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戏曲教育:激活民族文化的优秀基因

2016-01-11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冯巍
配图

——访京剧表演艺术家孙萍

日前,中国戏曲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戏曲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海内外共52家戏曲教育单位参与。据了解,成立后的联盟会紧密围绕“弘扬传承戏曲”开展工作,促进戏曲教育资源、信息整合与共享的社会化机制的建设。在国家出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之后,戏曲界新风四起,戏曲教育的改革站在戏曲发展的前沿。戏曲教育如何让戏曲更加深入人心?本报就这一问题专访了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孙萍教授。

冯巍:在这个发展得飞快的时代里,传统戏曲作为一种“慢艺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丰富生动的戏曲元素弥散到很多艺术门类的作品之中,焕发出生机活力;另一方面,戏曲艺术本身却又陷入了发展困境。去年7月11日出台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 ,为传统戏曲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自信。您认为,在新的大环境下,传统戏曲的艺术自信和市场自信,有哪些可以加强的?

孙萍:发展好戏曲需天时、地利、人和。现在,前两条都比较充分了,我们要着重在“人和”上下工夫。在高校,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人才,培养那些能够帮助传统戏曲在今天健康发展的专门人才。现在不仅需要戏曲编剧、导演、表演、音乐、舞台美术这五种人才,还需要戏曲管理、教育、研究、普及、宣传这五种人才。这些人才都是戏曲艺术事业所必需的。目前看来,前五种人才的质量有待提高,后五种则是数量奇缺,尤其存在着大量的师资人才缺口。所以,我们戏曲学专业未来的建设任务非常艰巨。

冯巍:说到“人和” ,戏曲观众群体的养成也需要长期的努力。当前,很多专家开始入驻北京各个小学的课堂,滚动开设各具特色的艺术课程。其中,中国传统戏曲课程的设置是一个亮点。您也推动过“京剧进中小学” ,您是怎么看待现在这种发展趋势的?

孙萍:我们一直在说,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所以,我2003年回国工作、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之后,就提出了“京剧进中小学”的提案, 2008年教育部正式采纳。现在参与的主要还是北京市属高校,其他在京高校也在积极加入这支队伍。全国各地的高校都应该为所在地区的中小学艺术教育提供支持。儿童时期是艺术启蒙的最佳阶段。小提琴、拉丁舞这些西方的艺术,我们当然可以去欣赏和学习。但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缺席,不利于孩子们全面了解中华文化艺术的面貌,他们也就没有办法真正做出自己的选择。基础教育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就应该让各类中国传统艺术进入校园。忠孝仁义礼智信能够作为传统伦理道德世代相传,主要靠的是“小传统”中的民间文化。京剧艺术的价值也就在于,京剧是形象的中国传统文化,京剧本身就是美育教科书。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剧情、唱词、唱腔、脸谱、表演和舞美,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从艺术表演的角度看,一场好的演出,后台和前台,锣鼓场面和演员,主角、配角和班底,都需要密切配合。配合好了,才是“一棵菜” ;配合不好,哪个人都不可能出彩。所以,通过欣赏乃至排练、演出京剧,孩子们不仅可以深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可以养成团结、奉献、进取等美好的精神品质。

