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传承与创新发展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
2017-06-02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佚名由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以下简称“京剧艺术节”)5月11日至5月29日在南京市举行。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发挥艺术评论对京剧创作的引导作用,本届京剧艺术节期间,文化部组织专家,针对每台参演剧目开展“一剧一评”,为剧目进一步修改打磨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召开研讨会,请专家们对涉及京剧艺术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通过这些有立场、有质量的探讨,为京剧创作实践和传承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带动全国京剧院团创作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京剧作品。
本期刊登的是研讨会上专家们的发言摘要。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吕育忠出席了研讨会,会议由文化部艺术司戏剧处处长林琳主持。
新编京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仲呈祥
看了本届京剧艺术节的剧目,我想就京剧新编戏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我们这次在京剧节上非常高兴地看到,一些剧目实践了以继承为基础,以转化为路径、以创新为关键、以发展为目的的创作走向,这种走向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什么是创造性转化?我认为,创造性转化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在理念、内容、形式上的现代转型,即按时代的新要求,对包括戏曲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至今仍有价值的理念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转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激活其生命力。
这种转化,我们这次在剧目中看到了很多。比如江苏大剧院的《青衣》,整个形式力求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武汉京剧院的《美丽人生》更是注重这种转化,该剧在艺术追求上,大胆运用传统京剧艺术擅长写意的审美优势,把原著中写实的内容尽可能创造性地转化为京剧舞台上写意的意象,如变传统京剧的龙套为歌舞队,舞美设计上也尽量写意化,为京剧表现当代生活探索出一条有借鉴意义的新路。因此有专家将这台戏称为是具有创新意义的京剧音乐剧,这确有道理。
实现创造性转化的要义有两条:一是要有创造性,非简单移植而确有新意,蕴含新形式、新的时代感;二是要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转化的目标是服务于现实而不是其他。有人认为创造性转化主要是形式上的,我看不一定,内容也要实现创造性转化,也要深化,也要发展。比如《美丽人生》,在思想内涵与价值取向上的“两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值得称道。原作小说及改编电影《万箭穿心》是一部具有批判现实意义的剧目,写一个女人苦难的一生。到了今天的时代,为了给人理想、给人力量,让人在苦难中看到光明的未来,京剧改编者把作品名字从《万箭穿心》改成了《美丽人生》,这样一来这个戏便充满了时代感、新意和人生况味,使观众能够从戏中照见自己的影子,获得人生启迪。
创新性发展比创造性转化更深一步,其要义也有两条:一要有创新性,确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智慧,并富于时代感地加以提升超越,提出新的见解;二是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源,并立足于回答和解决当今时代课题。创新性发展指的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提升与超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至今仍有价值的理念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和新的诠释,并创新其表现形式,增强其影响力。
