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四十年再见证“皆大欢喜”——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观剧有感

2018-11-26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武凌翔
 
 
 

从绍兴到上海,从越剧节到艺术节,艺术的盛会,我们的机会,亲临现场,实地感受,观摩学习,以利再战!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自开办以来的每一届都以绚丽多姿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着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辉煌成就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丰硕成果。身处内陆地区三线城市从事戏剧工作的我们,有幸数次跻身这艺术的盛会——走出去,学回来!编剧队伍在上级的关怀支持和自身不懈努力中成长壮大是有目共睹的。秋末,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上海举行,我们轻车熟路再赴征程。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40年前诞生于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的话剧《于无声处》,如一声惊雷获得空前反响,引发了人民群众强烈的共鸣,也为经历了磨难的国人传递出正义的呼声,并在戏剧舞台开启了当年中国的思想解放之风,是当时中国打破禁锢的先声,更是改革开放的有力见证。经历40年改革开放,它又做为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在上海美琪大戏院回归上演。重温这部当年撼动亿万人心声的经典话剧,我们也仿佛随剧中人回到了那个风起云涌、动荡不安的年代。

《于无声处》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76年,受“四人帮”迫害的老干部梅林与儿子欧阳平,途经上海来到老战友何是非家,何由于诬陷救命恩人梅林而官运亨通。当他知道欧阳平就是参与“四五运动”而被全国通缉的“罪犯”时,偷偷告密,何妻当众揭发了他,女儿何芸也毅然与父亲决裂。

这是一个家庭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的作者宗福先,从生活中来,写生活中事。看似写梅、何两家的复杂关系,实则更深刻展示了当时社会环境下,国人的思想感情、人生遭遇和矛盾冲突,他把家庭、爱情和国家三者关系紧紧相连,并将其有血有肉地展现出来。

作为“新时期话剧发轫之作”,《于无声处》是与《雷雨》《茶馆》等并列,被视为中国十大不可错过的经典话剧之一。当年的老电影让我们印象深刻,似在眼前,而此刻,当我们欣赏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集结了老中青三代优秀演员的精彩表演,这部回响四十年的经典之作却又散发出它新的光芒。

看一部剧,思考一段历史,因为历史从来不该被人遗忘!而我们进行艺术创作,不仅要有“心事浩茫连广宇”的忧思,更要在“万紫千红安排著”的观摩之后,有“只待新雷第一声”的发声亮剑!

“世界是一座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演员。有上场的时候,也有下场的时候。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扮演着好几种角色。”400多年前莎士比亚写就的一段经典台词,到今天依然常常出现在人们口中或朋友圈等不断被复制刷屏,莎剧经典百年不朽。

格鲁吉亚科捷·马加尼什维里国立戏剧院演出的《皆大欢喜》,是一部非常可爱的戏剧。虽然因语言不通,字幕又太小,我们观剧颇费力,但台上的主配角们不时发出的可爱的口哨口技、虫鸣鸟语,以及不戏仿、不解构、不拼贴、不癫狂营造出的一幅幅自然立体、协调生动并满含感恩之心的喜悦,却也让我们懂得,这是向太阳、向万物和这个世界的关怀致敬!

莎士比亚给观众讲了一个《皆大欢喜》的故事。这个故事里没有离别、没有仇恨、没有死亡、更没有迷茫,只有用爱的胸怀,要把一切救赎!

他的故事,是要教会人们不以仇恨去回应仇恨,而要因善良再得到善良;他的喜剧是在悲剧的色彩之后,依然能够让人看到微光;他的理想境界是以善胜恶的美好,让受迫害的好人得到好报,让作恶多端的坏人受到感化,让有情人双双对对喜结良缘;他让人们把自己相信的转告别人,把自己获得的分享他人,他书写牧歌式的传奇,他的喜剧让看过的人皆大欢喜!

戏剧结束,行走在上海滩不夜城,思绪随步履不停:戏剧在当下,生存还是毁灭?莎翁为你指点迷津——“真正的勇敢,不必有多强壮,而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