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百炼 别开生面 ——从戏剧艺术谈起
2020-10-13 发表|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陈彦核心阅读
许多故事都是越编越新、越演越好、越改越精。其活水,原是从历史传统深处汩汩流来
在互联网、地球村的开放格局下,我们更应该有自信、勇气和宽阔胸襟,吸纳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的传统与经验
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传统,不仅仅是思想灵魂、精神价值,也包括讲述技巧,进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构建这个大时代的戏剧艺术格局,让文化传统与现代审美深度契合,从而贡献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脉动
没有任何一种文艺创作能够割裂传统。创造之于传统,是永远都无法分离的血肉关系。有时我们已经无法说清是哪一部分传统影响了我们的思维和人格塑形,但传统不由分说地就在我们的血液中沉积着,我们所有的创造,都带着它的某些基因、某些成分。我们扎根当下具体现实,又自觉不自觉地持续激活着传统。
创造活水从传统深处汩汩流出
中国戏曲就很好地阐释了传统与创造的关系。在许多故事中,我们已很难找到第一个创作者,元杂剧代表人物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王实甫的《西厢记》,无不已有出处,无不是对传统的再利用与再创造,成就了中国戏曲蔚为大观的壮阔景象。《窦娥冤》的故事来自西汉刘向《列女传》里的《东海孝妇》,而原故事也是根据民间传说而来,关汉卿又根据它从单纯的“孝妇”情节走出,结合元朝当时现实,演绎出了一曲《感天动地窦娥冤》,自此八百年反复吟唱不衰,至今仍是各个剧种的重要保留剧目。这部作品的巨大成功,除巨大的思想和情感力量外,还有其对传统娴熟的改造运用,堪称艺术再创造的典范。明清戏剧巅峰之作《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也无不记录着这种“移花接木”甚至是“妙手回春”的创造关系。许多故事都是越编越新、越演越好、越改越精。其活水,原是从历史传统深处汩汩流来。
西方的戏剧创作,也呈同样态势。古希腊戏剧基本取材于史诗、神话和英雄传说。莎士比亚戏剧更是这样,《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有出处。歌德的《浮士德》,也是原型故事以多种样貌传播久远后,被剧作家加以思想与戏剧艺术的经典化再造。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大多改编于唐传奇小说。其剧作对人生处境命运探索之深邃、对人物关系及内心刻画之细腻、对社会现实洞察之精微,及其在艺术造诣上的贡献,都与同时代其他创作拉开较大距离,成为文艺史上一座高峰。我们的民间传说和文史经典,更是给民族戏剧提供了无尽宝藏,仅《史记》《资治通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这几部作品,每部的改编剧作都数以百计。而这些作品本身,亦有无尽的可考源流。
不仅题材、人物和艺术表现形式离不开传统滋养,创作所包含的思想意蕴更深受传统浸润。《红楼梦》曾被认为是对其之前中国思想文化经典的融会贯通之作,与《大学》《中庸》《周易》《诗经》《礼记》等重要典籍均有内在精神联系。这就是传统的巨大互生再造魅力。
中华文明流传下诸多美好、深刻、具有警醒力量的故事,值得我们一代代人去接续讲述。孔子、庄子、司马迁、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蒲松龄、孔尚任,他们都是讲故事的能手,也都把传统进行了转化发展,铸成经典巨章。今天的我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接力创造,更有信心、更有底气。一个民族不懈的求索、奋斗,一代代人的生存智慧,无数好故事值得我们一次次重构,千锤百炼地改造改编,不断为其注入新的时代认知和生命活力。
当我们置身数如繁星的民间戏台前,感受到成千上万老百姓对关公、包公、岳飞、杨家将这些经典人物形象的喜爱,那就是对传统的极大认同。我们需要共同的英雄,需要共同认可并自觉自愿践行的价值,需要携手同行时一起聆听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讲,原创与改编历史传统精华,永远是创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找到继承与发展的时代切合点
面对丰厚的传统,如果没有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能力,或者找不到继承与发展的时代切合点,就只能应了一句古话:“如入宝山空手归”。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没有中断的历史。面对新的世界变局、新的科技浪潮、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更有必要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检索和认知。这个检索与认知过程,正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
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优良传统,在今天这个时代就能找到深刻的切合点。无论脱贫攻坚战,还是百年不遇抗疫战斗,人们的众志成城、大爱无疆,都是中华优秀传统的时代回响,为今天的戏剧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人类与贫困、疾病作斗争,从来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素材,更是以塑造人物为本事的戏剧艺术的现场。从这个角度讲,当下有无尽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讲述。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传统,不仅仅是思想灵魂、精神价值,也包括讲述技巧,进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构建这个大时代的戏剧艺术格局,让文化传统与现代审美深度契合,从而贡献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脉动。
文学艺术是连接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重要链条。无论语言、画面还是肢体表达,一旦凝结为艺术,都隐含着过往与现实的密码。文化的形成,是积跬步以至千里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创作更多更好的现实题材作品,同样是对传统的尊重、累进和延伸。一些近年取得成功的舞台剧《焦裕禄》《永不消失的电波》等,都是发扬现实主义传统,重新提取已有的人物故事与精神内涵、达到新的创作高度的范例。我们需要更多人物形象饱满、讲述深刻生动、精神价值突出的作品,使文艺从高原迈向高峰,这需要创作者坚毅笃定的创作态度、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
身处新时代,我们应当记录这个时代的沧桑巨变和心灵图谱,为民族传统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在互联网、地球村的开放格局下,我们更应该有自信、勇气和宽阔胸襟,吸纳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的传统与经验。借他山之石攻玉,从来都是我们的传统精髓。中国话剧对世界戏剧的学习借鉴,曹禺、老舍这些大师的作品早已提供成熟经验。一代代话剧人接续转化创造,塑造起中国话剧独有的精气神。中国艺术家需要继续以客观和欣赏的眼光萃取更多经验智慧,以强劲自己的骨骼,丰沛自己的血肉,为人类文化增添独特而亮丽的色彩。
传统之于当代,好比树之根、塔之基。任何进步,概莫能外都是从传统走向未来。我们需要努力承担好当下创新发展赓续的使命,发出时代的强音,让文学艺术这个记录历史进程的文化样式臻于丰富、大雅和精致,这是文艺工作者对中华文明的最好贡献和呵护。
(作者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