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新媒体时代,话剧也能听 ——记“有声作品开发与剧院发展”研讨会

2018-10-26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李博

在当下这个新媒体时代,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十分宝贵——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体一边观看影视剧,一边刷微信朋友圈、微博,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常态;而有声书、广播剧等有声作品也因其强大的灵活性与便捷性,极大地解放了受众的双眼、有效地节约了受众的时间,让他们仅通过耳朵便能够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

与如今蓬勃发展的有声书相比,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辉煌一时的广播剧等有声戏剧作品,却略显落寞:作品数量不多、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制约着有声戏剧作品的进一步发展。日前,中国国家话剧院在京召开“有声作品开发与剧院发展”研讨会,多位专家学者及艺术家聚集一堂,围绕有声作品的开发话题,深入探讨“话剧+”的艺术生产模式,研究开发契合互联网发展态势的有声作品的方式与方法,借此探索剧院在多元化发展进程中的行业新业态、拓展话剧艺术的传播途径与影响范围、提高话剧艺术的公众普及度。

“广播剧制作流程比话剧等舞台剧简单,相对而言更加偏重后期制作,音乐、音响等环境音的运用,直接影响着作品的传播效果。与话剧舞台不太一样的是,广播剧等有声作品中角色的声音辨识度要高,不同角色间的声音不能太过相似。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心专题部副主任李晓冰有着丰富的广播领域从业经验,他从“人文资源”“剧本资源”“录制设备与制作”和“宣传推广”四个方面阐述了有声作品开发的必备要素。他表示,国家话剧院具备较多的优秀剧目积累,也拥有优质的编剧、导演及演员资源,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将有助于其将舞台剧资源转换为广播剧作品。

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武亚军从“推作品”“推人才”和“推文化”三个方面道出了制作广播剧的要义,即如何根据当下的网络视听环境推出相适应的有声作品、如何利用有声作品进行人才培育、如何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话剧艺术推广。“录制广播剧,就是要将优秀作品进行二度开发,让其与当代网络视听环境相适应,因此要选取符合主流受众审美需求的作品进行再创作。 ”武亚军表示,“在形式上,创作要符合有声作品的叙事规律,契合广播剧碎片化叙事、伴随感强等特性,力求通过一小段播放就能吸引受众持续收听。 ”

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霍瑞娟从图书馆的数字化新业态引申至剧院资源数字化发展,提出了融合性业态的发展理念。“国家话剧院应当充分调动院内人文资源,以优质剧目资源为基础,对精选剧目进行深度创作加工,从而形成有声作品。在二次创作过程中,可以针对全剧展开改编,也可以精选部分段落进行改编,还可以策划专题性改编。 ”霍瑞娟还建议国家话剧院开发“经典诵读”专题,以有声作品的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希望院团资源与社会资源、媒体平台资源相融合,共同丰富面向大众的多元文化服务内容。 ”

“目前喜马拉雅平台上网络文学和二次元作品的有声资源较多,经典文学和戏剧作品的资源相对稀缺。究其原因,在于后者剧本难创作、表演难进行,如果国家话剧院等院团能够更多地制作、推出广播剧,相信会得到受众的青睐。 ”喜马拉雅FM高级主播运营袁凯鹏从新媒体平台运营角度对有声作品的开发提出了建议,“与简单的话剧剪辑作品相比,根据广播剧的审美规律二度创作的作品更值得提倡,这类作品一方面更利于受众接受,另一方面也规避了版权纠纷等问题。 ”

国家话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游本昌则从文艺为人民服务的角度,强调了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大意义。“无论广播还是朗读,表演都是基础。广播剧中的演员不是在朗诵一个字、一句话,而是要用声音塑造人物、创造角色。 ”游本昌认为,对于广播剧而言,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十分重要,“表演绝不是‘表面地演一演’ ,演员要用脑子和心去诠释角色。 ”他同时认为,要敞开怀抱面向青年人创作广播剧,让青年听众受到优秀文化作品的浸染与熏陶。“记得上世纪80年代,曾有一段纪念焦裕禄同志的对口词,讲的是一位车夫与女儿一起回忆焦裕禄的故事,当年感动了很多青年听众。因此,广播剧创作讲究的是方法和手段,更是立场、态度与感情。 ”游本昌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