这种发展我们也从一些剧目中有所觉察。比如带有传奇色彩、喜剧意味的《奇女无容》,其对传统经典京剧《辕门斩子》和新编京剧《三打陶三春》的学习、借鉴、传承以及对传统武戏实现“两创”的努力,很令人刮目相看。此外,只消比较一下参加此次展演的新编京剧《大明城墙》里的“探水”一场与经典京剧《杨门女将》里的“探谷”一场,比较一下参加展演的新编京剧《大梦长歌》里的姜艳与辛弃疾“刎别”一场与传统经典折子京剧《霸王别姬》,便不难发现新编京剧在继承优秀传统和经典京剧方面所做出的可贵努力,也不难发现在努力实现“两创”的过程中与经典尚存有明显差距。
京剧艺术的创新与突破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薛若琳
本届京剧艺术节上,我看了很多好戏。最使我高兴的是有6台当代现实题材的剧目,占29台参演剧目的20%。现代戏尤其是当代现实题材的现代戏很难写,因为故事发生的时代离我们很近,大家比较熟悉,比如真人真事题材,其人尚在或者其家属亲友尚在,这样,艺术创作就会比较拘谨,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创作现代戏要发挥“啃硬骨头”的精神。我特别提出武汉市京剧院,他们近几年创作了《生活秀》《水上灯》《美丽人生》3台现代戏,体现了“小丫扛大旗”的担当和作为,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通过观摩本届京剧艺术节的作品,我有一个体会:院团各自在京剧传承和发展的事业中,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比如院团分别创作了侧重不同行当的剧目,如天津京剧院大武生应工的《狄青》、云南京剧院小生应工的《天道行》、江西京剧团老旦应工的《生死愿》等。本届京剧艺术节参演的唯一民营剧团——北京市京昆文化艺术团,他们没有选择适合走市场的爱情故事戏、民俗风情戏,而是创作了有历史感的剧目《大钊先生》。
对于下一步的京剧创作,我有四点建议:
一、要编好戏剧故事。戏剧故事是戏的主旨思想和人物形象的重要载体。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戏的成败。想编好戏剧故事,要注意写好节点,它是重要看点,是观众理解戏剧的关键之处。戏剧故事还要有一定的传奇性。清初戏剧理论家李渔说“戏,无奇不传”,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戏无一不有着新颖独特的传奇内容。
二、戏要感人,要动情。600年前,高则诚写《琵琶记》时说:“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目前国内包括京剧创作在内的整体戏剧创作,还没有过好这个关。本届京剧艺术节的《生死愿》等剧目出现了动人的情节,虽然格局还略嫌小,但是很可贵。
三、历史戏创作方面,要警惕严肃的戏说。戏说主要是受解构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影响。解构主义的核心是颠覆。新历史主义把历史碎片化,认为历史本身是不连贯、不完整的。我们一定要尊重历史。这次京剧艺术节有一些历史剧参演,其中有些问题是值得研究的。
四、写好细节。现在我们还是不太善于写细节。《青衣》就有关于“戏衣”的细节:嫦娥的戏服挂在那儿,很显眼,年轻演员春来老想摸摸,还想穿穿。她师哥说,你不能动,这戏衣是神圣的……直至主角筱燕秋从“霸台”到“让台”,让春来穿起戏衣。我很欣赏这个细节,它对全剧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在京剧创作方面,目前我们处在最好的时期,党和国家对京剧十分重视。京剧人需要好好下功夫,磨炼自己,立志打造精品。
边疆地区京剧人的贡献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王安奎
在这次京剧艺术节期间,看了云南、黑龙江等边疆地区京剧院团演出的剧目,这使我想起两件事:一是2005年,文化部组织专家对京剧院团进行调查、评估,我被分到华北、西北一组,亲身感受到了边疆地区剧团条件的艰苦。即使这样,他们依然坚持创作、编演新戏,在艺术上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使人感动。另一件事是2001年,第三届京剧艺术节期间,中国戏曲学会召开了一次纪念毛泽东“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题词发表5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关于推陈出新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才能够正确地解决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这一方面,边疆地区的剧团和京津沪等地区的剧团一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历届京剧艺术节、中国艺术节都有边疆地区京剧团参演,而且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剧目。