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的尝试带来独特的观剧体验——2017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综述
2017-12-13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罗 群实验戏曲《霸王别姬》剧照
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北京市西城区文委、北京戏剧家协会、北京繁星戏剧村共同主办的2017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目前接近尾声,来自两岸三地的11个剧种19台剧目共演出70场,让京城观众过足了戏瘾。同时,4场研讨会针对新人新作、小剧场地方戏创作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从理论层面观照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
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已经连续举办4届,随着影响力逐渐扩大,不仅中青年演员参与热情高涨,许多戏曲行业的知名艺术家也投入其中,同时也吸引了大批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小剧场戏曲已经成了气候,这是观众的共识,也是对每一个创作人员的鼓励。小剧场戏曲在传统戏曲和当代观众之间架起了桥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平说。
剧种多样 融合中实现突破
本届艺术节参演剧种多、覆盖地域广泛,不仅有观众熟悉的京剧、昆曲、越剧,还有滇剧、歌仔戏等,《粉·待》更是滇剧的第一部小剧场作品。艺术节推出的前3部作品是来自我国台湾、香港的实验戏曲《蝴蝶效应》《聂隐娘》与《霸王别姬》,为国内小剧场戏曲吹来新风。
不仅剧种多样,许多作品还尝试在剧种融合中实现突破创新。台湾奇巧剧团的实验戏曲《蝴蝶效应》即呈现出这样的气质,该剧对传统梁祝故事进行新的解构、改编,声腔音乐方面则把黄梅戏、歌仔戏熔于一炉,并加入新编音乐等流行元素,身段表演上不仅有戏曲程式,还涉及现代舞蹈,把台湾奇巧剧团跨界融合的特色发挥到极致。淮剧《孔乙己》则在保留、突出淮剧优雅柔婉、富于江南韵味唱腔的同时,让演员尝试用京腔京韵的发音来演唱,给人以新鲜感。“我主张,不要让小剧场有太多条条框框,艺术是多元的,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胸怀、情怀、眼界,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戏曲才会真正繁荣。”本届艺术节艺术总监、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周龙说。
形式新鲜 创新中不丢传统
艺术除了关乎内容,更关乎形式。所谓小剧场不仅指观演场地之“小”,更包含了其中的先锋性、实验性等。因此,对戏曲演出形式的探索,是小剧场戏曲题中之义。
大幕一开,不待演员唱、做,服装、造型、舞美等已先声夺人,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全剧的美学基调。在上述这些方面的呈现上,本届艺术节的参演作品皆有探索。
北京京剧院小剧场京剧《季子挂剑》一经上演,就引起不小震动,不仅声腔设计、演员演唱令人触动,水墨画式的舞美设计更凸显写意、浪漫、空灵的舞台美学。由北方昆曲剧院演出的小剧场昆曲《玉簪记》是一部传统剧目,也是当代昆曲名家张静娴和岳美缇的代表作。此次由两位名家的弟子邵天帅、翁佳慧主演,演员造型别具一格,借鉴了清代文献记载的昆曲演员扮相,剧中陈妙常形象更是效仿清代《同光十三绝》画像中,前辈名家朱莲芬饰演陈妙常的扮相,既向传统致敬,又让观众感到耳目一新。“这类经典剧目的整理改编,扩大了小剧场戏曲创作的范围,丰富了小剧场戏曲创作的风格,也为观众提供了选择剧目的更多可能性。”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谢雍君说。
上海越剧院的《洞君娶妻》是本届艺术节票房最火爆的一出戏,它的舞台样式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不仅有多媒体技术的加入,更着力以灯光打造舞台的空间感。而把灯光运用得恰到好处的,是北京京剧院小剧场京剧《不负如来不负卿》。该剧所有场景设置、表演空间区隔等,都用灯光完成而不用道具,把全部舞台留给演员表演。《剧本》杂志社编辑张燕君表示,这样的舞台设计尚不完美,有过于单调之嫌,但仍是一种积极大胆的艺术尝试,带给观众非常独特的观剧体验。
思想碰撞 对话中抓准方向
如果说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举办之初意在让小剧场戏曲重回观众视野、重回主流文化市场,那么当其发展到今天,则有必要对其艺术品位、学术价值、发展方向等进行梳理总结。本届艺术节设置了“小剧场新导航”“地方戏新力量”“京昆新风尚”“两岸新时尚”4个论坛,不仅对参演剧目一一点评,还从理论上、宏观层面观照当下小剧场戏曲创作演出。
“我们现在创作和评论戏曲艺术容易分化为两极,一是固守传统,恨不得一点都不改变;一是有背离传统的倾向,过于先锋实验。其实,这两极之间有很广阔的天地。”北京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杨乾武说。这片天地也正是今后小剧场戏曲创作发力的方向。在这方面,亮相本届艺术节的《洞君娶妻》《喜荣归》《玉簪记》等作品做出表率,尝试沟通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受到业界专家的肯定,也让很多戏曲名家颇有感触。“我在表演上给年轻人指导,在创新意识和剧目运作、营销方面则向年轻人学习。”昆曲表演艺术家张静娴说,“小剧场、大天地,我希望小剧场作品能做得精美,回归而不陈旧,简单而不简陋。小剧场,可以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