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京剧到底姓什么?

2016-08-23 发表|来源:人民政协网|作者:季国平
配图

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华戏曲曾经是广大观众的最爱。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京剧需要与时俱进,京剧在当代改革创新的舞台实践和理论探讨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京剧姓什么”的问题也不时被戏剧界提了出来。

已故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多次强调,京剧需要不断创新,但不能远离京剧的本源,京剧一定姓“京”,而不能姓“歌剧”、“芭蕾”等。他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再次指出:“关于表现现代生活与京剧艺术手段,也就是唱、念、做、打的程式,如何创造?如何现代化又姓京?”

96岁高龄的著名戏剧理论家刘厚生先生近日发表文章,提醒京剧同仁:“我们需要以高度的冷静,从历史源头上剖析我们的优势和我们京剧文学的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这是极为繁重的长期的历史任务。但是我感到有些京剧同仁,至今还有某些似是而非的思想。……比如有人强调说‘京剧姓京’,却忘了京剧的父母姓徽姓汉,并不姓京,经过创新改革,未来的子孙也未必一定姓京。如果老是在历史的繁华中自我陶醉,京剧的前途是危险的。”

两位前辈戏剧家尽管表述不同,但对于京剧的前途和命运都充满了关切,令人敬佩。当然,京剧无论姓京、姓徽姓汉,还是未来也未必一定姓京,实质上涉及的都是京剧在当下传承和创新的问题:强调京剧姓京,是告诫我们京剧的改革和创新不能丢了京剧艺术手段,必须以坚实的传承为基础;强调别忘了京剧的父母姓徽姓汉,是告诫我们不要自我陶醉在历史的成就上,而要清醒地认识到京剧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希望同仁们摒弃片面思想,勇于新的创造,赢得观众,再创辉煌。

我们应该感受到两位前辈名家的良苦用心。的确,中国戏曲史上原本没有京剧,京剧是徽、汉合流的产物,是创新融合的结果。京剧流行之初,人们称之为“皮黄”,流行到上海后,上海人对北京来的戏冠以“京剧”大名。京剧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传承创造的历史,京剧的“京”、京剧的“本源”,正是创造的结果。京剧在当代必然是要发展的,厚生老提醒我们,当下要传承好京剧,就需要有创新精神,需要赢得当代观众的新认同。

当然,当年京剧一旦形成,一旦被广大观众认同,就有了之所以为京剧的质的规定性。我们当下所进行的京剧的革新和创造,自然会受到京剧自身质的规定性的制约。就京剧在当下的发展而言,“本源”的东西,或者说京剧之“京”,正是传承的核心和关键。不过,“京”之剧也好、“本源”也好,从形成之日起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内涵在不断丰富、艺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今天所讲的京剧传统,应该既是程长庚的传统、谭鑫培的传统,也是四大须生的传统、四大名旦的传统,是一个不断累积、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同理,我们当下的新创造,也就是明天的新传统。京剧艺术正是在传承和创新的历史长河中,在一代代艺术家和观众的共同创造下不断地成长、发展和进步。

当代的中国,京剧和戏曲艺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多元文化社会、新的艺术形式和传媒手段,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艺术欣赏习惯。京剧的现代化和京剧的改革,自然要涉及京剧内容和形式的现代化和不断革新。但改革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既要考虑到即使是一些优秀的传统剧目也会有不合现代社会情理之处,考虑到现代观众新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还要考虑到京剧表现生活的手段本就积淀着深刻的内容,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但时代发展了,现代生活如此丰富多彩,京剧原有的“有意味的形式”已不足以表现现代人生活,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创造新的表现手段。新世纪以来,京剧舞台的改革实践一直在进行着,我看过很多新创剧目,这些剧目有成功也有教训,在创新力度上有比较谨慎的,也有大刀阔斧的,大致是这样的规律:凡是对传统持敬畏之心、走坚实的传承发展路子的创作,往往底气足,成功率高,观众认可度高;反之,破除传统、打破程式、大步迈进的,自家底气先天就不足,作品成功率也不高,观众争议不断。

当代京剧革新的经验和教训,也印证了梅兰芳大师舞台生活40年所得出的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京剧改革应以传承为先、创新为本,宜“渐变”而不是“激变”。梅大师说:“艺术的本身,不会站着不动,总是像后浪推前浪似地一个劲儿往前赶的。”“一句话归总,都得变,变才有进步。”“我这40年来,哪一天不是在艺术上有所改进呢?”对于传统戏,梅大师说:“我改戏不喜欢把一个流传很久而观众已经熟悉了的老戏,一下子就大刀阔斧地改得面目全非,叫观众看了不像那出戏。这样做,观众是不容易接受的。我采用逐步修改的方法。等到积累了许多次的修改,实际上已经跟当年的老样子大不相同了,可是观众在我逐步修改的过程中,逐渐地也就看惯了。”对于现代戏,梅兰芳上世纪20年代初自己就试演过“时装戏”,他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运用、继承和发展戏曲艺术的传统形式和技巧”,并“根据技巧的表现原则来创造适合于现代人物的新唱腔、新格式、新手段和新程式”。他斥责过“有些人认为创造新东西,应该从头到尾另起炉灶,不必向传统学习,这是无稽之谈”。由此可见,创新求变是梅大师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但他的创新绝不是对传统的抛弃,他非常善于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创新与观众的欣赏习惯的关系。

京剧及戏曲艺术总是要与时俱进的,我对厚生老所预言的京剧“经过创新改革,未来的子孙也未必一定姓京”这句话也很感兴趣。如果哪一天我国的戏曲舞台上就像当年创造出京剧一样,新的戏曲剧种产生了,这应该是一件好事情。新的剧种不姓京、不姓徽、不姓汉,也不姓昆,那么到底姓什么,我还不敢预测,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个从京剧走出来的新剧种肯定是立足中华文化基因,根植戏曲审美风范,是被当代观众所喜爱的戏曲新样式、戏曲新剧种;即使新的剧种也可能受到西方舞台样式的影响,也需要借鉴歌剧、芭蕾等,但大概不会是梅葆玖先生所担忧的将京剧变成中式歌剧或芭蕾。当然,如果说在未来的创造中所产生的不是新戏曲,而是中西合璧的某种舞台艺术新品种,我们也会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欢迎艺术新生命的到来。当然了,这已经不是京剧姓什么,而是另外一个新的话题了。

(作者系著名戏剧学者,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