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德修艺 润泽人心
2021-11-12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姬盼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
当下,我们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有上千部,网络文学更是数不胜数,影视剧每年上映千部有余,其他演出、展览之类的文艺作品、文化产品数量也很庞大。可以说,今天我们生产着丰富至极的文艺产品,纸质的、视听的、线下线上的,品类丰富、让人眼花缭乱。随着精神文化生活日渐丰富,人们的鉴赏审美能力也得到极大提升,对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尤为渴望。我们期待读到新时代的《创业史》《青春之歌》,期待传颂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歌唱祖国》,但能够代表新的时代精神、足以流传后世的史诗级作品还比较匮乏。
著名作家王蒙说过,“我们缺少力透纸背的经典力作,缺少振聋发聩的文艺高潮,缺少学术创新与文化发现,缺少大师式、精神火炬式的文化权威。”与文艺作品缺少高峰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天价片酬、“饭圈”“顶流”乱象,以及极少数演艺明星突破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做出违法失德之举,倒使文艺界一次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沸点。滋生类似怪象的文艺生态,制约着精品的生产创造。究其根本,笔者认为价值观的缺失是原因之一。
当一名文艺工作者以追名逐利为目的,艺术只是他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工具,他在意的是市场、资本、片酬、眼球、流量。我国传统美学和传统艺术一直强调创作者的主体性,认为“艺为心之表”。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是一个人、一部作品立住的根本。诸多典籍都有关于德艺观的讲述,如《论语》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礼记》中“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德”与“艺”始终相辅相成,且“德”永远在“艺”前。时至今日,“德艺双馨”仍是艺术家及其作品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坚实根基。
“观其舞,知其德。”“德”是文艺作品的灵魂,我们常说“艺如其人,人如其艺”。一个文艺工作者,写的文字、画的作品、演的剧目、拍的照片都是他心性、思想的表达,做人有大德,作品才可能有大境界。一个有教养、修养、学养的艺术家,同低俗、媚俗、浅薄的流量明星相比,对艺术的思考和表现肯定有天壤之别。德馨要破除名利诱惑,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保持初心、执著追求,用勤勉踏实、孜孜以求使艺术之树常青;要去除浮躁之气,世上没有终南捷径,要坚守艺术理想,遵循艺术规律,沉淀心性、默默耕耘。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就要坚持正确、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文艺作品是润泽人心的精神创造,具有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事关一个民族的精神健康和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回顾文艺史上留下的经典作品,都是把主流向上的思想、精神、价值观融入艺术创作中,转化为真善美的表达,展现时代的精神风貌。艺馨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艺创作,把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球多元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中,文艺工作者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重要使命。达成这一使命需要我们文艺工作者潜心修德修艺,勇攀新时代的文艺高峰。