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心灵的《太行娘亲》
2018-01-24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吴乾浩娘亲是最富于感情的称呼,加上太行地域限定,有特别的含义。
太行山是英雄的山,五千年华夏,八百里太行,早有定评。到了抗日战争阶段,两万五千里长征抵达延安以后,实施全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奔赴前线,在太行山区进行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抗击日寇的侵略和占领。我们在太行山上,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兵民是胜利之本,母亲叫儿上战场,妻子送郎上战场,敌人从哪里进攻,就叫它在哪里灭亡!英雄辈出,可歌可泣的故事数不胜数。上党梆子《太行娘亲》从先烈事迹吸取养料,经过创造性加工,塑造了一位太行娘亲赵氏的鲜活光辉形象。她没有多少文化,却铭记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在生死抉择中捍卫了中国人民的骨气和尊严。她说不出高深的道理,却毅然决然选择舍生取义的勇敢担当!她战胜底层民众重生存、恋小家的偏狭情绪,完成了感天动地的惊人之举。她的精神面貌透明亮堂,因势推动,逐渐进步,最后实现了人格、性格上的重构和升华!面对太行深处这样一位有着人间大爱的崇高的母亲艺术形象,不少观众眼眶里有泪水在滚动,心灵震撼达到了非常程度。
人称“太行山上一枝花”的陈素琴主动饰演太行娘亲,改变以往青衣花旦路子,努力往中老年妇女靠近,由外形到内心,从表情到品德,朴实传神,在戏曲现代戏人物画廊里增添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为避免人物的类型化,她在赵氏头一次出场时的独特性上做足文章。赵氏独子结婚三载,喜得后代,作为奶奶苦中作乐操办满月酒。国难时期,战争环境,没有好酒好菜,但高兴的心情还是要表达的。“鬼子不让咱安生,咱偏要好好过日子。”赵氏抱“心肝宝贝铁蛋娃”“睡也笑,醒也笑,进屋笑,出门笑,把气笑岔!”由此垫底,她乐观开朗性格给观众留下印象,英雄人物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对生活热爱,期盼幸福。
真实的形象应该有多层次多角度展示,赵氏换小米目睹因奶养八路军孩子被鬼子屠杀全村的骇人场面,跑回自己家里,发现儿媳在为八路军军医遗孤喂奶。她心中掀起巨澜,先想到把烫手的孩子转给旁人抚养。陈素琴表演到此,注意分寸,动机是推脱,但慈善怜惜之情已萌,面对骨瘦病痛无食的娃娃,没有讲过头话,更没做绝情事。她的转变发生在八路军王营长怕连累太行乡亲,不愿再造惨案,没有养育基本条件,也非要把襁褓娃娃抱走之际。亲耳听到“娘啊,我的亲娘——百姓的儿子当为百姓想,还望娘见谅”的肺腑之言,她如霹雳当头炸,斩钉截铁发出誓言:“百姓的儿子为百姓想,百姓的儿子理当百姓养。”“生死祸福,咱们一起担当!”
赵氏性格最有光彩的是面对鬼子包围,逼交八路军孩子的场面,赵氏不畏敌寇,保护乡亲,挺身而出。她先作周旋,佯骂汉奸走狗,后进而大骂日寇疯狂,道出了亿万中华儿女对侵略者愤懑痛恨之情。她置生死度外,保护八路军孩子,坦然抱起亲孙子,被活埋枯井,英勇牺牲。陈素琴充分调动上党梆子富于表现力的唱腔艺术,酣畅淋漓,起到极佳的烘托作用。优秀的表演艺术是动人的整体感染力的必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