如,2014年第七届京剧艺术节,有来自甘肃、黑龙江、云南、广西、吉林、贵州、青海等地的9部作品参演。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有5台京剧参演,其中有3台来自边疆地区。也正是边疆地区京剧院团的不懈坚持和努力,使得京剧能够保持全国性大剧种的地位。
从此次京剧艺术节上参演的边疆地区京剧剧目来看,它们坚持了“三并举”,拓宽了题材领域,而且继承发展了京剧的流派艺术。比如重庆京剧团的《大梦长歌》,创作团队塑造了辛弃疾这样一个重要的爱国词人,而且把奚派和其他流派的艺术融入这个历史人物的创作中,形象塑造得非常丰满。云南省京剧院的《天道行》根据传统剧目进行改编,主演朱福不仅传承发展了叶派的小生唱腔,而且表演非常出彩。成都市京剧研究院的《落梅吟》改编自巴金的文学名著《家》,在人物感情的刻画和人物关系的处理方面都做得非常细致到位。黑龙江省京剧院的《奇女无容》,东北特色和民间风格在剧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说明这些院团对京剧艺术的发展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艺术探索的步法也迈得很扎实。我们应该怀着崇敬之心向坚守在边疆艰苦条件下的这些京剧人致敬。
京剧剧目创作与现代化追求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 王 馗
此届京剧艺术节可谓精彩纷呈,中国京剧的传承者以饱满的创作热情,向人们展示了京剧有序传承和持续创造的活力,这也体现了传统戏曲尤其是京剧具有强烈的现代诉求。
在本届京剧艺术节展演剧目中,改编作品较为强烈地张扬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原则,它们或根据小说进行原创性改编、或根据其他艺术形式(如歌剧)经典作品进行改编等,显示出创作方式的多元、丰富。而原创作品更多地集中在反腐倡廉、重大题材和人物等创作题材领域,这些原创作品大多由名家、名角来担纲演出,鲜明地展现了“京剧是角儿的艺术”的观念,让新剧具有一定的艺术感召力。
如何体现京剧特有的艺术品位和全面的艺术本体,是京剧创作的核心内容,这决定着京剧在现代化追求中是否能够实现对于自身艺术品格的遵守与拓展。京剧现代化的基础是京剧艺术在团队、个体的传承发展。京剧人应该在京剧现代化进程中充分注意到:一、既要有文本,也要有文学,更要有戏曲。京剧剧目是作家的文学创作,要努力创作适应乃至有效拓展京剧艺术规律的文学作品,让当代剧目创作展现时代的艺术思辨与文学创作;二、既要有内容,也要有思想,更要有精神。戏曲剧目要讲好民族故事,其责任是为戏曲赋予时代理性,引领观众在传统审美中感受息息相关的时代情怀,要有符合甚至引领时代发展的精神和思想。三、既要有面子,也要有里子,更要有质感。戏曲是美的艺术,塑造美的方式要有技巧技术,更要有创造者自身的艺术理想与艺术功力。
戏曲“一棵菜”的精神是戏曲美的原动力所在。在当前戏曲利好政策面前,应该将“专业化”作为京剧和其他剧种及个体传承与发展戏曲时的准则,文化主管部门和戏曲人应以专业化的态度,进行长效打磨,让戏曲创作努力迈向精品高峰,让艺术灵感附着在可以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中。
京剧的继承创新与院团发展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管理系教授 宋 震
对于戏曲的继承发展,常讲“推陈出新”。但有时,推了陈未必真能出新,速成式的出新也未必等同于好的发展。最快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继续,最慢的脚步不是小步而是徘徊。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继承,而是如何继承、继承什么的问题,前者是方法问题,后者是标准问题。只有善于继承,才会有真的创新和好的发展。京剧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还是为了更好地继承。
