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高歌唱信仰 浩气激昂新征程
2016-10-25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马正建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永远的长征》观后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的前辈曾走过怎样艰难曲折的道路?他们曾把怎样的奋斗和牺牲,镌刻在祖国辽阔的山水之间?在全国各族人民以多种形式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10月19日,《永远的长征》文艺晚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晚会以鲜明深刻的主题内涵、激昂磅礴的情感气势、密集多维的信息含量和新颖精美的舞台呈现,为广大观众带来强烈感染与振奋,晚会大力讴歌的长征精神观照当代中国,更正当其时地为投身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全国军民提供了强大精神动能。
崇高革命信仰的激情放歌
在今天难以想象的极其艰苦残酷的环境下,当年的红军指战员依靠什么力量,完成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随着晚会展开,观众的内心被一个个作品震撼,这一问题的答案也逐步清晰。晚会以贯穿全程的思想意蕴和各个作品的精彩演绎表明,长征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党和红军始终坚守坚定的革命信仰,这是战胜一切敌人和一切艰难险阻最根本、最强大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为信仰,在内忧外患的中国,承担起挽救民族危亡、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人最伟大的人格魅力在于,他们敢于为自己的信仰牺牲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而这一牺牲是极其重大的。从党成立起与形形色色的反动势力斗争、北伐战争中同封建军阀作战,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遭曾经的同盟者暗算屠杀,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到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随即进入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没有一天不伴随着流血牺牲,在信仰的感召激励下,中国共产党人一次次从血泊中站起来继续战斗,而使我们最强烈地感受到生发和展现革命信仰巨大精神力量的红军长征。
在晚会开篇的合唱与情景表演《红旗飘飘》中,崇高革命信仰艺术化地表现为一面飘舞在长征队伍最前方的红旗,这面旗帜紧紧凝聚着这支年轻的、自成立以来失败远多于胜利的和明知前路充满凶险的队伍。“冽风劲拂你,硝烟弥漫你,黑夜里你是晨曦,风雨里你是火炬……”信仰的旗帜指引着胜利的方向,激发着必胜的信念,鼓舞着艰难曲折道路上的奋力前行。即使经历了湘江之战这样撕心裂肺、血流成河的惨痛,心中的信仰依然毫不动摇、红军队伍依然坚强凝聚。遵义会议纠正了错误路线对党的干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革命面貌随之焕然一新。红军指战员欢欣鼓舞,唱出“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正因为心中燃烧着信仰的烈火,在飞越大渡河的惊涛骇浪里,在攀援铁索桥的枪林弹雨中,在走过雪山草地的漫漫征途上,红军指战员从容面对生考验死,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翻越大雪山、跋涉水草地是长征路上一段最艰险的征途,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使这段征程成为名副其实的“死亡行军”,如果没有极其强大的精神力量做支撑将寸步难行。我们的红军前辈正是靠着信仰焕发的精神力量,超越人类的体能和心理极限,手臂相挽、奋力前行。
晚会领唱、合唱与情景表演《爬雪山》展现了震撼心魄的画面。我们看到呼号的风雪中红军指战员手拉手艰难爬行,许多人滑落深渊献出生命,许多红军战士冻成了座座冰雕。舞蹈《沼泽》以新颖独特的艺术构思再现红军过草地时付出的重大牺牲。凝重的音乐如同指战员们走在草地上沉重的步履和有力的心跳,前面探路的战士一个个无声无息地沉入沼泽深处,在没顶之后挣扎着将最后的遗物举出水面留给战友,便再没有了一丝痕迹。然而,后面的战士没有退却——“活着走出草地,不让一个人掉队,胸中燃烧的希望,在天边的晚霞里闪着光辉。”他们用坚定前行继承牺牲战友的遗志。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真实而极具感染力、冲击力的艺术再现,如同山一般凝重的热浪一阵阵扑面涌来,直扎内心深处,摇撼着、冲刷着、洗礼着我们的灵魂。真切感受红军精神与长征境界,感受着革命信仰在艰苦卓绝中无可替代的作用与巨大无比的威力,让我们更加认清了党和这支军队的初心与来路,认清了我们走向胜利的原因。前辈舍命坚守的信仰,在80年后的今天,对于我们依然是高于天、重如山的存在。
突破生存绝境的英雄史诗
如果说坚定的革命信仰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战胜敌人最强大的内生动力,那么红军指战员以一路甘洒的热血为墨,在中国大地也在世界历史中书写的,则是一首属于全人类的英雄史诗。晚会运用丰富详实的史料,既长镜头般表现了红军多支部队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整整两年里,在打破敌军围追堵截的600余次战役战斗中,战胜数倍于己的敌人,战胜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徒步11个省区实现战略转移的过程,也将视线聚焦于长征中的许多重要事件,将红军指战员不畏强敌、不怕困难、敢打必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表现得气贯长虹。
