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还是称“京剧”为好

2016-07-05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王蕴明
配图 图自网络

十几年前,因感于新时期以来,报刊及各类剧界会议上,某些表演艺术家、记者乃至文化部门的官员口头或文章中,单称京剧为国剧,而将各省市的剧种乃至昆曲则称为地方戏,为正视听,我撰一小文《何为国剧?》先后发表于有关报刊。文中写道:

20世纪初,随着反帝反封建文化运动的兴起,西方的话剧作为一种新品种传入我国,受到知识界的广泛青睐。1925年留学美国学习西方戏剧和美术的清华大学学子余上沅、赵太侔、张禹九、闻一多、熊佛西等聚在一起,用英语先后自编自演了依据我国古典戏剧改编的《杨贵妃》和《琵琶记》大获成功,就连当时不是攻读戏剧的谢冰心和梁实秋都在其中扮演了角色。闻一多曾赋诗曰:“一代风流薄幸哉!钟情何处不优俳,琵琶要作诛心论,骂死他年蔡伯喈!”(《实秋饰演蔡中郎演琵琶记,戏作柬之》)事后,余上沅、赵太侔、闻一多先后回国,闻一多任职在北京由当时的教育部组建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教务长,赵太侔任戏剧系主任,余上沅任教授。他们合作成立了“中国戏剧社”,提倡“国剧”。何谓国剧?即是“由中国人用中国材料去演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这样的戏剧我们名之曰国剧。”(《国剧运动·序》)他们分别撰写文章,发表在当时由徐志摩主编的北京《晨报副刊》开辟的剧刊专栏上,后来梁实秋在《悼念余上沅》的文章中说:“这所谓国剧不是我们现在所指的京剧或皮黄戏,也不是当时一般的话剧,他们想不完全撇开中国传统的戏曲,但要采纳西洋戏剧的艺术手段,不只是理论上的探讨,他们还希望能有一个‘小剧院’来做实验。”当然他们的理想与希望落空了,因为扰攘的时局和不安定的生活都不利于实验性的戏剧运动。(《梁实秋散文第四集》第200-201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

出身宦门的戏剧理论家、作家齐如山,自幼受乡情和家风之熏陶,喜爱戏曲,看了多年的昆曲、梆子与皮黄戏,辛亥革命后帮助京剧大师梅兰芳编写了许多新戏,又策划了梅兰芳的访日和访美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1931年访美回国后,齐如山与梅兰芳、余叔岩、清逸居士、张伯驹等,以改进旧剧为宗旨,成立北平国剧学会,编辑出版《戏剧画刊》、《国剧画报》,创办国剧传习所。此时,齐如山等人研究倡导的重点,无疑是当时最昌盛的京剧,但他们所说的国剧却不仅仅是京剧,而是包括昆曲、梆子等中国的传统戏剧,即戏曲。称戏曲为国剧是相对于西方话剧而言(见《齐如山回忆录》第五章、第八章等,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新时期以来,已故前辈戏剧理论家、教育家、戏剧活动家张庚先生,在多人参加的会议中,曾两次针对有人称京剧为国剧时说:毛主席曾说过不赞成单称京剧为国剧,要百花齐放。

1949年以后在台湾戏剧界比较普通的称京剧为国剧,这是因为随着国民党撤退到台湾,有几个京剧团体也跟随前往。当时台湾的地方戏曲品种少且不被重视,大陆过去的人们尤其是政界、军界与文化界的人士兴趣大都在京剧,故而相对于西方话剧而言的国剧就成了京剧的专利了。但在当今的全中国这是不足为训的。

大地生辉,万物竞发。迈入21世纪的中国戏剧正以新的时代风貌璀璨于国际舞台,各个戏曲剧种彼消此长,竞呈风流,共居于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中。“国剧”的称谓已成历史,若说国剧的话,那么凡是植根于中华大地,具有浓郁的民族魂魄、民族风格、民族风情的戏剧品种都是国剧。

近见一些报刊发文称“京剧被称之为国剧是实至名归”。故将旧文部分内容再录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