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革新 重闯市场 让山西戏曲真正回归城市
2016-06-22 发表|来源:山西新闻网|作者:李晋芳
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实施山西省戏曲传承发展振兴工程的意见》。《意见》立足我省丰厚的戏曲资源,把戏曲传承发展振兴 作为弘扬“三个文化”、建设文化强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在加大扶持力度、繁荣精品创作、开展惠民演出、改善生产演 出条件、支持院团发展、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落实从业人员社会保障、加强推广普及和扩大社会影响等9方面推出举措,旨在通过机制 创新、活态传承、生态保护,激发戏曲艺术活力,力促山西戏曲事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由戏曲大省迈向戏曲强省。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高度繁荣的元杂剧的基础上,先后孕育出了驰名中外的“四大梆子”。曾经的戏曲以绝对的地位扎根在广大群众之中,表达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而今天的戏曲衰退现象大家都有目共睹,很多从业者甚至连糊口都难做到,如何传承如何发展成了这个时代需要深思的问题。笔者以为,关键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政策扶持;二是从业者创新;三是观众认同。
首先,《意见》出台,无疑是戏剧发展的一个利好消息,有了国家、省、地方的多重政策支持作为坚强后盾,作为地方戏曲的传承人,就应该勇于担当,抓住机遇进行发展。只有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不断完善政策和支持力度,才能让山西戏剧作为重点剧种来保护,在经费上大力拨款支持,建立舞台演出、培养人才、搜集整理研究为一体的剧院,使之成为继承和发展本剧种艺术的主要阵地。只有这样,才能为戏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广大戏剧工作者应重拾中华文化自信,不断创作演出了新创戏曲剧目,让传统的戏曲融入当代的意识,让当代故事用戏曲的形势表现,使戏曲跟上历史前进的步伐,以一种融 合当今众多表演技艺的“新杂剧”的艺术形式出现。还要在艺术教育中要加强戏曲专业人才的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戏曲的接班人。以名家传戏来传帮带,把各剧种的艺术精粹传授下来,彰显各剧种的特色,也唯有特色,才能独树一帜,才能历久弥新。
最后,要获得观众再认同,就是用好戏、好角将已经离开的观众请回来,并且培养更多的青年观众。这就要上下合力开拓市场,任何艺术在脱离了市场,都是没前途的,排演什么新剧目,根据观众的审美要求来决定;是“大 制作”还是“小制作”,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安排,总之,市场需求什么我们就顺应什么,当然要有戏曲的原则。重要的是培养年轻观众,要在欣赏戏曲的耳濡目染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引导他们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深刻感悟中华戏曲的艺术魅力。
总之,要想让戏曲再现当年的辉煌,适应观众审美趣味的变化,就要根据实际情况,从观众需求出发,在艺术与市场、创新与传承、育人 与“养剧”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相信,在政府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下,在广大戏曲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山西的戏曲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好的传承,真正重新回归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