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京剧进校园,怕还是难逃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

2016-05-12 发表|来源:腾讯文化|作者:唐三皮

“在升学考试压力仍在、审美环境大变的背景下,京剧兴冲冲闯进中小学课堂,恐怕依旧逃不过形式主义的尴尬。”

近日,北京市决定在全市范围内的中小学推广京剧。初衷是“加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此前,京剧作为选修课,丰台区的初中生已经学了一年了。目前小学京剧教材正在编写。

推广的出发点极好,不过,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升学考试压力并没有减弱。京剧教材还得在考试与必修课的夹缝中求生存,如果操作不当,很有可能沦为鸡肋,甚至摆设。

升学重压下,京剧必然随所有“选修课”一道活在边缘

京剧教材进校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雄心不小,可偏偏它是选修的课程。

选修即可选可不选,在学校的课程中的地位必然不高。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初中阶段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高中阶段,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努力创造条件”以及“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这样的语句,宣告“选修课”注定是“必修课”的备胎。

升学考试压力下,选修课连备胎都不如,表现之一就是师生非常不当回事儿。近年来,中小学选修课越来越多,有的学校甚至达到近百门,很多选修课是专业课,但老师既要上必修,也要上选修,压力大,有的还不专业;学生对选修课也是三分钟热度,选修课成了自修课、放羊课。

选修课京剧亦然,如果只是培养学生对国粹的兴趣,不和考试、升学等挂钩,那很难避免走个过场。何况,京剧还得面临同为艺术门类音乐、美术选修课程的竞争,毕竟,后者是能当特长加分升学的敲门砖。

试点京剧进中小学校园, 还面临课时上的麻烦。要考试了,音乐课常被语文、数学等其它科目老师“借用”,教学计划都无法完成,更别提学小众的京剧了。

学校即便有心致力推广选修,也须正视京剧的小众现实

推广京剧从娃娃抓起,看起来挺美。但孩子们会多大程度上接收乃至喜欢这门课程,需要打上一个大问号。

翻阅已经出版的初中京剧课程教科书发现,虽然文图考究,但总体上仍是传统的文化类课程。每节课也都安排思考与探究板块,但“京剧脸谱对人物的刻画,容易出现高大全、假丑恶一边倒的局面,请以曹操为例,分组讨论京剧中的曹操与历史上曹操之间的区别”这类问题总让人觉得不够有趣。

京剧作为一门表演艺术,纸上谈兵不行,如何将专业的东西说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孩子们理解和领会,不仅考验教材的编写,还非常考验老师的授课艺术。不容乐观的是,中小学教师熟悉京剧的怕是寥寥无几。

说京剧在中小学推广难,也不是想当然地打退堂鼓。事实上,在校园推广京剧不是头一回。早在2008年,教育部就下发专门通知,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并确定《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接过红旗肩上扛》、《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等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教学内容,安排在一至九各年级。

当年教育部的决心可谓不小,一口气就选定了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希望用两年的时间,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

推广效果相当令人尴尬。以江西南昌为例,当地22所中小学开展试点,3年后均以逐渐淡化甚至悄然停止收场。究其原因,既有学校不重视、老师不专业的因素,最关键则在于学生不喜欢。这也难怪,学生们听着流行歌曲,看着街舞长大,对京剧这样比较专业而冷僻的艺术了解少,接受起来难度不小。

不可否认,京剧作为一门传统艺术,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艺术内涵和人文思想。让中小学生了解京剧文化,提升艺术修养,不但无可厚非,而且值得鼓励。但在现代审美环境下,京剧辉煌已成过往,被认为是小众、边缘乃至“博物馆艺术”。

对这样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增开一门课程,不仅仅是加入课程表那么简单,不仅涉及教材的编辑、出版与购买,还涉及师资的配备、课时的调配等等,牵涉甚广,影响不小。学校愿意花那么大人力物力成本去推广吗?

不妨让师生与家长决定,京剧教材进校园的时机、方式以及合理性

出版京剧教材不难,开设京剧课程也不难,教育主管部门一纸令下,各方似乎也只有接受。

一项比较重大的行政决策,应当履行调查研究、酝酿论证、征求意见、讨论决定、公开的基本程序。对京剧这门课程,学生们喜不喜欢?家长们支不支持?学校和老师们有没有准备好?在媒体报道中,这些情况都没有透露。

一项将影响北京近百万中小学生的政策,不应只是专家和官员们开个会、下个文,还要充分调研,尤其要听听家长和学生的声音。从目前的新闻报道来看,虽然京剧课程在丰台十几所初中试点了一年,但似乎没有经过更多调研和意见征集,就决定在全市中小学铺开,不得不说教育主管部门有些心急了。

恐怕不少家长是持质疑态度的,京剧进校园怕是“不务正业”,毕竟这不能直接助益孩子的考试和升学,也很少有家长会鼓励孩子将来选择京剧行业。

以“长官意志”仓促行之,并强行推广,极容易走过场、走形式,热闹一阵后偃旗息鼓。达不到目的不说,还折腾孩子、劳民伤财。

这种教训已有不少。

教育部推广校园集体舞蹈曾引发热议和质疑。

教育部曾下发一纸通知,要求推广校园集体舞,各地校园掀起舞蹈热、探戈热、华尔兹热。当时有报道称,集体舞是教育部组织专家花了两年时间,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规律而创编的,且具有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和群体参与性,富有时代特点和青春气息,适合城市和农村的广大中小学生。

好处虽然那么多,因各地条件不同,推广起来遇到许多问题。一是许多学生不喜欢,认为不如武术操、少林拳、踢毽子、篮球、足球等传统体育活动。二是师资缺乏或老师不专业, 不会教或教不好。三是校园舞对场地要求高,很多学校场地不足。此外,校园舞还因拉手等动作被一些家长质疑容易引发早恋。

2010年元旦,教育部等六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于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三拜历代英杰,四拜革命先烈,五拜英雄模范,六拜亿兆黎民”。

这个还有些创意的拜年活动却遭到不少批评,被质疑作秀、形式主义,甚至被网友们冠以学生“被拜年”的网络流行语。

这些运动式的推广模式,一旦附加在“京剧”上,很有可能会变成闹剧。

结 语

在升学考试压力仍在、审美环境大变的背景下,京剧兴冲冲闯进中小学课堂,恐怕依旧难逃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鸡肋正在成熟时,不宜强求北京之外的学生学习京剧。若再强行全国推广,教育主管部门宜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