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京剧而言,我的理解是前者不是指弃旧图新,也不必特别强调形式的更新,而应聚焦于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对它们加以深化,激活其生命力。对于后者,我的理解是要创新京剧普及和传播的形式,应重视新媒体,以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专业京剧院团是京剧事业承陈启新的根本依托和基本保障。当前群众文化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专业院团,特别是重点院团以外的京剧院团处境比较困难。我们采用的是“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院团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取决于“块”,而不主要取决于“条”。这就需要文化部加强对院团长的政策培训,提升他们与地方领导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此外,应明确各级各类院团的功能定位。重点院团的功能应在注重示范性和海外传播,对其他院团应起到支援帮扶作用,基层院团对票社和戏迷起辅导作用。
院团发展还应该把握剧目和人才这两个抓手。剧目方面,针对当前多数院团演出存在“有形无质”的状况,建立京剧院团保留剧目名录,加强对院团新创剧目向保留剧目转化的引导,并以此为依据,持续开展院团评估工作,建立常态化评估机制。人才培养方面,建议院团人才建设应与音像工作和名家收徒传戏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戏曲这一公共文化服务,要建立引领行业出台基本的标准和规范。
京剧的继承发展也存在体制机制问题。目前存在着“转企院团没钱可花,‘留事’院团有钱花不出去”的现象。为解放艺术生产力,不应再纠结于具体的生产关系组织形式,要发挥事业和企业的双重机制优势。当前我们对两个问题有所担忧:一个是目前集团化的趋势令人忧虑。发展好京剧事业,应该是多中心发展的。另一个是市场培育问题。政府向院团购买演出服务的本质,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导入市场机制,但这并非意味着政府是在培育演出市场,如何使院团从“挣政府的钱”向“挣观众的钱”转化,值得思考。
我希望以老艺术家和当代优秀演员为代表的京剧人能团结起来,不忘为京剧事业尽忠、为前辈先贤尽孝的初心,实现京剧的高水平传承和京剧事业的继往开来。
对京剧现代戏创作中题材问题的思考
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 汪人元
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参演剧目中现代戏有17台,约占总数的60%,体现了京剧工作者对社会的关注、对时代的担当和对京剧现代戏创作特殊挑战迎难而上的勇气与热情。现代戏的编演在“三并举”的各类剧目中创作难度最大,但对整个戏曲的建设和发展最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我就现代戏创作中的题材问题谈三点思考。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题材是戏曲创作的开端和方向性的选择。题材的选择不仅体现题材价值,更会影响后面创作中的一切。在这一点上要不忘初衷,即现代戏的创作是为了走进时代、走近人民,或者说是走近今天的人民。因此,我们必须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落在实处。我们需要有反映大时代的胸怀和眼光,去传达一个时代最内在、最本质的情绪,并通过捕捉和体味民众喜闻乐见中的志趣和价值取向,来找到题材内涵的隽永。我们要努力避免把创作搞成自己圈内的事,要让现代戏真正成为对民众心灵的回应,让民众从戏曲舞台上看到他们的生活镜像和生活延伸。
二、题材的适应性。题材价值绝不简单等于剧目价值,一定要看到,再好的题材也存在着京剧是否适合与擅长表现的问题。当然,题材的适应性并不是绝对的,但从能否体现京剧艺术优势、更有利于京剧形式及其魅力的体现、激发其高水平发挥的角度,我们必须重视题材适应性问题。挑战极限,精神可嘉,但认为一个剧种无所不能,显然存在盲目性。我们或许从京剧移植剧目的成功上特别能够看到它在题材上的适应性。比如,扬剧《百岁挂帅》是一出优秀保留剧目,但由此移植改编的京剧《杨门女将》人们更为称道,除了文学结构的出新等成就外,京剧在行当丰富、流派魅力、文武优势上都在该剧中体现得非常充分。范钧宏先生曾就京剧题材适应性说过心中的两个标准:要能让剧中人物虚起来、动起来。我理解这一虚一动,既是对表演程式充分运用的考虑,更体现了对现代题材贴近现实的同时又能否超越现实、蕴含强烈表现性之可能的理性选择,值得我们注意。
三、题材价值的实现。再好的题材也必须要由京剧艺术来承载与体现,艺术呈现的应该是思想的表情而不是罗列深奥的思想本身。在题材价值向艺术价值的实现与转换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京剧美学精神的遵从和对传统程式技术的继承、调动、融化、出新,并且努力同时代审美需求以及对全新内容的表达协调起来。在京剧现代戏的创作中,我们今天特别需要强调自知,知道应该坚守什么和如何坚守。我们要让京剧现代戏好看、耐看,特别要在艺术上追求戏曲所应该和必须具有的那些可供反复欣赏的特殊价值。记得阿甲先生曾说,戏曲是把米酿成了酒。饭以养人,而酒以动情。这就告诉我们,戏曲更属于一种特别注重感情、注重表现、注重形式的艺术。我们要把这种艺术精神深深地渗透在京剧现代戏中,也努力体现在京剧舞台表演的特殊语言之上。