冯巍:您还多次提出过“让京剧进高校” 。这次《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中也体现出了这方面内容。现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包含了中国传统的戏曲部分,各高校的戏曲社团活动也在蓬勃发展。那么,您对京剧艺术教育在高校的现状怎么看?请您谈谈,在大学开展京剧艺术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孙萍:我们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长期开展全民传统文化教育,要在最广大的范围内培养本国文化产业的消费群体,高校是一个重要的、首要的阵地。现在很多高校都在开展京剧方面的活动,但普及面还是比较小,而且主要停留在学生社团、教工兴趣团体的层面上。我们有必要加强大学校园里面的京剧艺术教育工作。一是要“教” 。高雅艺术不仅要“进校园” ,而且要“在校园” ,尤其是综合性大学。这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环。我们已经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把“京剧艺术大观”设为本科生的一门通识课,到现在连续开设十八个学期了,每学期三个学分。我认为,各个高校都可以结合自己所在的地区和师资情况开设这样的课程,可以在中国丰富的传统戏曲门类中加以选择,但京剧确实应该成为首选剧种。二是要“研” 。作为教师,要教好京剧,就要研究好京剧,尤其要研究好如何在综合性大学开展京剧艺术教育的规律。三是要“演” 。在“教”的环节普及京剧基本常识,以及唱念做打的基本功之后,一定要从清唱到彩唱,从折子戏到连台本戏,循序渐进,坚持常规性的演出活动。“教”是开端,“演”是延续,它们为“研”提供经验,反过来,“研”为它们提供反思的视野。这样,我们才可能引导学生们对京剧从知之甚少到爱之甚深。即使他们将来从事的工作与京剧无关,京剧也会给他们带来美的享受,影响他们的生活。我们还可以尝试建立一种长效活动机制,为各个综合性大学从事京剧艺术教育的老师们、爱好京剧艺术的师生们提供交流机会。中国的年轻一代只是不熟悉京剧这种传统艺术的形式,他们与京剧并不存在文化上的隔阂。一旦熟悉了京剧,他们内在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就会被唤醒,就会与京剧艺术相互呼应、共同成长。

冯巍:您曾经旅居欧美多年,从事京剧文化交流,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您在匈牙利编演动作戏剧,在美国尝试用交响乐团为京剧伴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亲身了解了京剧艺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之后,您认为,我们当前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推进京剧艺术在海外的传播?

孙萍:为什么中国的崛起让欧美国家感到困惑、恐慌?根源还是在于他们不理解中国的文化。所谓君子温润如玉,中国人历来崇尚的就是“君子之交” 。中国人的特性和风格,在传统京剧中得到了优美的艺术表现。京剧艺术具有与生俱来的教化力量,可以把优良的文化传统注入人们的血脉,可以成为最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帮助我们成为一个“内知国情、外知世界,身段柔软、内心强大”的文化使者。我在海外十几年,总是在想,中国文化在国际交流中能够做些什么。我认为,京剧是向世界说明中国的非常好的一种手段。京剧,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大美”的享受。很多外国人都愿意主动地接近它、接触它。以我多年的海外工作经验,尽管京剧艺术的国际传播已经努力了很多年,在海外也经常有一些演出,但还远远不够。对于优秀的传统戏曲,我们不仅应始终保持一种敬畏感、自豪感,还要主动地去尽传承、传播的义务。

冯巍:京剧的很多传统剧目,都表现了中国人勤劳、节俭、坚贞、利他等民族特质。这些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也弥散到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往当中。为了推进京剧艺术走向世界,您主持了“中国京剧百部经典英译”项目。请您谈谈这个项目的情况,以及京剧艺术教育走向国际化的意义。

孙萍:这个英译项目已经完成出版了25本,包括《秋江》 《霸王别姬》《盗御马》 《拾玉镯》 《打渔杀家》 《空城计》 《女起解》 《断桥》 《大登殿》等,在海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尼克松图书馆、乔治·布什图书馆等都收藏了这套丛书。这首先改变了在国外图书馆查不到京剧外语版本的状况,将来还要建设相配套的舞台演出示范录像。这样,那些喜爱京剧的外国人,就可以查到最基本的京剧艺术资料了。另外,京剧作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表演体系本身是非常完整的,但表演体系的理论梳理是非常薄弱的。我们不但是把百部经典京剧翻译成英文,还通过阐述每部戏的思想性、艺术性,把中国京剧表演体系的理论构建出来。这既是我们对京剧表演艺术的贡献,也是为京剧屹立在世界民族艺术之林奠定理论依据。我们做好京剧翻译系列,一方面是展示“五彩中华” ,希望人们在海外能够首先通过剧本接触到京剧,引导人们进入剧场观看演出;另一方面是展开“温润外交” ,中国有一句话说得好,“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中国的传统戏曲,包括京剧,可以发挥很好的潜移默化作用。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不能满足于只是教外国人汉语,也不能止步于说汉语、写汉字。艺术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最生动形象的载体。让对方接触到并且懂得欣赏你的艺术,才能喜爱你的文化,才能真正主动地学习你的语言。

冯巍:除了京剧普及教育,您还一直在坚持“富连成”京剧科班的有关研究。2014年,是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20周年,也是富连成社成立110周年。您主编出版的《富连成画传》 ,对富社的历史进行了更加全面的总结。您在这方面还想做些什么?富社的历史经验对于您在高校从事戏曲教育工作有什么启发?

