曲之剧场的群体接受,更显示出戏曲传播的宽度及其演员、观众互动的特殊性。

词、小说、戏曲俗文学的兴盛,使得底层受众对意识形态的选择成为可能。《御制大明律》对戏曲的“禁”与“倡”,仅是意识形态管控的辅助手段,而上文所述的几个方面则是对戏曲传播的积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