京剧事业发展重在人才建设
上海京昆艺术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 马博敏
三年一度的京剧艺术节是中国京剧界的艺术盛会,更是各类京剧人才一展才华的舞台,全国各个京剧院团、艺术院校都争着在这个舞台上亮出实力,也让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了今天京剧界的发展态势。
在京剧艺术节上,我十分欣喜地看到了京剧人的奋斗精神,也看到了他们奋斗之下的艺术成果,既看到了一批质量上乘的优秀剧目,也看到了一些还不能让专家和观众满意的作品。我认为,无论是成功的作品还是有这样那样问题的作品,其成功与有所欠缺的关键,主要源于京剧人才的优劣。好的作品自然离不开人才的努力和付出,但不太成功、不够令人满意的作品和人才有什么关系?有的戏因为剧本不成熟影响了全剧的质量,这当然要归结为编剧水平有限;有的戏松散、拖沓,影响了剧目的整体表现,问题当然要由导演来承担;有的戏的音乐缺少特点或者还不够悦耳、动听,这肯定是作曲的能力还不到位;有的表演团队尖子不尖、行当不全,便无法体现出京剧所需要的艺术高度。除此以外,优秀的幕后人才也不可或缺,优秀传统的传承需要好老师,艺术的创新和发展需要好编导,现代艺术的管理需要好领导。由此可见,任何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京剧要想有更大的进步,关键也在人才。
我认为,要满足当今社会对京剧高端人才的需求,首先要办好培养人才的摇篮——戏曲院校,这是当务之急。近年来我对全国的艺术院校进行了调研,发现不按照戏曲教育规律办事的问题比较突出。
首先是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戏曲学校划归到教育系统以后,得不到高度重视,违背教学理念的问题时有发生,名师出高徒的戏曲培养方法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时代所需要的高质量的戏曲创作、管理、经营人才及其学科得不到应有的地位,文凭重于能力、水平的择师标准使得学校的专业师资青黄不接。更重要的是,淡化了中专的基础专业课教育,使孩子们失去了练好童子功的宝贵时段。如果能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我相信各类人才的质量一定能大大提高。
其次是使用人才不当的问题。院团是艺术创作、演出的重镇,院团的人才实力决定院团的艺术地位。目前不少院团一方面存在着行当不全、人才质量不高的双重问题;另一方面又存在着行当重叠、青年人才重叠、优秀人才长期被挤压等人才资源被浪费的问题。缺少好的创作人才更是当今京剧发展的瓶颈,从此次京剧艺术节上可明显地感觉到,创作人才弱于表演人才。
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首先,建议文化部组织有关力量下基层,对院团、院校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直接听取一线管理者、艺术家的意见和建议,以真实的一手调研材料和各类调研数据为依据,制定可行的对策,在“十三五”规划中把民族艺术的人才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第二,当下院校育人和院团用人还是“两张皮”的管理体制,希望尽快调整戏曲院校的管理体制,依靠教育、文化两方面的政府力量,合力解决戏曲教育制度和机制问题。建议继续以深化体制改革为抓手,以上海、北京为先行试点,以点带面,着力推动文教结合,合理调整院团和院校的人才资源。
第三,解决戏曲创作人才缺失的问题是重中之重,建议建立人才转岗培训的优惠政策,以政策作为保障,鼓励在职艺术人才进行正规脱产学习,用3至4年的时间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几年之后,创作人才阻碍京剧发展的问题一定会有所转机。
第四,用竞争激励机制培养、推出高端艺术人才。中央电视台的“青京赛”“学京赛”举办了多年,使一批羽翼未丰的“丑小鸭”有机会在全国的文艺平台上亮相,他们中的佼佼者有的已成为剧院的中坚力量。建议文化部也为青年人才搭建全国竞争平台,规模、剧目可大可小,一年一度持续推动,再把其中的优秀者选入到京剧艺术节中,不仅让青年人才得以亮相,还可以大大提升剧目和人才的质量。