孙萍:我们已经搭建起“富连成研究系统工程”的基本构架。除了编撰《富连成画传》 ,还录制了600多个小时的口述历史素材,制作了10集富连成纪录片。叶春善是“戏曲界的蔡元培” 。他创建富连成科班,大胆起用各种专业人才,兼容并包各种艺术风格,坚持在表演实践中推进京剧的传承和发展。他们那一代京剧教育者的执著精神和办学理念,他们“替祖师爷传道,不谋私利”的信条,值得我们今天好好研究和弘扬。当年富连成从教室到舞台,培养出一大批开宗立派的京剧艺术家,在今天的影响也是绵绵不断。今年是叶春善诞辰140周年,我们已经计划开展隆重的系列纪念活动。从新中国成立前的科班、新中国的戏校,发展到新时期以来的戏曲学院、综合性大学的戏曲研究和教学,戏曲教育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关于传统科班教育和现代学校教育的讨论,新中国成立初就曾经广泛展开,现在也还在继续。我认为,在教学上,要遵循文献理论和实际演出相结合的原则。在学术上,史论研究和舞台艺术实践研究要并重,努力建设一个多学科视角下研究京剧和推广京剧的综合平台,培养京剧的综合性理论研究人才。就算看完一出京剧的剧本,写一篇分析其思想内容的文章,就算知道哪段唱腔是西皮、哪段唱腔是二黄,就算知道不同颜色不同纹样的戏曲服装都适合什么人物、什么行当,如果不去剧院现场观看,也没有办法完全体会到它们的美。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避免“两张皮”现象。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既是中国传统戏曲传承、传播的客观要求,也是戏曲研究工作的不二法门。

冯巍:明末乃至于清代的宫廷戏曲演出,在整个戏曲和京剧艺术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和资料,但一直以来研究力量不足。2014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故宫博物院,为新成立的宫廷戏曲研究所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宫廷戏曲研究及传播。这是一件特别鼓舞人心的事情。您在这方面的具体工作设想是什么?

孙萍:宫廷戏曲文物不仅是故宫历史遗迹与宫廷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内外独有的中国戏曲文化整体遗存。清代宫廷戏曲文物资源种类丰富,数量也非常多,剧本、唱片、剧装、砌末等共计3万多物件,急需深入挖掘与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说,跟现存三套半的四库全书一样珍贵,它们的文化意义远远超过了它们的文物意义。我们的工作首先是要理清历史,然后分析其中的文化含量,做好阐释和传播,讲好它们背后的故事。正是因为来自于宫廷的影响和作用,中国戏曲在清代向精致化、规范化迈出了很大一步。我们与故宫博物院在宫廷戏曲文献、文物遗存的调查、征集、整理、研究及出版、传播等方面开展长期、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正在编辑《故宫百科全书·戏剧文物卷》 ,还计划启动《清代宫廷戏剧史编年》的编纂工作,整理修复老唱片,共同推动宫廷戏曲在当代重获新生。去年11月,首届两岸四地宫廷戏曲研究论坛在故宫博物院举办。随着研究工作的展开,我们也会谋求与那些在历史上和故宫有密切关联的单位合作,比如,颐和园、避暑山庄、沈阳故宫、国家图书馆、第一历史档案馆、台北“故宫博物院” ,他们那里也有一定数量的戏台建筑、戏曲文物与档案。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可以激活这些文物附着的文化基因,能够让它们走向民间,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