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曹操与杨修》:电影与戏剧的融合

2018-12-18 发表|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戴平

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京剧院联合摄制,国家一级导演滕俊杰执导的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于今年正式公映,好评如潮。京剧《曹操与杨修》自1988年问世以来,开启了“性格京剧”“意念京剧”之先河,3D全景声电影版《曹操与杨修》则给人一种崭新的沉浸式观赏感受。

《曹操与杨修》是“小成本、大情怀、高品位”的典范,在尊重京剧传统、充分发挥表演艺术家演唱才能的基础上,以超越传统的3D全景声电影技术手法,着重表达了两位超世之才在思想、人格、性情、关系上,从相惜到撞击直至决裂,最后杨修被曹操处死的过程,给观众以别样的审美享受和悲剧性的心灵震撼。电影拉近了京剧与观众的距离,让京剧经典艺术绽放出了全新的生命力。借助现代电影科技,古老的中国京剧艺术精品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争取到无数新老观众和年轻观众,传承、发扬国粹经典。

《曹操与杨修》是第一部全流程制作的大银幕影片,在保留京剧艺术精华的同时,营造了超乎想象的多维度真实环境。电影一开场,精彩再现了赤壁之战中的草船借箭和火烧连营:万箭齐发,一支支利箭,直面射来,仿佛要射到观众的头上;战鼓震天,万条战船被熊熊烈火烧毁,官兵葬身鱼腹。导演用了几组充满想象力的镜头,完成了这场著名战争的场面描述,也确立了《曹操与杨修》的历史依托。全剧悬念起伏,冲突接踵而来,并且紧紧依附于人物性格的塑造。曹操与杨修,都是出类拔萃的风云人物,他们既高大又卑微的双重品性,使两人终于无法携手,于是便有了一系列盘根错节、令人怦然心动的戏剧纠葛。

电影使用全程3D现场拍摄的方式,充满浸润式、交互性和层次感,带给观众许多新奇体验。影片先以一轮巨大的明月为背景,象征主人公的合作携手;随着两人的矛盾冲突升级以致最后关系破裂,银幕上出现了一弯残月斜挂,增添了悲剧的况味。

电影和京剧艺术的叠加效应,在影片中俯拾皆是。曹操杀了劳苦功高的孔闻岱,铸成大错,还对杨修编造了一个“梦中杀人”的谎言,杨修大惊失色,痛心疾首,与曹操对视许久。此时,电影及时、准确地以特写镜头放大了两人的眼睛,杨修的眼神充满了惊愕、愤慨和不依不饶,曹操的眼睛里则闪现出算计、懊丧和无奈。守灵杀妻一场戏,曹操被杨修逼到了绝境,两人目光再次对视,导演又把镜头拉近:杨修的眼睛里怒火中烧,掠过几分恐惧;曹操的眼神带着冷漠、绝情和一丝痛惜。而演员在关键时刻的表情、面部肌肉的颤抖、手势步履的变化,乃至冠帽上珠子的微微晃动,电影都用特写镜头予以聚焦、强化,推送到观众眼前。通过电影语言雕琢人物内心,这是以往的舞台剧形式难以完成的。

但京剧电影毕竟还是京剧。这部影片依然做到了移步而不换形,却没有脱离京剧“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舞”的传统程式化艺术手段。在京剧舞台上,马是虚拟的,幻化于演员挥鞭、牵马、坠镫的形体动作之中,以及用乐器模拟出的马匹嘶鸣的声音中。京剧艺术“以虚代实”“虚实相生”的美学品格和表演程式在大银幕上得到了呈现。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实现了戏曲舞台艺术与电影联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