第五,制定有效政策,让人才流动更健康、有序。上个月,上海京剧院组织40岁以下的青年尖子演员进行比赛,55人完成了9台演出,他们的才能让人眼前一亮,但因他们长期没有机会露面,又让人十分惋惜。目前的上海京剧院,知名、不知名的优秀小生不下5位,有好嗓子、好条件的老生不下七八位,人才重叠现象严重。而又何止是上海京剧院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能够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的游戏规则,使各院团以借调的方式进行人才流动、人才互补,把京剧人才的交流机制形成制度,可以大大推动京剧事业的整体发展。
对京剧发展中两个关系的思考
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 陈 鹏
一、剧目建设与剧种建设的辩证关系。剧种建设是指对剧种艺术品质进行传承、研究和展望。简单地说就是把曾经有的好东西保留下来,用于今后的发展。这个题目真正清晰起来,还是得益于本次看戏和研讨的启示。
30多年来,我们的剧种建设和剧团建设有所滞后。在文化大环境前所未有的今天,还有一些人眼睛只盯在剧目建设上。因为剧目建设出成绩、出效益、短平快,是能摆到台面上的脸,是能擦到脸上的粉。如果把京剧整体看作一棵参天大树,传统是树根,人才是树干,创作剧目是枝叶,那么,不重视剧种建设,就会面临严重的根枯和水土流失。我们应该有这个忧患意识。这次京剧艺术节把武戏作为一个特殊专项来督促,是重视剧种建设的明智之举、示范之举。各级政府也在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方面在政策上进行了调整。剧种建设工作,尤其是传统继承和人才培养的工作,是一个费力、费时、难度大、动静小的复杂工程,而认识程度、重视程度、相关政策、具体方法是关键。要像重视剧目建设一样重视剧种建设。
本届京剧艺术节上反响相对大的剧目都有一个似乎不被看重的共同特点,即:传统的根基越丰厚,现代的融合力和表现力越强。这就是两者的辩证关系,根深叶茂,这也是剧种与剧目的关系。
二、群体格式化创作与演员个性化创造的关系。由京剧样板戏开始,现在大型剧目创作,尤其是新编历史剧与现代戏的创作中,基本形成了“以剧本为基本的导演中心制”这一相对稳定、甚至格式化的创作模式。这种模式对于京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其一成不变地长期发展下去,对于京剧艺术的创新与个性化发展会产生一些矛盾。中国戏曲艺术是以展示人的身心潜能为基础的艺术,即把人自身的所有潜力都转化为艺术表现形式,供人欣赏。所以有做唱念打、手眼身法步,有嗓擅文、无嗓擅武,能其所能,专其所长。中国京剧发展也是以演员为中心、为支撑点的表演体系。正是演员个性化的创造力,使他们成为了京剧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并成就了京剧的发展史。他们在自己的代表剧目中长年累月地用心研磨,使之终成瑰宝。在京剧的这种个性化创造中,个人艺术品质、舞台实践和以观众为代表的时代审美反馈3个因素构成了剧种创作的基本动力。以此反思我们当下的创作模式,需要思考:演员个性化的艺术特点是否得到了充分发挥,一个剧目在长期舞台实践中摸索出的优劣取舍提炼了没有,观众所代表的时代审美取向是否得到了反馈?
当然,在现在的形势下,要探索一个新的更符合京剧规律的创作生产机制也不容易,但希望大家能重视这个问题,逐步尝试建立一个既能集中集体智慧,又有艺术家的个性化发挥,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创作机制。
高水平传承是京剧创新发展的保证
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 李少波
京剧艺术是根性的、纵向发展的、口耳相传的艺术,这种独特的传承方式使得谁来传、传什么、怎么传等问题变得尤为重要。以我47年的京剧从业经历、体会和见闻来看,我认为高水平传承是京剧创新发展的基本保证。
那什么是高水平传承?京剧史上有几大著名科班,富连成、中华戏校、荣春社等,这几大科班坚持“明师”传艺、因材施教,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京剧人才,其中还有不少人成为了京剧史中开宗立派、承上启下的大师。这些科班中毕业的学员都是见过“真佛”、求过“真经”的京剧人才,包括他们的亲传弟子、再传弟子,又传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为京剧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而完成了新一轮的高水平传承。试想如果中国京剧没有这几大科班现在会是什么样呢?恐怕不会有我们今天的京剧。由此可见,高水平传承对京剧艺术至关重要。