舞蹈、合唱与情景表演《飞越天堑》讲述了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著名战斗。大渡河水流湍急、涛声凌厉,在距红军长征渡河仅70多年前的同一个地点,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和所率的数万军队被清军包围,大渡河水成为不可逾越的天险,苦战月余,太平军部队全军覆没。这次,反动军队在这里精心部署了名为“大渡河会战”的军事行动,妄图再现大渡河畔的绝杀,而共产党人却不是第二个石达开。舞台上,红军先头部队仅有的一条渡船驶入滔滔激流,17名红军勇士神情坚定,在枪林弹雨中勇猛冲向对岸。我们强烈感受着画面与音乐塑造的浓雾般的紧张氛围,似能闻到硝烟的苦涩、听到红军战士灼热的喘息、触摸河面溅起的冰冷水花。
飞夺泸定桥战斗是长征历史上另一个华彩乐段。在舞台上,几道巨大的铁索似被赋予了某种象征意义,这是千百年来束缚在被压迫者身上的那道道锁链吗?这是一次为全世界无产者挣脱锁链、打破牢笼的殊死之战吗?22名红军勇士的血肉之躯与沉重铁索共舞,舞出一曲以死亡撞开希望的绝唱。3名勇士先后牺牲坠落激流,其他人毫不退缩继续前进。舞台运用多种手段营造出的艺术情境,让人置身其中般感受到80年前年轻红军战士的英雄气魄和他们创造的军事奇迹。什么是铁血儿男?什么是英勇无畏?什么是压倒一切敌人的气概?什么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迈?在这个瞬间被诠释得酣畅淋漓。领唱与合唱《冷的铁索热的血》唱出了这一壮举的英雄主义极致之美。“当最美的青春挽成涟漪融进不息的江水里,谁能告诉我,是因为什么而有向死而生的勇气?当最美的夕阳化作战旗映在不灭的火焰里,人们都知道,是凭着什么赢得九死一生的洗礼。冷的铁索热的血,映红山河千万里,就这样成为传奇……”
歌声催化着情感,情感升华着境界,这时红军英烈造型为一个巨幅雕塑长廊,晚会编导者将我们心中的英雄以牺牲时的姿态和群像的方式,定格在当代中国人的目光之中和血脉深处。在这座群像下,在晚会营造的崇高而唯美的艺术意境中,长征成为一种感天动地的大美,惨烈的死亡变得壮丽,艰险的征程变得浪漫,包括500余名军师团指挥员在内的10万多有名和无名的红军烈士变得亲近,他们成为我们的亲人,成为我们基因的部分,被我们永远珍存、永远怀念、永远传承。此时,仿佛不可抑制地,我们的心与舞台同步奔涌出毛泽东气壮山河的诗词《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长征最大的贡献,在于给中华民族的子孙万代也给这个世界,创造了一座巍峨屹立、难以逾越的英雄主义高峰,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成为一个伟大时代的审美标高。正如领唱与合唱《永远的篝火》所唱:“总有一个高度让人仰望,总有一种信念让人昂扬,云水苍茫,旗帜飞扬,那一曲长歌在天地间回响。”今天的艺术家要创造出怎样的精神境界与艺术情景,才能无愧于那段无比辉煌的历史,同时精彩地在当代再现?平心而论,文艺晚会《永远的长征》做到了。
阔步崭新征程的强劲动能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胜利为中国革命事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晚会在激情澎湃、浓墨重彩地表现80年前红军长征历程与其精神内涵之后,将观众思绪拉回今天。伟大的长征精神为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提供了怎样的精神力量?曾经走过长征的军队如何延续红军的光荣?新一代中国军人如何在属于自己的“两万五千里”中斩关夺隘、砥砺前行?晚会在抛出这些问题的同时,用艺术的语言将答案呈现给观众。
通过领唱与合唱《会师歌》、《红军胜利到陕北》和再唱《十送红军》等,晚会表现长征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奠定了中国革命事业进一步走向胜利的基础,党中央领导全国军民投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彻底推翻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并继续领导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阔步前进。合唱与舞蹈《我们从古田再出发》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展现出这支从长征一路走来的光荣队伍在党的领导下,向强军目标阔步跨越的昂扬风貌。肩负守护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当代军人面对许多严峻挑战,曾经的连天战火和当今周边风云变幻时刻警醒中华民族在发展中的危险与挑战,依然会有“雪山”“草地”要艰苦跋涉,依然会有“大渡河”“腊子口”横在路前要一一踏平,而长征精神中坚如磐石的革命信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向死而生的英雄气概等,正是当代军人攻坚克难、战胜强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当前加速推进改革强军取之不尽的动力之源。
舞台上视频影像与文字以强大的信息含量,表现党的十八大后全军官兵凝心聚力奔向强军目标,一系列重大举措得以贯彻实施,传承着长征精神,我军正在变革重塑中重整行装,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奋勇前进。在领唱与合唱《不忘初心》中,“万水千山不忘来时的路,鲜血浇灌出花开的国度,生死相依只为了那一句承诺,报答你是我今生唯一的倾诉……”唱出对那段历史的深情缅怀,更表达了初心不改、初衷不变的坚定。领唱与合唱《跟着你》中,“从没有改变过,信仰是这样真,任凭再大的风雨,脚跟站得稳,开创中国道路,奔向好前程……”表达了对党的热爱与义无反顾跟着党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在这首歌曲的高潮,56个民族同胞目光坚定地注视远方,给人以风景这边独好、前程一片光明的无限遐想。在合唱与情景表演《走好新的长征路》中,“路迢迢重任在肩,从头越勇往直前,时代在召唤着我们,走好新的长征路,中国梦一定要实现……”表达了全国各民族人民阔步新长征、走向新胜利的共同心声。
晚会大幕在心潮澎湃中徐徐落下,而思绪却一发不可收地蔓延开来。这台晚会在人们心中强化与深化的伟大长征,将伴随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梦想而奋斗的漫漫征程,升上一代代中国人心灵的夜空,成为引领我们精神与情怀的灿烂星辰,照耀着我们前行的脚步,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