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悲乎?喜乎? 观3D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有感

2018-09-18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王笑林

在山西戏剧网以及王嘉戏剧工作室的精心操作和安排下,终于观看了盼望已久的京剧3D电影《曹操与杨修》。按照平时的习惯,本应该连夜写出一篇观后感,把自己激动的心情书写出来,和朋友们交流。可是,这次却一反常态不知如何落笔了。对于《曹操与杨修》的剧本和剧情自不必多言,是早在30年前就震动中国剧坛的优秀剧作,好评如潮已经深入人心。尚先生的表演就更不必多言了,目前在世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基本是无人可匹敌的。将这样一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上乘之作运用高科技的3D电影拍摄出来,可以说是我国梨园数百年来的盛事,可喜可贺。逼真的画面、尚老师和言老师清晰、优美、韵味十足的高保真演唱,无不使到场的观众如醉如痴。对这样的艺术精品,无论如何赞美也不为过,实为戏曲行业、舞台艺术的一件大喜事。过去戏曲舞台艺术搬上银幕的作品很多,京剧的“四大名旦”、地方戏曲的各个剧种中的杰出艺术家,都有剧目被摄制成电影在全国上映。近几年,已经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的优秀演员也在政府的支持下,把自己拿手的、观众喜欢的优秀剧目拍摄成了数字电影。但是,用“3D”摄影技术制作的舞台艺术片,尚长荣老师的《曹操与杨修》恐怕是第一部。同以往观看舞台戏曲表演不同,我在开演之前往后看了一下,几乎看不到多少“白头翁”,到场的观众以中青年为主。说明古老的京剧艺术在高科技的包装下,完全能够吸引青年观众。据王嘉事后告诉我,到场的观众几乎全部是自己买票进场,除个别特殊需要的几张工作票外,全场票早在几天以前就已经售出,有几个观众甚至是从西安专程赶到太原观看。当然,这也和山西戏剧网站提前做了宣传工作有关系,使众多的戏迷观众和京剧爱好者、业内同行都迫切希望一睹该剧“芳容”。戴上影院的偏光镜看着京剧大师的表演,听着绝对高保真的音响,的确是一种难以言表的享受。

遗憾的是,《曹操与杨修》在龙城太原的演出仅此一场。没有看到演出的京剧戏迷就很遗憾了。遗憾的还不仅如此,观看了代表新时代、高科技的戏曲电影,我们还会喜欢舞台上的用传统形式表演的戏曲吗?如果不是3D电影,会有如此多的中青年观众自己花钱买票走进《曹操与杨修》的演出剧场吗?恐怕不会很乐观。人类是很有意思的动物,有了好的条件和待遇,让他再回到原先条件不好的生活环境之中是不容易的。看了如此好的舞台艺术演出,再让观众走进剧场观看“一桌二椅”的戏曲表演,无论演员的艺术水平有多高,无论是尚长荣或者其他什么艺术大师的演出有多高的水平,对中青年观众的吸引力恐怕还是不会很大,观众估计还是会以“白头翁”的中老年为主。很难说原先喜欢传统演出形式的观众,看了3D京剧以后,是否从此也改为喜欢3D戏曲演出了?当然,短时间内还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毕竟3D京剧仅此一部。但是,如果象3D电影一样大量出现“3D戏曲”呢?

我们过去常说“内容决定形式”,这话在单纯的剧目创作中的确不假。但是放在大的历史环境之中就不一定准确了。别小看演出形式对舞台艺术的影响,很可能一种演出形式的改变,就决定了该艺术发展的生命。纵观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其实不单纯是剧目或者内容的发展历史,而主要是演出形式或者是观赏形式的变化历史。剧目在这里仅仅是起到了一个填充演出形式包裹(当然不能说是“包袱”)作用。新的演出形式或者观赏形式是取代过去演出形式的“利剑”,有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就宣告了旧的艺术表现形式或者手段的衰亡。从露天演出的“角抵戏”到进入宫廷的“参军戏”、院本杂剧被南戏取代、清代地方戏又取代昆山腔和弋阳腔等等,无不是在表演形式上对旧的艺术表现手段的否定和创新,无不是对旧形式的取代。而正是对旧的艺术手段的否定和取代,才使艺术在新的时代中取得显著的进步和发展。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而且取代旧的艺术形式的还正是原先艺术中的佼佼者或者代表人物,越是优秀的学生,越能够取代老师的作品,越能够推动原有的艺术向前发展。“3D京剧”中的曹操,肯定比舞台上的尚长荣更能体会到新“曹操”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由于镜头的作用,电影中曹操的一举一动,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在舞台上观众根本发现不了的动作和表情,带着偏光镜的观众都看得一清二楚。这就好比是舞台演出中有了无线话筒后,演员再也不用声嘶力竭的“喊叫”了,电声设备帮助演员解决了许多过去在演出中无法表现的艺术难题,比如演唱中“轻声”“气声”的运用,使舞台艺术的感染力更加强烈。尚长荣老师在谈到摄制3D电影《曹操与杨修》后的深切体会中,也谈到了全新的表现手段,带给他的全新的艺术感觉,的确和在舞台上表演不一样。

但是,有了电影的京剧,虚拟性极强的戏曲艺术的魅力还存在吗?当我们看到鲜血淋漓的场面扑面而来、曹操手中的酒杯洒到我们的眼前时,戏曲艺术对观众的想象力和虚拟性、程式化的感染力还有吗?那种几个龙套代表千军万马、跑个圆场就是千山万水的歌舞性还有必要存在吗?如此看来,3D京剧《曹操与杨修》又是对传统的京剧以至整个戏曲表演艺术的大大的否定和脱离。这样的演出,对传统艺术来说是“悲”还是“喜”?这也正是我们戏剧人研究具有数百年辉煌历史的戏曲艺术,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为何走向下坡路而需要考虑的问题所在。

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城乡戏迷手里经常抱着一个能看戏、能听戏的叫做“看戏机”的玩意儿。其实就是一台可以随时欣赏戏曲的视频播放机。同样的情况我们曾经在多年前看到年轻人手中有一个MP3或者MP4,走着站着不是听就是看。当然现在已经不见了,是被智能手机取代了。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戏曲观众也都拿着一部“看戏机”,欣赏远比进剧场方便而又经济的影视戏曲作品呢?如果我们戏剧人现在还没有认识到今后的这种发展趋势,那才是真正的危机呢。

当然,这种发展趋势在短时间内还不会影响到我们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让“看戏机”把戏曲观众都赶出剧场,起码农村的演出环境还不会有大的改变。但是,随着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的发展,谁知道以后会出现什么新鲜玩意儿呢!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即使是在今天的戏曲舞台上,也在不断的把我们传统的表演形式和表演环境进行了各种意想不到的改变。比如“LED”大屏的使用,舞台上剧情需要的规定情景和场面可以依靠视频技术象演电影一样的不断变化,把观众完全带入到一个千变万化的戏剧情节中,绝对加强了戏剧演出的震撼力。然后在大乐队预先录制好的伴奏下,艺术效果的确是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的。这样的演出效果,还是我们需要保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戏曲吗?可是,不这样演出,我们剧团的生存又几乎寸步难行。别说商业演出,就是政府出钱的“惠民演出”,剧团的舞台装置没有这些新鲜东西也交代不了观众。如今,《曹操与杨修》又给戏曲观众和未来的戏曲观众做出了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榜样——3D戏曲影视,我们应该高兴还是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