直到今天,京剧依然是角儿的艺术,就像这次京剧艺术节,戏迷最关心的不是演什么剧目,而是谁来演。从京剧创新、发展的角度而言,角儿更是重要的推动和中坚力量。那么角儿从何而来呢?当然来自于高水平的传承。我有幸参与了两项重要的京剧工程——“音配像”和“像音像”。“音配像”是前人的录音由他们的亲传弟子、再传弟子为其录音配像,解决了“有音无像”的问题。经过21年的配录,留下了460出中国京剧精粹剧目,不仅为后人保存了珍贵的可视化资料,也在细抠、深挖的录制过程中将大家的风范传递给一批当时优秀的中青年演员。而“像音像”工程则是在当代优秀的演员和表演艺术家声音、形象、技艺最好的年华把他们的演出剧目资料不留遗憾地录制下来,不仅为演员个人留下完美的记忆,更推出了一批精品,推出了一批当代的艺术家,同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学习、传播、传承的资料。我认为,“音配像”和“像音像”工程正体现了高水平传承,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1986年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的“百日集训”也是高水平传承的示范性做法。“百日集训”请名师进行一对一的传授,符合京剧艺术传承的规律,使学生终生受益,正是因为赶上了这么好的时代、环境和政策,才培养了一批如孟广禄、张克、赵秀君等高水平的中青年京剧表演艺术家。直到今天,青年京剧团一直秉承着老领导提出的“先继承后发展,在继承中求发展”的办团理念,坚持名家传戏。我认为这是实现高水平传承的可供借鉴的模式。
在本届京剧艺术节上,我们看到了一些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值得传承的充满正能量的作品。但与此同时,也发现了创作、演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团过度依赖外聘主演、主创,本团演员和主创实力不足。还有些演员出现了尖团字不分的问题、上韵上口不统一的问题以及流派继承不准确、不规范的问题等。我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高水平的传承。近年来,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高度重视,印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中宣部、文化部都在做传承的工作,我们京剧人应该抓住这一契机,把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把高水平传承作为目标和方向,期待在下一届京剧艺术节上能看到更多的具有艺术性、思想性、有价值,能够留得住、传得开的好戏,实现京剧在这个时代新的创新和发展。
谈戏曲剧本创作的几个问题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王评章
近年来戏曲剧本创作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品,如晋剧《傅山进京》、京剧《成败萧何》、豫剧《焦裕禄》、秦腔《狗儿爷涅槃》等,但数量还是太少。可以说,戏曲文学创作已经成了戏曲发展的瓶颈,并且困局一直难以破解。究其原因,大约有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思想深度。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老剧作家的生活积累日见单薄,新剧作家的生活积累不足,很多人失去了深入生活的急迫要求和欲望,不愿去发现生活,而是坐等生活找上门。现在各级政府对艺术创作很重视,投入也大,这是好事。但很多时候都是指定创作,指定题材、指定人物,一些剧作家处于你要我写什么,而不是我想写什么的状态。无论是现代戏还是历史题材,大多处于就题材写题材,就事写事,就人写人,缺乏原始积累和主动性。过去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现在两样都能做到的不多,有一部分剧作家缺乏大作意识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二是关于情感方面。如今能在情感上打动人引起共鸣的作品少。原因在于,一方面是,过去我们过于强调剧作家主体性、个性化的自我表达,个性情感有时缺乏共同性、普遍性的沉淀和提炼,情感积累、深度不足。另一方面是,传统戏曲的情感往往是地方集体情感的表达,是一种久远的类型化情感。这方面我们过去多是批判的态度,认为是模式化、概念化。其实并非如此,类型化情感是几千年无数人的经验、命运积淀而成的,是先于我们后天经验的集体情感遗传。
三是关于喜剧创作。现在喜剧越来越少,会写戏曲喜剧的人越来越少。地方戏中的喜剧本来还比较多,现在也很少了。连正剧、悲剧中的喜剧成分都少见了。戏曲是“悲喜相交”,缺乏喜剧,戏曲生态就不够完整,题材、表现领域会因此狭窄很多,还会引起行当缺失。悲剧与喜剧可以看作戏曲阴阳两极、戏曲生命的一呼一吸,没有喜剧,戏曲上的灵气、灵性、智慧就没有了,趣味、机趣、风趣就没有了。因为许多地方的传说、笑话,甚至很多语言特点,也都被排除了。好的戏曲喜剧,往往都是一种对生活的幽默、写意、夸张的概括与表达,有时更接近戏曲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